<p class="ql-block">或許是自小身體健康基礎打得好的緣故,除了患有家族遺傳性高血壓和腸胃反酸小毛病外,先生的健康狀況一向不錯。大凡家里的體力活如給花園除草、栽種樹木花草、爬上爬下檢修房屋設施、搬運重物,他都能輕易勝任。又如,海外旅行時,數十小時長途飛行帶來的時差問題,常常讓小他幾歲的自己感到吃不消,而先生卻一點兒沒事。2021年5月進行澳洲內陸邊遠地區自駕游時,年過七旬的他每天駕車300多公里,最多時達到800公里且到了目的地后,他還需拖著長途駕駛后的疲倦,到處張羅吃住等事宜,讓人很佩服。</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先生體力超好和不服老的積極態度,讓自己產生了先生身體仍很健康的錯覺,完全忽視了他已是個年過七旬的老人。直至去年末、今年初發生的一件事才徹底改變了自己對先生健康的錯誤印象。事情起因是,去年圣誕節剛過沒幾天,先生的胃酸反流問題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從夜間入睡時每月偶然發作一、二次變成幾乎每天都發生。那時還以為是節日期間,所吃食物太過豐盛,造成消化不良所至,只需用點藥就可緩解。之后,先生看了全科醫生并按時藥服后,癥狀似乎有所緩解。</p> <p class="ql-block">正當我們感覺這不是件大事時,去年(2021)12月11日晚約11點許,正準備上床睡覺的先生隱約感到胸部一陣疼痛。因之前先生并沒有心臟方面的問題且血脂、血糖正常,故沒有考慮是否是心梗發作,只認為還是胃酸反流的老毛病引發,只要服藥就可控制。然而,先生用藥之后疼痛沒有緩解反而加劇。因疼痛實在難以忍受,一向堅強的先生忍不住打電話叫救護車。因此時正是堪培拉疫情期,救護車調度中心除了簡單詢問先生癥狀后,還反復核實我們接種疫苗情況并要求在救護人員到達時,我們需提前戴上口罩并由家庭成員在家門口等候。</p> <p class="ql-block">在先生忍著劇痛和自己焦急不安等待中,約20分鐘后,救護車終于到來。此時已是深夜12點,為了不打擾周圍居民休息,救護車沒有鳴笛,只是靜悄悄地開到家門口,由自己將救護人員引入家里。進到室內,自己得以看清,救護人員為兩男性,年長一些的是司機兼醫務助理,年輕者為專業救護人員。他們都佩戴著口罩并攜帶相關儀器和裝滿急救用藥的箱子。</p> <p class="ql-block">在詳細詢問先生的癥狀并簡單查看疼痛部位后,只見他們打開隨身攜帶的便攜式心電圖機,快速為先生做檢查并測血壓。在看到心電圖稍有異常但血壓正常后,救護醫生立刻打開藥箱,取出三粒阿斯匹林讓先生服下。等了約四、五分鐘,見先生的疼痛絲毫沒有減輕,救護醫生決定為先生注射小劑量嗎啡(3ml)止疼,整個處理過程約半小時。</p> <p class="ql-block">嗎啡注射完畢后,長得像亞洲人的專業人員再次為先生測量血壓和心電圖,看是否有所變化。猜測該專業人員看自己是個華人,估計英語不太好,也就沒有向自己解釋先生的病情。其實自己退休前一直在醫學院校教授英語并耳濡目染地學到了一些醫學知識,同時也對心梗的基本發病特征有些了解。在聽到醫生對其助手復述血壓和心電圖結果時,自己第一感覺先生的病情不可能是心梗,而是其他病癥。在排除這個猜測后,自己一直提著的心稍稍放下。</p> <p class="ql-block">當疼痛有所緩解后,救護人員決定將先生搬上救護車送往15公里外的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看著臉色蒼白、虛弱無力的先生,自己感到十分恐慌和無助。雖然父親在國內突發心梗時叫過救護車并搶救成功,但因自己當時不在身邊,故不知道國內的救護過程,此次是第一次在異國他鄉目睹醫務人員對先生的救治。或許是見自己很緊張和焦慮,年長的司機不斷地安慰說從先生目前的情況看,不像是心梗,只要不是此癥,就不用擔心有生命危險。