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一個神秘的北方第一洞,位于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西九公里處的嘎仙山上,是我國拓跋鮮卑族的舊墟石室。鮮卑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屬東胡的一支。其祖先的原始部落就在大興安嶺嘎仙洞的洞穴居住以狩獵,采集為主的生活。大約東漢時期拓跋鮮卑從大興安嶺森林遷至西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又從這里遷至大興安嶺南麓的烏爾吉木倫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于公元386年至534年建立了北魏政權,統一了黃河流域。 <div>嘎仙洞洞高12米,寬19米,洞內南北長92米,東西長28米</div><div><br></div> 公園443年北魏太武皇帝為了祭祖,派使臣在石壁上刻下了210字祝文,至今仍留在嘎仙洞的石壁上。 嘎仙洞的飛碟 地面是一個碩大的圓石臺下面是個大坑,有一塊大石頭支著,這是當年拓跋鮮卑祭祀燒烤肉食的大灶臺,坑里燃起火,把大石板燒熱,在大石板上燒烤獵物,野味十足。 嘎仙洞離地面二十多米的峭壁上,山峰的石頭也很特別,石面無草且很光滑。 拓跋鮮卑北魏太武皇帝 神秘的嘎仙洞遺址 嘎仙洞長廊 嘎仙洞距離阿里河不到十公里 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養(yǎng)育了數個古老的民族,山洞也挺特別,整座山的正面就像山體滑坡一樣斷裂下來,沒有雜草,就像一個光滑滑的巨石,下面就是嘎仙洞。 嘎仙洞 馴麓 拓跋鮮卑博物館 拓跋鮮卑博物館外面 講解員正在介紹拓跋鮮卑的歷史 博物館 拓跋鮮卑的歷史文化公園 博物館 鄂倫春的鳥立方 石碑上的蝴蝶 拓拔鮮卑公園外的彩云 無名小花盛開 留戀這一方土地 脫變的蝶 好多蝶留戀在嘎仙洞的石壁上 森林一束小野花 尼爾基水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章丘市|
珲春市|
赣榆县|
浮山县|
沙洋县|
行唐县|
临朐县|
宜章县|
平山县|
桐乡市|
漯河市|
河源市|
武平县|
子长县|
岳阳县|
如东县|
邳州市|
上杭县|
虞城县|
建瓯市|
蒙阴县|
隆尧县|
北宁市|
铁力市|
辽宁省|
哈密市|
镇坪县|
通海县|
巴南区|
会同县|
清新县|
黑河市|
桐梓县|
广水市|
漳平市|
台东县|
洛浦县|
开江县|
封丘县|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