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是青、藏、川交界之地,山川連脈,道路相接,民族相同,海拔高度也大體相當,只是行政上劃分出不同省份,使縣道、鄉道缺少標識。</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青海囊謙縣去西藏江達縣,向北,可經214國道繞玉樹市轉縣道;向南,也可經214國道到昌都轉317國道。但兩邊距離都比較遠,便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分段導航,查出路線和里程)。行駛中轉縣道時,我們沒找到導航提示的路口,打聽當地藏民,卻指出另一條鄉路;而走上這條路后,遇見了岔道,沒有路標 ,又再行問路 。期間,語言交流困難,導航迷失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烈日炎炎,塵土飛揚,車身搖晃,經過兩三個小時的煎熬,終于見到鋪裝路。</p> <p class="ql-block"> 道路兩邊出現了青山綠水,突然我們看到草坪上一排排帳篷,彩旗翻動,音樂歡響,藏民們身穿盛裝在跳舞。這是什么節日?好奇心驅使我們走向前去,經了解才知這是一次鄉村盛會,也是一年一度的藏民休閑活動。這里是昌都卡若區面達鄉,地處西藏昌都東北部,海拔3000多米,森林資源豐富,有蟲草、貝母的藥材。當地藏民們以采摘蟲草藥材為業,到了休閑季節,跳鍋莊舞是他們喜聞樂見一種方式,而昌都地區正是鍋莊舞的發源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此重大節日和農閑季節,由當地政府組織鍋莊舞活動也是保護非物質遺產的一項舉措。</p> <p class="ql-block"> 鍋莊舞,又稱為“果卓”、“歌莊”,藏語意為圓圈歌舞。由男女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緞幼饔小坝祁澘缤取?、“趨步輾轉”、“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同時注重情緒表現。舞姿順達自然,優美飄逸。男性還要有一定力度和奔跑跳躍變化。</p> <p class="ql-block"> 望著藏民跳舞的熱情,我們也很想加入其中,但是查閱當地海拔高度,又立即打消這一念頭。</p> <p class="ql-block"> 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這是藏民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最好詮釋。</p> <p class="ql-block"> 圍繞這么多身著盛裝的藏民拍照,有點忙不更迭,我們努力抓拍那一張張樸素的笑臉,一個個矯健身姿;還有那一身身美麗的服裝,生怕辜負了這美好機遇以及藏民美好期望。</p> <p class="ql-block">男女老少都參加</p> <p class="ql-block"> 藏民非常熱情好客,邀請我們進帳篷休息,讓我們喝酸奶、喝奶茶、吃粘吧、吃牦牛肉。酸奶稠稠的、酸酸的 ;牦牛肉要用小刀將肉與骨切開,送入口中。</p> <p class="ql-block">我的同伴在吃牦牛肉</p> <p class="ql-block"> 活動將要進行三天,與跳舞同時進行還有賽馬比賽。</p><p class="ql-block"> 看到賽手賽馬。賽手英姿勃發,賽馬毛發閃亮。</p> <p class="ql-block">另一邊是賽馬訓練活動。騎馬勇士在換裝</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上次賽馬活動中的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牦牛閑著沒事,也要頂角較力一番</p> <p class="ql-block"> 與盛會相伴是草場鮮艷的野花,悠閑牦牛,流淌的河流。鮮花開得很艷,似乎為慶祝盛會梳妝打扮;牦牛閑得慌,也頭角較力玩耍一番;而河流呢,為盛會提供水源。我們看到鄉里在場內搭了土屋,架起大鍋,點燃牛糞,每天到河里提水燒開供鄉民飲用。</p> <p class="ql-block">燒水的伙夫</p> <p class="ql-block">拍攝于2022.07.05</p><p class="ql-block">整理于2022.07.30</p> <p class="ql-block">篇外篇:</p><p class="ql-block">發出這篇美篇之后,從面達鄉藏民那里得知,近期在全區13個鄉舞蹈比賽中面達鄉獲得第一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彰化市|
安义县|
汾西县|
乐都县|
新化县|
神农架林区|
渭源县|
沙田区|
平和县|
东至县|
孟津县|
乌苏市|
肇源县|
恩平市|
读书|
怀宁县|
资中县|
景东|
观塘区|
芒康县|
教育|
新昌县|
获嘉县|
安丘市|
惠州市|
上饶市|
临安市|
苍山县|
武陟县|
昌图县|
固镇县|
沿河|
镇雄县|
个旧市|
南木林县|
丘北县|
德州市|
鄂托克旗|
科尔|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