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曉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值此八一建軍節之際,我時常想起那些為今天的共和國獻出生命的先烈和無數的革命前輩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一切,忘記他們就意味著背叛。我的父親劉義就是他們中的一員。父親是我終生的驕傲與自豪,更是我終生的榜樣和進步的動力。為此我將慶祝建黨百年時做的《憶父親的革命經歷》的文章再次發布,以此緬懷和紀念父親等老一輩革命軍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父親1909出生于江西省永新縣一個貧困鄉村,13歲離家做學徒。1928年共產黨在永新縣東南鄉成立了東南特區,父親做了特區的秘密交通員,從此走上了的革命道路。1929年紅軍到了永新,父親當了村蘇維埃主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帶領鄉親們開展土地革命斗爭。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b></p> <p class="ql-block"><b>1933年底父親奉命到中央蘇區學習,1934年1月在現瑞金旁聽了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上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學習結束后父親留在中央蘇區司法部,在董必武何叔衡領導下工作。1934年6月毛主席親自任命父親到贛南任特別法庭主席。</b></p> <p class="ql-block"><b>1934年10月初父親突然接命令回到瑞金,被通知準備轉移——即后來被稱為“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戰略轉移。最開始父親被編入中央干部二連,很快調整到軍委直屬“紅章”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是陸定一,帶著兩名干事就是我父親和洪水。父親曾回憶這段歷史說:“我當干事,提個筒子,背著紙,拿著筆一路上寫標語。”湘江戰役后,部隊傷亡慘重,戰斗力銳減,干部戰士情緒受到很大影響。不久紅軍遇到了出發以來第一座高山——貓兒山,陸定一同志的《老山界》就是記錄了紅軍翻越貓兒山的情景和他們宣傳部所做的工作。我在此摘錄幾段: “因為山路很難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進。我們幾個人又停下來,立刻寫標語,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號、演說,幫助病員和運輸員。”、“我們完成了任務,把一個堅強的意志灌輸到整個縱隊每個人心中,饑餓、疲勞甚至受傷的痛苦都被這個意志克服了。難翻的老山界被我們這樣笨重的隊伍戰勝了”。</b></p> <p class="ql-block"><b>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部隊精簡整編,父親堅決服從組織決定,從軍委機關到紅五軍團政治部擔任裁判所所長。 7月一、四方面在達維勝利會師。北上過草地前,一、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路軍。父親隨紅五軍編入了張國燾為主要領導的左路軍。此后張國燾違背中央北上方針,分裂紅軍,擅自帶部隊南下。部隊到達阿壩后,一天父親接上面通知去開會,一進村看到 “大舉南下,反對北上”、“打開成都壩子吃大米”的標語,父親感到十分疑惑和震驚,在會上張國燾公然提出:反對毛、周、張,反對北上。父親非常氣憤,第二天堅決拒絕參加會議。</b><b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張國燾的錯誤路線,致使左路軍三過草地,傷亡慘重。1935年12月父親在第二次過草地時,身患傷寒高燒不退,乘坐的牛皮伐子翻了,人落入水中,冰冷的河水像刀割一樣使父親無力掙扎,所幸在戰友的幫助下才撿回性命。</b></p> <p class="ql-block"><b>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歷經千辛萬苦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會師后,部隊未得到充分的休養補給,隨即奉黨中央命令西渡黃河,組成西路軍赴甘肅作戰,打通去新疆的國際通道。父親又隨紅五軍參加了西路軍,踏上了紅軍歷史上最苦難而悲壯的歷程。西路軍進入河西走廊后,部隊沒有后方支援,沒有物資補給,十冬臘月缺吃少穿,身處少數民族地區,面臨兇悍殘暴強敵,頑強地與敵人周旋戰斗。</b></p> <p class="ql-block"><b>父親回憶,西征途中非常艱苦,從山丹出發沿著長城走,天寒地凍,腳凍在馬蹬上下不來,行軍一天到宿營地還不能休息,要先修工事,打搶眼。在臨澤保衛戰中,父親奉命堅守城墻,用大刀和駁殼槍與敵人拼殺,打了三天三夜守住了陣地,和他一起指揮戰斗的軍參謀長犧牲了。