緊接著,他問是否想去醫院陪護,自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另一醫生將先生安置在救護車中后,司機只簡單詢問了先生的個人信息和醫保卡號,之后就駕車駛向醫院。此時已是深夜一點許,周圍一片漆黑,路上罕見其他車輛。雖然只行駛了約20分鐘,但對自己而言仿佛是20個小時。</p> <p class="ql-block">這是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乘坐救護車。看著漆黑的四周和救護車遠光燈所及之處,自己仍對先生病情感到忐忑不安。盡管坐在前面不能直接觀察醫生在做什么,但可聽到他不斷地詢問先生的感覺并持續測量血壓和心電圖。到達醫院急診部時已接近午夜二點。救護車人員將先生推進室內后,司機就開車離開,剩下專業醫生去與急診部醫護人員進行交接。此時我們只能靜靜地在過道里等待急診部醫生對先生病情的評估,這時沒有醫護人員前來詢問和查看。聽到先生因嗎啡藥效減退后疼痛引發的呻吟聲,自己忍不住在心里抱怨:為何這里沒有體現出急診的特點?難道這就是澳洲急診的運作方式嗎?現實與影視劇中醫護人員救治病人的場景太不相符。倘若是心梗一類的要命病癥,這樣漫長的等待豈不是真要命!</p> <p class="ql-block">就在自己忍不住想去詢問工作交接進展情況時,救護車醫生和急診部醫生終于出現并把先生推進了觀察部。此時急診醫生道歉并解釋了讓我們長時等待原因:因遵守疫情期的衛生防控要求,當上一病人從觀察部轉到治療部后,清潔人員需對其使用過的床位、醫療儀器進行全面消毒,所以才耽誤了這么久。在聆聽醫務人員解釋的空隙,自己快速掃視了急診觀察部的大致情況。與國內醫院急診觀察部相比,這里的觀察部空間寬敞,衛生整潔,床位較少但床與床之間距離很遠且用布簾隔開,充分保證病人隱私和休息。</p> <p class="ql-block">在將先生送上病床前,醫護人員為他換上了方便查體的病服,先生終于可以安心的地躺在床上等待進一步的檢查。不多時,一個醫生和護士前來詢問先生情況并抽血做化驗。可能是心理作用的原因,此時先生的血壓、心電圖皆顯示正常,而血液檢查也無異常。或許是折騰了大半夜,雖然疼痛偶有發生,先生此時竟可安然入睡。趁著先生入睡時,自己翻看了留在床邊的診斷報告,發現除了簡單描述病情的一行字外,并沒給出任何確切的診斷,也無進一步檢查和用藥的提示。與國內醫生先讓病人做一系列大大小小檢查,之后輸液跟上的常規做法不同,這里急診醫生的做法讓人有些失望,但也無奈。</p> <p class="ql-block">就在為他們的診治做法深感迷惑時,看到一個保潔人員將之前病人換下的病服、床單等物取走時,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衛生保潔做得十分到位,讓病人放心地接受治療。在陪伴先生的間歇,自己本可以抽空合眼休息一下,但因為好奇心,自己竟沒有絲毫睡意。要不是先生此次生病入院,自己絕對沒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澳洲醫院對急診病人的處理過程。同時也看到急診醫生工作的辛苦和不易,整夜不能休息來救治病人。</p> <p class="ql-block">快接近凌晨四點時,來了個男醫生告訴先生可以準備出院了。只見他在病歷上(兩張紙)寫下幾行字并對先生說,他們查看了各種相關指標,并沒發現有任何異常,此前的胸痛可能是胃酸倒流引發的。若出院后再出現類似疼痛,建議去看全科醫生。聽到此結論,自己在想這也太馬虎了,叫了救護車到醫院折騰了一夜,只在急診躺了幾小時,沒有任何檢查和用藥,一切就結束了,這回算是真正見識澳洲所謂的先進醫療技術。看來,無論是國內國外,生病時只能聽天由命,求自保了。</p> <p class="ql-block">觀察兩個小時后,在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的情況下,醫生告知先生可以出院了。