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我們連隊部分干部戰士,手持毛主席畫像的合影。 戰友存照</p> <p class="ql-block"> 說起部隊公差,就是受連隊領導(班長)指派,去執行某個臨時性的任務,也叫出公差。</p><p class="ql-block"> 在連隊會經常有公差任務,平時有炊事班幫廚,淘廁所,運垃圾;還有去呼市軍供站購糧食,到后山拉土豆;參加市里街道鏟雪,打掃大禮堂衛生等等。也有不常見的公差,我曾去學校給小學生講過課,給當地老鄉畫過炕圍子。</p><p class="ql-block"> 根據公差的任務,需要的人數,連里一般下派到班里(連部和炊事班人員很少出公差),班長再指定到人。比如說:明天八一會餐,一班出一個人幫廚。班長就說:小X,你上午10點過去。班里派公差,一般會讓大家輪換去。這次是你,下次是我。但也有差異,往往是新兵機會多些,老兵派的少。</p><p class="ql-block"> 在部隊里,常把當年入伍的兵,叫新兵。把當兵有年頭的兵,叫老兵。老兵會當面叫新兵“新兵蛋子”,新兵也會在背后叫老兵是“老兵油子”。</p><p class="ql-block"> 新兵初來部隊時,年輕又有干勁,為爭取早日入團入黨,評個五好戰士,皆多多表現,給班長留下一個好印象。因此,新兵把出公差,看做是自我表現的機會,常常主動申請:班長,我去!</p><p class="ql-block"> 出公差干活兒,也有“美差”和“苦差”之說。美差當然是風刮不著,雨淋不著,苦不著累不著的好差事。</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特務連戰友,因為感冒沒有參加部隊的野營拉練。一天,在營房大院里,碰見政治處的X干事。X干事問他:愿不愿意出趟公差?結果,為給團里搞外調的兩名干部送大衣,我那位戰友,從呼市跑武漢去了十來天,“假公濟私”,不光看了在武漢當兵的妹妹,還順路回了趟鄭州的家。</p><p class="ql-block"> 我在營房里逛蕩幾年,就沒遇到過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想想也只有1974年,連隊在集(寧)二(連浩特)線的大六號演習時,我每個月要回呼市團的軍務股送連隊人員、裝備的報表。每次來來回回五六天,坐坐車,看看景,晚上還在集寧或者卓資山住一晚上。一個人自由自在,比起連里天天挖戰壕,強化訓練的弟兄們,這也算是悠閑自得的“美差”了。</p><p class="ql-block"> 當然,公差還是有不少苦活、累活兒。像冬天的刨冰除糞,夏天幫駐地壩口子拔麥子。</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被派公差去車站卸磚頭。那時候,部隊正在蓋一營營房,從外地拉來的紅磚,要及時從火車上卸下來,不能超時間占用站臺車道。大家一鼓作氣,從下午4點干到晚上8點多,幾個車皮的磚頭才全部卸完。</p><p class="ql-block"> 因為趕時間,中間沒有喝水,沒有吃飯,人人蓬頭垢面,個個滿身的紅磚灰。要回營房上車,腰疼腿痛,肚里又沒糧食,我兩腿都跨不上卡車車廂,是別人連拉帶拽托上去的。事后的那幾天,洗臉洗手不敢沾熱水;吃飯,握不住手中的筷子。看自己兩手的手指肚,生生地被磚頭磨去了一層皮兒!</p><p class="ql-block"> 方宏 2022年7月28日</p> <p class="ql-block">自我介紹:</p><p class="ql-block"> 方宏,網名:蝸牛也是牛。1953年4月出生,鄭州人。曾在鄭州市緯五路一小和緯五路中學讀小學、中學。1970年12月入伍,在陸軍30師88團服役。1976年3月退伍,在河南省直一家衛生事業單位工作,現已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内乡县|
邵东县|
三亚市|
溆浦县|
盘锦市|
凤山县|
青阳县|
阿克苏市|
仪征市|
阳原县|
衡南县|
柳州市|
娱乐|
武宁县|
凯里市|
哈尔滨市|
资中县|
南城县|
资阳市|
屏东市|
翁牛特旗|
黄山市|
大方县|
轮台县|
望都县|
阿拉善盟|
获嘉县|
滕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东阳市|
全椒县|
秦皇岛市|
和田市|
合川市|
天等县|
永泰县|
泽普县|
乌恰县|
平度市|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