在倪家營子,5軍打光了,父親編入30軍89師當干事,89師打光了,父親又編到連隊當書記。被敵人包圍的一個多月里,天天打仗,沒吃的就殺牲口,突圍時,負傷的同志帶不走,就意味著被馬匪用刀砍了,傷員在路上哭著喊著,讓人撕心裂肺的難受。后來9軍又打光了,剩余的部隊被迫退進祁連山。一進山就更不行了,沒吃沒穿沒人煙,部隊凍得受不了,把槍把子都砸了烤火。</b></p> <p class="ql-block"><b>后來在一個叫石窩的地方開會決定分兵,父親因身體弱被分到祁連山游擊大隊在當地堅持斗爭。后因叛徒出賣,父親率部隊突圍,終因寡不敵眾集體被俘。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沒。但他們重創了國民黨的“馬家軍”,成功地配合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他們功不可沒,他們雖敗猶榮!1937年5月在國民黨部隊押解西路軍戰俘往西安途中,父親機智出逃,輾轉回到紅軍,回到黨的懷抱。</b></p> <p class="ql-block"><b>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春,我父親在129師任供給部政委。因積勞成疾患了嚴重的肺結核,錢信忠為父親檢查身體后,向劉鄧首長報告了父親的病情,鄧小平政委對父親說:劉義,你去養病,什么時候病好了什么時候再回來工作。就這樣父親被劉鄧首長強制送到延安治療養病。</b></p> <p class="ql-block"><b>解放戰爭時期父親在冀南軍區任供給部政委,期間后勤工作有了很大發展。軍工、被服生產能力大幅提高,通過與敵占區貿易打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有效的解決了部隊的醫療、藥品等緊缺物資的供應保障。因此受到上級的通令嘉獎。1947年8月父親到十縱擔任供給部長,此時劉鄧首長已帶領十縱大部隊進軍大別山。父親負責組建和帶領軍區及十縱的兩只騾馬隊,馱運黃金、銀元和解放區的“中圓卷”為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提供財政保障。在長達千里的遠征中,父親忍耐著嚴重的胃病,親自背了一斤黃金,帶領供給部克服各種困難,沖破多道封鎖線,將這批黃金和銀元,安全送達劉鄧大軍。同時還護送了一批傷愈出院的指戰員平安歸隊。部隊首長見到他都開心的稱他:財神爺來了!</b></p> <p class="ql-block"><b>建國后父親到海軍任后勤部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任職期間父親不顧年大體弱,為貫徹軍委的戰略方針,親自到海防一線實地調研選點,建設了一批后勤綜合保障基地。文革期間父親遭到沖擊,再次因西路軍問題受審查。我們幾個子女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父親對我們說:我在西路軍的歷史組織是有明確結論的,我相信組織,你們也要相信組織。文革后期父親復出重新工作,到七機部三院擔任軍管會領導。父親頂著“四人幫”的壓力,排除極左思潮干擾,保護梁守槃等科學家和知識分子,努力開展我軍導彈研發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回顧父親的戎馬生涯,歷經坎坷,九死一生。無論槍林彈雨的生死考驗,還是艱難困苦病痛折磨,無論是敵人的威逼利誘,還是黨內錯誤路線的政治迫害,父親從未動搖過對黨的忠誠,始終堅守理想和信念,做到初心永不變,鐵心跟黨走。為謀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奉獻了一生!</b></p> <p class="ql-block"><b>這些年來,我懷著對革命先烈和父輩無比崇敬的心情,尋訪了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許多革命遺址。201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我和愛人歷時52天重走了中央紅軍長征路,2017年重走了紅西路軍的西征路。親身感受了革命前輩們“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今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前輩們走過的來路,牢記初心使命,庚續紅色血脈。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要上繼往開來砥力前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子县|
嘉定区|
宾阳县|
塔河县|
南江县|
青龙|
贵溪市|
武宣县|
吉木萨尔县|
监利县|
乌苏市|
五台县|
通河县|
舒城县|
开平市|
永川市|
泸水县|
石屏县|
通渭县|
新竹县|
积石山|
嘉兴市|
沈阳市|
涞水县|
南投市|
宁明县|
乐清市|
肃南|
巴塘县|
广宁县|
禹城市|
洞头县|
永昌县|
田阳县|
金寨县|
车致|
石屏县|
蒙城县|
永寿县|
莱芜市|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