雖然整個過程讓人有些不解,但簡單的出入院手續卻不得不點個贊。入院時,自己只需到入院窗口出示先生的醫保卡并告知家庭住址及聯系電話,不需交納押金。出院時更是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因澳洲看急診一般由醫保全額支付,病人享受全免費。凌晨四點出到院外,門口值班的黑人保安貼心地為我們叫來出租車,讓人感到絲絲暖意。一想到先生患的只是點小毛病,自己提著的心就徹底放下了。因為折騰了一夜,自己回家倒頭就睡且睡得比以往都踏實。</p> <p class="ql-block">經過上次的折騰和自行用藥,我們以為不會再有問題。可先生出院三天后,類似的疼痛又出現了,此次似乎更嚴重。可能是疼得難于忍受,先生不得不再次叫救護車,此次來的是兩個年輕的女士。應該是澳洲對救護人員的培訓有統一標準,她們的處理流程與上次無異。在得知先生剛出院三天病癥又復發,這兩位醫護人員一致認為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因此時堪培拉疫情日趨嚴重(每日上千例),醫院不得不取消了家屬陪護的做法,自己只能留在家里,讓先生獨自隨救護車前往醫院。先生被救護車送走了,自己萬分牽掛的心也隨之而去!</p> <p class="ql-block">為讓自己不要過分擔心,其中一個女孩上車時安慰自己說,盡管先生在醫院沒家人陪護,但他會受到醫護人員細心的治療和照顧。因為有過近距離觀察醫院急診運作流程的經歷,此次自己的焦慮減輕了一些。然而在先生病情反復發作而澳洲醫生的診斷水平堪憂的情形下,說是一點也不用擔心完全是假話,畢竟不知道到底是何原因讓先生反復受折騰的焦慮一直存在。這種焦慮反而因不能獲得第一手信息而加重,但也只能獨自呆在家里耐心等待而別無它法。</p> <p class="ql-block">等救護人員完成所有流程帶著先生離開后,已接近午夜時分。自己雖上床休息,但翻來覆去無法入睡。腦海里總是出現先生因病痛倍受折磨的可怕畫面。這樣的畫面消失后,心里又出現對先生病癥的猜測和擔心:到底是何原因讓先生的疼痛反復發作?為何胃酸反流用藥后癥狀沒有減輕?會不會是其他致命的病癥?因先生的哥哥幾年前因年輕時候接觸石棉制品而患胸膜瘤去世,而先生那時也同樣接觸過石棉材料,會不會他也…… 想到此,自己猶如墜入深淵,絕望感瞬間將自己吞噬!</p> <p class="ql-block">若是先生不幸中招,我們的未來就將毫無希望,自己將會失去先生的長情陪伴,沒機會游遍海內外,盡享美好人生。一想到此,自己不寒而栗……就在天快放亮,自己迷迷糊糊入睡時,聽到了門鈴聲:先生從醫院回來了。自己立馬翻身起床迎接先生。看著先生依然虛弱和蒼白的樣子,忍不住詢問此次醫院做了哪些檢查?是否找到疼痛原因?當聽到先生說只拍了個X光胸片,注射了一些止疼的嗎啡并給出仍是胃酸反流引發疼痛的結論和再沒別的檢查和治療后,自己不由對澳洲的醫療水平深感失望!但好在胸片顯示無異常,之前因擔心先生患上胸膜瘤的恐懼和焦慮一掃而光,畢竟胃酸反流不是絕癥,起碼還有治愈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們以為反復折騰了兩次并遵醫囑用藥后,先生的不適會有所緩解,體力會慢慢恢復,孰料才過了四、五天,疼痛又發作了,不得而已,先生第三次叫了救護車,此次的救護流程與前兩次大同小異,只是前來的救護人員不同而已。當聽到這是短短兩周內第三次因疼痛叫救護車后,該救治人員認為這很不正常,醫院應認真檢查對待以弄清病因,不能老是重復此做法。特別是在疫情期醫護人員已精疲力盡的情況下,這樣做只能浪費救護資源,又無益于患者。聽到此救護人員的客觀評論,感到第一次碰到有此明智見解的醫護人員。先生再次被救護車帶到了同一家醫院,不知此次他們會何處置?</p> <p class="ql-block">疫情期,醫院禁止病患家屬進院陪護和探視的規定仍在,自己只得再次獨留在家中,終日處于提心吊膽,萬分焦慮,夜不能寐,思緒萬千的境地。