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孟屯河谷在阿壩州理縣,由于戰友向心杰大哥的關系,我在二十年里三次游覽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大約是2002年,一天午飯后我們出發了,向大哥坐在車上為我們指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進藏區,車過都江堰后路就不太好走,好不容易到了去孟屯河谷的岔路口天就要黑了。在向大哥的指引下,我硬著頭皮駕著悅達車朝岔路開去,那小路坎坷泥濘,車像小船在海浪上顛簸前行,不時還聽到石頭擦掛底盤的聲音,黑暗中只有車燈照向前方,兩邊高高的植物(無暇顧及是什么了)慢慢向后移動,我覺得那十多公里老是沒有盡頭。</p> <p class="ql-block">終于看到星星點點的燈光了,我們到了上孟鄉,向大哥安排我們住在藏家。那是真正的藏家,石塊壘的墻,石片搭的瓦,室內當然沒有廁所。借著屋里不太明亮的燈光我看到墻上掛著向心杰照的照片。主人純樸熱情,尤其對向大哥尊敬有加。吃飯的時候和向大哥聊了起來,原來他是1998年應上孟鄉鄉長之邀來此采風,哪知一來就愛上了這里,以至把魂留在了這里的山水風情之間。這幾年他拖著曾經腳后跟粉碎性骨折的腿走遍上孟的每一個村寨,深入孟屯河支流的各個山谷,住過雪山上采藥人的窩棚,飽經過密林中刺骨的風寒,被嘉絨藏族人民的純樸溫暖,被藏在深山的美景震撼。他用膠片記錄那些美好的瞬間,又通過各種渠道把這些美好灑向人間。聽他一席話我對他肅然起敬,因為他正投身于一個美好的事業。</p> <p class="ql-block">那次去上孟,除了我們再沒看到其他的游客,只知道有不少驢友在向大哥照片的感召下走進了孟屯河谷的深山,還知道河谷中藏民還很窮,他們最重要的收入來自上山采蟲草,該上學讀書的孩子往往為了采蟲草而失學。</p> <p class="ql-block">出于對孟屯河谷自然原始風光的依戀和向大哥的召喚,2006年10月,我們一行十多個人再次朝上孟進發。</p> <p class="ql-block">依然是沿著孟屯河逆流而上,路比四年前好了不少,鋪了水泥,沒了泥濘坎坷。</p> <p class="ql-block">來到上孟鄉,感覺藏族老鄉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有幾家為了接待游客修了簡易的木屋,我們男、女生分別住了一間大屋,我發現這里家家戶戶都掛著向大哥照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住在藏族老鄉家的人除了我們還有幾個游客。晚上吃飯,酒過三巡,向大哥和同是鐵道兵戰友的老鄭吼起“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這時一對東北來的年輕人得知眼前的人就是向心杰,竟驚喜地大叫“終于看到真人了”,原來他們就是在網上看到向大哥發的孟屯河照片后專程從東北跑來尋美景的。</p> <p class="ql-block">此時的向大哥憑借他對孟屯河谷深沉的愛和無私的付出已是“榮譽鄉民”(2003年上孟鄉頒發),他于2004年出版的《孟屯河風情》畫冊當年獲得第十二屆中國人口文化銅獎。</p> <p class="ql-block">由于有雨,第二天我們在上孟鄉草草游玩后就朝回走。車走著走著就發現左邊河對岸絕壁上有些殘垣斷壁的碉樓,那一定是向心杰所說的四門關。</p> <p class="ql-block">據說四門關曾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關隘,由于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地勢,當年紅四方面軍付出極大的代價才攻克。</p> <p class="ql-block">這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于是我們在路邊停車,走過那唯一的鐵索吊橋。過吊橋沒幾步就看到一個院子,聽向大哥說過,這是一個郵電局長的家。四門關下只有幾戶人家,有個喇嘛廟,十分清凈,一路過去幾乎不見一個人。</p> <p class="ql-block">我們走到山澗溪水邊,看到許多粗大的核桃樹,于是有人信口將此地命名為“核桃溝”。