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恩施咸豐縣緊鄰重慶黔江,2022年7月26日,在咸豐坪壩營避暑的我們組團乘旅游大巴去黔江濯水古鎮。</p><p class="ql-block">濯水古鎮位于重慶市黔江區東南角濯水鎮境內,是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于一體的千年古鎮。濯水古鎮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p> <p class="ql-block">到黔江的第一個景區是“芭拉胡”,土家語意為峽谷。黔江“芭拉胡”有亞洲第一峽谷城美譽,是中國唯一以土家語命名的城市旅游品牌。“峽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形成了“城在峽谷上,峽谷城中央”的全球罕見、亞洲唯一的獨特城市景觀。</p> <p class="ql-block">進景區就是一個蓮花廣場。廣場的對面有個巨大的觀音像。這尊觀音像高123米,寬69米,是目前世界最高的觀音雕像。觀音造像面龐圓潤豐滿,端莊慈祥,左手持凈瓶,右手結無畏印,頭戴寶冠,身披錦袍,端坐于蓮座之上。</p> <p class="ql-block">佛像距谷底還有115米,因而顯得高端和雄偉。雕刻中因采用了深雕、淺雕、浮雕等多種雕刻手段,線條清楚,層次明晰;尤其是眼睛的雕刻非常神奇,人們無論從哪個角度膜拜,都感覺觀音菩薩都是在正視自己,這正好體現了“普度眾生”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峽谷兩岸山峰海拔最高1100 多米,屬喀斯特地貌,橫跨7個地質年代,長達10公里,面積 723 公頃,峽谷平均深度 200米,最深處落差達500米。</p> <p class="ql-block">峽谷兩邊的山峰由幾座造型不同的橋梁相連。</p> <p class="ql-block">峽谷位于黔江主城、新城舟白和正陽三大城市組團的中心,代表著黔江的山水和文化。看到遠方橋梁上的車水馬龍與眼前的崇山峻嶺竟如此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呈現在眼前,身為勤勞勇敢的中國人而自亳。</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半山中的棧道上。峽谷峭壁直立,崖壁大多與地平線成直角。</p> <p class="ql-block">有一段木棧道變成了玻璃棧道。令人不敢低頭直視玻璃下的深淵。</p> <p class="ql-block">城市大峽谷底下的溪水經過觀音峽、官渡峽、神龜峽生生不息地穿過城市流向阿蓬江,奔向長江歸于大海。</p> <p class="ql-block">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認為是仁者或向往成為仁者的人就到這里去吧!用那寬廣似高山的胸懷去擁抱世人。</p> <p class="ql-block">我們僅只走完城市大峽谷上游的觀音峽一段,登高遠望,峽谷恰似一條綠色絲帶,將老城新城逢合在一起,繪就一幅名副其實的“城即景、景即城”的水墨丹青畫。</p> <p class="ql-block">黔江游玩的第二個景點是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內的“蒲花喑河”。</p> <p class="ql-block">蒲花暗河全長1.6公里,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游河當然是坐游船為最佳。</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一次游暗河,更是第一次坐游船在如此深、大的暗河上游玩。</p> <p class="ql-block">暗河內崖壁險絕,水入洞天,游船經過的景區由黑龍潭、萬燕洞、天生三橋、地下暗河組成。三座天生橋一座連一座,使峽谷成了橋峽,山洞成了橋洞。</p> <p class="ql-block">景區內連續三座150多米高的天生三橋橫架河上,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據說溶洞內氣溫全年保持恒溫22℃,真為不用電的“中央空調”。</p> <p class="ql-block">暗河景區風光獨特,里面鐘乳石筍奇形異景、鬼斧神工。出河入峽,潺潺流水,巨石淺灘,藤蔓野花,趣味怡然,絕壁溶洞,引人入勝,是觀景、獵奇、探險、野趣體驗的極佳景區。</p> <p class="ql-block">進洞視頻。</p> <p class="ql-block">出洞視頻。</p> <p class="ql-block">到黔江的要游的苐三個景點即濯水“風雨廊橋”。風雨廊橋橫跨于阿蓬江上,長303米、寬5米,據說是亞洲最長的廊橋。</p> <p class="ql-block">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流淌過濯水古鎮的阿蓬江發源于湖北利川,是我國僅此一條自東向西流淌的內陸河,自古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廊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朝已有關于“廊橋”的記載。</p><p class="ql-block">廊橋是橋梁與房屋的珠聯璧合之作。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廊橋興起于秦漢,繁榮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沒落于近代。可以說,在中國,每一座古廊橋都承載了許多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濯水風雨廊橋是古鎮地標性建筑、是精神家園,是團結鄉民的紐帶,是傳播文化的長廊。在中國普通百姓心目中,廊橋不僅是公共建筑,更是文化圖騰。古老的廊橋在繼續為當地居民提供遮風避雨、休憩納涼以及通行之便時,也共同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土家苗漢兒女砥礪奮斗、生生不息的民族生活畫卷。</p> <p class="ql-block">古鎮風雨廊橋融合了土家族和苗族的建筑特色,廊橋可分為橋、塔、亭三部分,橋身為純木制結構,建筑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廊橋橋身為純木制結構,建筑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橋建有三層塔亭,兩側有約百扇可自由開合的雕花木窗,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p> <p class="ql-block">從水碼頭上看風雨廊橋,看見的是整齊有序的廊柱,以及略帶弧線的人字形房檐,很堅實又很規則的空間。廊橋緊連古鎮,像一弧漂亮的彩虹,臥在阿蓬江上。</p> <p class="ql-block">人字形廊橋青瓦木梁,四面通透,雨水自然不會浸到廊橋中去。相傳廊橋建于唐朝,是江東一位土司王子為家住江西岸的蒲花公主而建。廊橋歷經干年風雨侵蝕,不料毀于2013年一場大火,2014年重建的大橋基本按原樣修復,2017年竣工,同年8月底榮獲“世界第一風雨廊橋”稱號。</p> <p class="ql-block">引用文人墨客詩賦(摘要)一篇,結束此次古鎮的旅游。</p><p class="ql-block"> 濯水風雨廊橋賦</p><p class="ql-block">蓬江西去,淘盡風流。濯水古鎮,承載春秋。歷千年而貌不改,經百代難忘初衷。今朝欣逢太平盛世,小鎮喜迎二次青春。再說濯水之景,全在連山橫水。阿蓬一江,自東而西,神州唯一。銜三峽,接江漢,連烏江,通酉水。更有蒲花暗河,鬼斧神工而成。天生三橋頭頂過,感嘆自然力無窮。十里峽谷人罕至,唯有猿猴鳴呦呦。奇樹峭石隨處見,窺谷忘返去煩憂。溶洞幽深有情味,石筍石柱石鐘乳。歸來內心發感概,神仙洞府也不如。游興未盡天色晚,打道回府樂悠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迭部县|
措勤县|
平泉县|
保康县|
枣强县|
左贡县|
石台县|
巫溪县|
青田县|
罗田县|
田阳县|
门源|
临江市|
卫辉市|
寻乌县|
筠连县|
普定县|
吉隆县|
景洪市|
疏勒县|
右玉县|
阿勒泰市|
呼和浩特市|
铜川市|
禄劝|
昌平区|
桃园县|
岐山县|
宜昌市|
宣城市|
苗栗市|
黎平县|
衢州市|
浦城县|
怀远县|
浑源县|
和静县|
遂平县|
芮城县|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