是先生詳述了到醫院后發生的一切。可能是先生第三次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此次醫護人員比較重視,一到院就立刻安排做了B超、CT檢查,最終發現是膽囊發炎且膽管處有1厘米大的結石。因先生每次疼痛部位都發生在胸骨部位,第一次入院,醫生只考慮到先生的高血壓病史,懷疑是心梗,但被排除;第二次入院,醫生又結合先生年輕時接觸石棉材料的過往史,安排拍了胸片,無異常,也被排除;此次(第三次),謝天謝地,終于找到了病因!</p> <p class="ql-block">病因找到后,先生以為醫生只會做些消炎止痛的基本治療,在病癥有所緩解就會要求出院。為集中力量救治新冠病人,醫院已暫停所有擇期手術(elective surgery),即非危及生命的大小手術一律暫停。就在先生以為簡單治療后就可出院回家時,其主管醫生來到病房詢問先生是否愿意立刻接受手術,因外科醫生剛好有空。聽到此建議后,已被疼痛折磨了三次的先生欣然接受,成為該外科醫生當天工作時的第一個病人。做出手術決定后,醫護人員迅速協助先生做好術前準備。按術前慣例,主管醫生向先生詳細介紹了該手術的流程和存在的風險并讓先生簽署了同意書。當所有程序完成后,先生被推進了手術室并注射麻醉。</p> <p class="ql-block">先生繼續回憶道:當天凌晨四點許,注射麻醉后他就陷入了深睡。正當他睡得迷迷糊糊時,被醫護人員喚醒并告知手術已完成多時。此時已是早晨六點,先生已身處普通病房。護士過來測量體溫、血壓后,詢問先生要不要用早餐。先生剛好感到有些饑渴,表示需要。不一會兒,護士送來三明治和礦泉水,先生迅速補充體能。又過了約三小時,主管醫生前來查房并告知術后注意事項,之后對先生說,因是微創手術(key hole surgery)且無異常,他不必呆在醫院,可馬上出院。聽聞此言,之前重未做過任何手術的先生有些驚訝,但考慮到醫生的決定,他就直接從醫院打車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事后先生回憶道:第三次入院所發生的一切如此之快,仿佛是在做夢:深夜入院,經歷各種檢查,獨自簽字手術,麻醉后手術,清醒后被告知可立刻出院……這樣的經歷像是坐過山車。對已上年紀的先生而言,大腦還未來得及反應,忽然間,一切都結束了。不得不說澳洲醫院這一系列操作真的很魔幻,魔幻到讓人認為在現實中不可發生!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先生此次入院運氣真好,醫生終于穩、準、狠地為其解除了病痛。</p> <p class="ql-block">雖然先生術后清醒后立刻打電話告訴自己所發生的一切,但聽到先生很快就能出院的消息還是深感意外。因自己20年前在國內也因膽囊結石做過傳統的開腹手術,記得當時需在醫院呆一周并接受術后輸液等防感染治療。而澳洲類似的手術病人術后不久就可出院,或許是現在先進的微創手術后若無異常,的確不需在醫院呆太久。除對先生術后很快出院感到既意外又驚喜外,自己對術后的用藥也很好奇。看到先生帶回的藥只有一種強力止疼藥和一種防止術后便秘的藥而沒有任何防止感染的抗菌素時,不得不說澳洲醫院對抗菌素管控得真嚴格。但先生也提到在醫院接受過防止術后感染的抗菌素輸液治療。</p> <p class="ql-block">為了不把病毒帶回家里,先生回家幾天后,我們用之前政府免費發放的快速檢測盒進行了測試。打開后才注意到該檢測盒由杭州生物檢驗公司制造。由于檢測結果不是百分之百準確,醫療部門鼓勵民眾在自測顯示陽性時,再去做PCR測試確診。這樣的做法一可減輕人們排隊做檢測感染風險,二是可緩解檢測人員工作的壓力。這是自己自疫情二年來的第一次自檢,因此對這樣的檢測充滿了好奇。</p> <p class="ql-block">先生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后,我們就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操作。