</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進孟屯河谷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四門關了。</p> <p class="ql-block">時光荏苒,十六個春秋一晃而過,現在的我享受著退休后的自由。2022年7月向心杰邀我去孟屯河谷避暑,從微信上發給我一個地址,我打開地圖一看,那“古堡酒店”就在四門關,這勾起了我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我們帶著96歲半的岳母駕車前往“孟屯河古堡酒店”。一路導航,高速、國道然后拐進薛孟路,這路已是柏油路面了。不到三個小時就到了四門關,車居然能從一座新修的小橋上直接跨過孟屯河開到酒店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當年那么僻靜的“核桃溝”居然能建起三層樓幾十個標間的酒店,這酒店背靠彌勒寺,右傍四門關,真是得天獨厚。</p> <p class="ql-block">向大哥和酒店老板夫婦熱情接待我們,他們爭著和我岳母照相,因為這是酒店自2017年開業以來接待的最長者。</p> <p class="ql-block">吃飯時和老板聊起來,他原來就是對著鐵索吊橋的那家郵電局長的兒子(他父親前兩年去世了),真讓我嗟嘆不已。酒店客人住得滿滿的,我還差點沒房間。聽向大哥說,戶籍人口2000多的上孟鄉這兩天涌入一萬四千度假的人,幾乎家家都開農家樂。他說這話時是喜悅的,是啊,從五十出頭到七十五歲,幾乎所有的熱情都灑在這片土地上,如今看到她欣欣向榮,應該自豪和高興。</p> <p class="ql-block">這次度假,我們破天荒地在一個酒店住了八天。每天都出去游玩。</p> <p class="ql-block">參加過孟屯河谷有史以來第一對彝藏通婚的熱鬧婚禮;</p> <p class="ql-block">排隊半日等待過核酸檢測;</p> <p class="ql-block">參觀過即是大學實習基地也有向心杰攝影展的“尼瑪部落”;體驗過上孟鄉街道游人如織的擁擠;重游過曾是部族械斗古戰場的高橋溝;參拜過金碧輝煌的桑登寺;感嘆過藏在張家古碉樓的精美壁畫;登臨過高山之上的建威將軍陵園;鳥瞰過裊裊云煙之下的秀美河谷……,我們見到當地藏族婦女多穿著絢麗的藏族服裝,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我由衷地感到孟屯河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進步。</p> <p class="ql-block">我感慨這里的人都熟識向心杰,人們都親切地叫他“向伯”,而向大哥能如數家珍似的講述當地藏族兄弟每一家的發展和每個村寨的變化。許多75歲的人更多考慮的是“頤養天年”,而向大哥的心里始終燃燒著青春的火焰,他不顧曾粉碎性骨折的傷腳,幾乎每天奔波在孟屯河谷的村寨,用相機記錄下那些美好的瞬間,回到賓館就忙著將這里最新的美展現到網上,讓世間更多的人對孟屯河谷產生向往。他有一種使命感,孟屯河谷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這里景區的建設還滯后、廁所文明待改善、區域發展不平衡。你看,下孟鄉的領導來找他了,請他幫助推介下孟鄉的資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們還會去孟屯河谷的,除了留念那里壯美的山河和純樸的藏族同胞外,更有戰友向心杰大哥激情燃燒的人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沭阳县|
肇东市|
鞍山市|
平安县|
浮山县|
寿光市|
历史|
渝北区|
石狮市|
当阳市|
上饶县|
天峻县|
塔河县|
金华市|
贵港市|
垣曲县|
湘潭县|
彰化县|
阜宁县|
衡阳县|
正阳县|
红原县|
岳普湖县|
遂川县|
宜州市|
开远市|
藁城市|
云和县|
太谷县|
百色市|
肥城市|
集贤县|
洪泽县|
望江县|
北京市|
宁德市|
大余县|
娄烦县|
武平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