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盛夏時節,蒲松齡紀念館裝修一新,重新開放之日,再游家鄉的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誕生地——蒲松齡故居。</p> <p class="ql-block">身著一襲中華旗袍,手擎一把中華油紙傘,搖一支中華刺繡古扇,游覽、留影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蒲松齡故居,能否偶遇到蒲老先生筆下的花神狐仙,能否探尋到蒲老先生的正氣凜然呢。</p> <p class="ql-block">游走在月門花墻、花簇藤繞、山石水池相映成趣的蒲翁故居小院,昔日蒲老先生書寫《聊齋志異》的端硯尚在,靈璧石、三星石、蛙鳴石旁卻難尋往日的花神、狐仙,推開低矮的木門、木格窗依稀能夠看到蒲翁伏案疾書的身影,聽聞到傳世的奇聞異事,驚梀的狐仙傳聞。</p> <p class="ql-block">游至蒲松齡故居后花園,雖依然不曾偶遇到聊齋志異故事中的花神、狐仙,但是還是被眼前精致紅木青瓦亭閣長廊,滿園盛開的鮮花,芭蕉翠竹,花廊奇石所驚艷,園中央一池碧水倒映著翠竹綠植亭閣,與水中的幾朵盛開的紅蓮爭艷,小橋流水、花廊奇石、曲徑通幽猶如來到江南水鄉富家庭院,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一定是為一睹蒲老先生故居歷史文物、家鄉風貌,探詢蒲老先生筆下的狐仙花神何以能如此的故事生動、形象豐富、驚心動魄,正氣凜然呢,亦或是為文學大師的文采所折服,來沐浴蒲老先生的文學靈氣呢。</p> <p class="ql-block">撐一把油紙傘行走在蒲松齡故居青石板路上,進入蒲松齡先生的故鄉蒲家村,正街路兩旁明清時期的古房舍錯落有致、白墻、黑磚、青瓦、茅草屋古樸典雅,幾棵百年古槐粗壯的枝干枝繁葉茂,遮天蔽日。</p><p class="ql-block">重新修繕的蒲松齡紀念館又以其渾厚的文化底蘊迎接著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游人前來瞻仰探尋。</p> <p class="ql-block">今非昔比,生前曾經窮苦撩倒的蒲翁家鄉早已舊貌換新顏,聊齋故里綠蔭成行,紫藤纏繞,花香四溢,游人如織,一代文學大師蒲松齡雖然人生坎坷,但是他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受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蒲松齡性穎慧,文冠一時,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應童子試,“以縣、府、道第一補博士第子員”。但自此以后屢試不第,直到71歲的古稀之年,授例成為“歲貢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憤世嫉俗,常借狐鬼故事對當時腐敗現象進行諧謔,其文章詭詼塊壘,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譽滿中外的《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13卷400多篇,詩集8卷900多篇,詞1卷100多闋,以及俚曲14種。戲三部、雜著5種。</p><p class="ql-block">蒲松齡故居“聊齋”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1958年政府設立了管理機構“蒲松齡故居管理委員會”,對其進行妥善保護。該館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設有五個展廳,館藏文物13000多件,有蒲松齡生前的文物和各種版本《聊齋志異》以及蒲學研究的論文、專著等。蒲松齡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出鏡人:鴕鳥蛋雕藝術館館長 高茂美</p><p class="ql-block">攝影/編輯:感恩萬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丰原市|
呼玛县|
万宁市|
大厂|
神池县|
密云县|
荔浦县|
文安县|
霞浦县|
通城县|
吴堡县|
南京市|
辰溪县|
文山县|
长武县|
遵化市|
天镇县|
阜新市|
常熟市|
呼玛县|
安泽县|
乌拉特前旗|
康乐县|
措美县|
堆龙德庆县|
衡水市|
福贡县|
临沧市|
固始县|
东阿县|
开化县|
临江市|
淳化县|
那坡县|
灵宝市|
江源县|
温宿县|
九寨沟县|
巴林右旗|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