雖然將綿簽捅進鼻腔并來回旋轉的感覺不適,但還能接受。與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人們每天都需做PCR測試需承受的不適相比,這樣的測試簡直不算什么。在按要求等待一段時間后,看到測試結果為陰性,我們大大地松了口氣。但為了保險起見,先生出院一周后,我們時時仔細留意自己身體有沒有與新冠有關的不適或癥狀。幾周過去后,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感染新冠,在澳洲目前疫情不斷加重的情況下,我們無疑是幸運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開具的用藥外,在飲食方面,醫生除了建議將全脂牛奶換為脫脂牛奶外,對其他食物沒有過多要求。雖然先生術后創口恢復得不錯,但術后卻被腹瀉折騰了近一周,好在之后逐漸恢復正常。根據先生帶回的出院報告要求,先生需在術后兩周后去看全科醫生進行術后復查,而醫院也會在術后一月進行電話回訪。自己對澳洲這樣的術后回訪模式非常認可,因病人術后若有異常,熟悉的全科醫生可及時發現和處理,不需病人費勁去醫院擠占有限資源。</p> <p class="ql-block">先生術后約兩周后,預約了我們的全科醫生進行術后復查。澳洲的全科醫生也稱家庭醫生,民眾可根據自己喜好進行選擇。一經選擇后,生病時病人就可先找該醫生進行初診,若碰到處理不了的疑難雜癥,該醫生會將病人推薦給專科醫生(專家)。這種運作模式雖有讓人吐槽的地方,例如,若醫生不能第一時間識別大病、重病,會貽誤病情,但益處是醫生與病人除了是醫患關系外,還是朋友關系,極大地減少了醫患間的緊張關系。此外,這里的全科醫生不穿白大褂,就診環境也不像醫院,病人的心理壓力較小。圖為就診的診所環境。</p> <p class="ql-block">我們選定的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為先生進行術后復查。雖然她事先已收到醫院轉來的手術報告,但她還是仔細詢問先生的恢復情況并認真查看創口。此醫生年資不高,但很熱情,每次向她問診都沒壓力。特別是當自己不知一些英語醫學術語時,她都會耐心解釋。與國內一些對病人非常冷淡的所謂專家相比,自己更喜歡這種像朋友一樣的全科醫生,因為與她交談時,絲毫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可盡管詳述自己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之前在華人圈里經常讀到一些因急診不得不叫救護車,最終被高昂的救護車費嚇暈的事例。果然在第一次叫救護車過后兩周,先生就收到了需支付1000澳元(約4800元人民幣)的巨額賬單。根據相關規定,若沒有購買私人醫療保險就需自行支付此費用。雖然先生有大眾醫保卡及政府頒發的聯邦健康保健卡,但不能確定是否能享受救護車免費服務,故做好了支付賬單的準備,畢竟生命重于金錢!后來先生仔細閱讀了賬單附帶的免費條款后,按要求將個人醫保及保健卡信息寄回救護車營運機構,之后第二、三次的救護車服務就再也沒有收到任何賬單,也就意味著三次收費不菲的救護車對先生是免費的!</p> <p class="ql-block">因對澳洲醫保體制規定不是十分了解,除擔心使用救護車的費用外,自己還擔心先生三次入院的治療費和手術費,畢竟澳洲的醫療費很貴。當先生提到其整個醫療過程中沒有支付任何費用,自己深感意外。因為每次去看家庭醫生都要支付一定費用,而此次先生叫了三次救護車,入院觀察三次并作了膽囊微創手術,竟一分錢都不用花,甚至連出院帶回的藥都是免費,不得不感嘆這里的醫保福利真的好。通過此次叫救護車的經歷,我們意識到購買救護車保險的重要性。考慮到自己尚不能享受免費救護車服務,先生毫不猶豫地為自己購買了救護車險。