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文字: 朱寶樹</p><p class="ql-block">圖片: 網 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了歲數帶娃人是不是都這樣“賤”?娃在身邊,覺得煩,不想見,娃不在身邊,又覺得閑,又想見娃。和我們一直在一起已經上一年級的孫子,這次去外婆家才一個多星期,我們就想孫子了。前天早上七點多鐘,孫子打我電話,能感覺到他也想我們了。昨天中午孫子又打我電話,第一句話就問: “爺爺,你什么時間來接我啊?……”愛孫兩通電話,讓我們心里酸酸的,原本已經很想愛孫的我們更加想見孫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孫子從出生到現在,基本上都是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離開我們單獨去外公外婆家或其他親戚家時間非常短。盡管現在長大一點了,能夠獨自走親戚了,可時間稍長一點,我們想他,他也想我們啊!這也難怪,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第一次喝水、第一次吃飯、第一次學走路、上親子班、上幼兒園、上小學接送,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每天回到家,除了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就是和我們在一起。尤其是2020年春節突發疫情,當時才5歲多的愛孫,離開爸媽和爺爺奶奶在老家140天。當年,我們就能體察到小孫子想爸媽情感的細微變化。這一次愛孫頭一回獨自在外婆家度假,雖然我們知道,外公外婆比我們更疼愛小孫子,生活起居照顧得比我們還要好。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畢竟和我們在一起時間長一點,畢竟是第一次一個人在外公外婆家這么長時間。已經玩了好幾天,現在想家、想爸爸媽媽、想爺爺奶奶了。他雖然不說,聽電話里的語氣,我也能感受到,更何況他已經迫不及待地問爺爺“什么時候去接他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孫子想家、想爸爸媽媽、想爺爺奶奶是正常的,好理解的。我們想見到孫子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說不出理由罷了。孫子在外婆家,我們不用擔心他吃不好,因為外婆都是做最好的飯菜給孫子吃。我們不用擔心他玩不好,因為舅舅、舅媽都是帶他去最好的公園、最好的游樂場玩他最愛玩的項目。我們不用擔心他沒有小伙伴,因為那里還有大他幾歲的哥哥姐姐和小他幾歲的弟弟一起玩。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很想孫子,很想早一點見到孫子,很想他早一點回到我們身邊,也許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孫子和我們在一起的生活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習慣了“御廚”職業</b>。做飯是爺爺奶奶的專利,從小孫子開始吃第一餐美食,我們就正式成為“御用大廚”,小時候要“專廚特供”,現在每天做飯都得考慮要為孫子做一道愛吃的菜肴。有時候為了做出“食消對路”的美食,還實行“提前預約”、“高端定制”。每天聽到孫子親點,要求爺爺親自做“蔥油餅”、“蘋果派”,非常高興。每次聽到孫子夸張奶奶做的紅燒排骨是“天下第一好吃的”,奶奶樂的合不攏嘴。就是這樣,我們為了孫子以廚為樂,充實開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習慣了“陪伴”角色</b>。5歲多和我們在老家幾個月,小孫子任命我一個至高無上的職務“助理”。涂鴉畫畫,我是他助理,他會有模有樣擺擺譜,讓我幫著他準備紙張。他搭積木,也讓我幫助他,陪著他。開始認字識數了,我是當仁不讓的陪讀“書童”兼老師。現在上小學了,每次回家,安排督促他完成作業時,我就是“老師”。有時候小孫子喜歡教我英語,他做老師,我就是“學生”。小孫子經常說爺爺:“如果連英語都不會,怎么能當好老師?”,我肯定虛心接受,認真學習啊!我們和孫子就是這樣,在“老師”和“學生”角色之間不停轉換,“陪伴”著孫子學習玩耍,這個“陪伴”角色,讓我其樂無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習慣了“鬧騰”環境</b>。每天早晨兒媳婦上班早,小孫子這個全家主角就閃亮登場。沒放假的時候,早晨奶奶口頭禪“快快快”充滿房間,看著鐘點洗漱、吃飯、背書包、上學校是愛孫固定流程,其間小孫子還有常年不變的應對“快快快”的方法就是:“聽故事、玩耍、磨蹭”。爺爺陪著孫子上學校了,清晨“熱鬧”環境又歸平靜。下午爺爺接回孫子開始,玩耍、休息、吃飯、做作業。這邊喊做作業了,那邊答,一會兒。這邊說,快點做作業,那邊說想出去玩。這邊說要做這個數學那個語文,那邊說,能不能少做一點。有時候可能作業沒做完,已經架著自制”航天飛機”上天了,一會拉著爺在家里踢足球,一會找來棍子玩擊劍,一會兒客廳秒變停車場……就是這樣直到爸媽到家,又是一番熱鬧場景。你有政策,他有對策,我們要“法治”、他要“平等”,你要“家規”,他要“民選”。每天有一個“狗都嫌年齡”小孫子在家折騰,熱鬧程度可想而知。一家人就是在這樣,享受著“鬧騰”歡樂充滿愛的環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習慣了“螞蟥”粘黏</b>。小孫子和我們在一起時間長,從小到現在,就像一個大螞蟥(比喻不恰當)一直黏著我們。在老家140天,小孫子睡覺都得在爺爺肚子上睡。就是現在上小學了,戶外跳繩、打球、騎車、逛公園,都喜歡拉著爺爺。在家吃飯,玩耍、游戲也都是要爺爺在一起,我常常對孫子說,他是“大螞蟥”,每天都黏著我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們說,家里有這樣一個“狗都嫌”年紀形影不離的小孫子,是不是很熱鬧,很開心?。突然小孫走親戚快十天不在身邊,我們覺得沒撈沒摸的,突然御廚失業、沒有陪伴、沒有鬧騰、沒有纏黏,你們說我們能適應?過去每天爺爺奶奶不絕于耳,突然幾天聽不到愛孫聲喊我們,你們說我們能不想嗎?說心里話,前兩天想孫子,又聽到孫子問我什么時候去接他,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酸酸的、楚楚的……今天聽兒子兒媳婦說,我們已經盛情邀請多次的計劃定下來了,這兩天外婆就把孫子送回老家,并且可以陪孫子在老家玩幾天,我們特別開心。我們很快就能見到孫子了,我們真的非常非常想見孫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福方圓(朱寶樹)</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30日</p><p class="ql-block"> 淮安 家中</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周至县|
左云县|
若羌县|
峨眉山市|
泰兴市|
平远县|
安达市|
来安县|
东兰县|
夏河县|
朔州市|
鹰潭市|
阳谷县|
甘泉县|
托克逊县|
永和县|
张家港市|
饶阳县|
霸州市|
海伦市|
南皮县|
曲麻莱县|
平山县|
视频|
巴彦淖尔市|
柘城县|
莲花县|
蓬莱市|
张家港市|
襄汾县|
富平县|
西充县|
宁陵县|
江西省|
台州市|
江源县|
阿克苏市|
南雄市|
江阴市|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