該保險一年只需支付69澳元,就可享受全年的免費服務。這樣在需救護車時,不顧慮其巨額費用。</p> <p class="ql-block">當從新聞報道中得知,澳洲最近又出現疫情高峰,醫院因染疫人員太多需住院治療而被擠爆時,我們不由得再次感嘆先生那時運氣的確不錯,一經確診,就能馬上手術。若發生在疫情高峰期,不知會耽誤到何時,會出現何后果。雖然一開始有些折騰,先生被救護車送往醫院三次才確定病因,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醫院在病人病因不明時,不會輕易給病人做無效治療的做法。客觀地看,這難說也是件好事。</p> <p class="ql-block">或許是身體基礎不錯,先生在服用了阻止腹瀉的藥物后,術后恢復得不錯。除了體重有所減輕外,沒有出現膽囊術后常見的消化不良,便秘,脹氣現象,甚至之前經常發作的胃酸反流癥狀也減輕了不少。與術前相比,先生的大肚子縮小了許多,他對此很高興并表示要努力維持目前的理想體重。</p> <p class="ql-block">術后兩周,先生就開始給花園除草,干些體力活。</p> <p class="ql-block">術后一月后,先生就能驅車近300公里帶自己去海灘游玩。</p> <p class="ql-block">現在回看,在疫情仍在肆虐,新冠病人數量倍增,醫護人員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先生病情仍得到很好的治療,我們由衷地感謝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除去最初因病因不明而來回折騰,讓人深感無奈外,到后期病因明確,醫院提供及時、免費的治療的確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有過全程體驗的先生更是對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贊不絕口,以至于在聽聞血庫需人獻血時,就立馬做出等恢復一段時間后去獻血的決定。他解釋說,在這個艱難的特殊時期,既然醫護人員竭盡全力救治了他,他也應該做些什么作為回報。先生一向是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自己完全支持此決定。</p> <p class="ql-block">總之,在對比中澳不同的就醫經歷后,自認為各有長短:國內一旦病人出現急診狀況,就會得到醫院爭分奪秒的救治,因耽誤而引發的嚴重后果的風險較低;而澳洲的急診處理過程較慢,有耽誤病情之憂;國內一些醫護人員對待病人的態度較職業化,讓人有距離感;而澳洲的醫護人員較親切,有助于緩解病人緊張情緒;國內手術需家屬陪護或自費雇請護工,家屬跟著受累;澳洲完全由醫院專業護工提供免費護理,家屬只需探視,相對輕松;在沒有醫療保險的前提下,國內的費用相對低廉而澳洲的費用貴得驚人。概而言之,不管中外醫療體制有何異同,生病時只能去適應它。現在先生已完全恢復,我們又可在疫情緩解后,攜手進行海內外旅行,盡享退休生活的幸福時光!</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執筆于澳洲堪培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昌平区|
和田县|
贵定县|
鄄城县|
贺州市|
新宾|
利辛县|
隆回县|
元谋县|
县级市|
文昌市|
尼玛县|
新营市|
莱阳市|
南和县|
柳林县|
探索|
临漳县|
信丰县|
石屏县|
长治县|
安陆市|
霍城县|
温州市|
宾川县|
河北省|
漠河县|
滨州市|
论坛|
闸北区|
民权县|
白水县|
垣曲县|
永康市|
琼结县|
昭通市|
伊宁市|
平山县|
铁岭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