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山水江南,魚米之鄉。江蘇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江蘇始終屹立在中華文明的高峰,江蘇人自古以來才高八斗,歷史名人燦若繁星。</b></p><p class="ql-block"><b> 在古代,先后涌現出劉邦、項羽、韓信、祖沖之、徐霞客、劉勰、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顧愷之、米芾、唐伯虎、鄭板橋等各界名人。</b></p><p class="ql-block"><b> 在現代,先后涌現出周恩來、瞿秋白、惲代英、張太雷、華羅庚、周培源、茅以升、朱自清、葉圣陶、徐悲鴻、劉海粟、梅蘭芳、周信芳、趙丹等各界精英。</b></p><p class="ql-block"><b> 我曾先后三次來江蘇,參觀游覽了南京、蘇州、無錫、鎮江、揚州、淮安、徐州、連云港等市,探訪了數十位名人故居,追尋他們的成長足跡,追憶他們的崢嶸歲月,追思他們的豐功偉績,每每都受到深刻的教育,受到心靈的震撼。</b></p> <p class="ql-block"><b>南京中山陵</b></p> <p class="ql-block"><b>秦淮河夜景</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 孫中山舊居】孫中山在南京的舊居,位于玄武區長江路292號南京總統府院內,這里最初是德候府和漢王府,清軍入關后改為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康熙、乾隆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后,這里成了天王府,太平天國失敗后,這里又成了兩江總督署。辛亥革命爆發后,孫中山在這里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b></p><p class="ql-block"><b> 在總統府煦園的西側,有一幢小巧的西式平方建筑,在綠樹、芳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靜謐、端莊、凝重、典雅,這就是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工作生活的舊址。</b></p><p class="ql-block"><b> 孫中山在南京還有一個舊居,位于南京漢口路9號(現南京大學南苑),稱之為“中山樓”,是一幢西式風格的二層別墅,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坐北朝南,灰色墻面,紅色屋頂,磚混結構。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后,一度在這里居住。</b></p> <p class="ql-block"><b>孫中山舊居</b></p> <p class="ql-block"><b>會客廳</b></p> <p class="ql-block"><b>會議室</b></p> <p class="ql-block"><b>辦公室</b></p> <p class="ql-block"><b>孫中山舊居</b></p> <p class="ql-block"><b>蠟像:孫中山與臨時政府成員</b></p> <p class="ql-block"><b>“中山樓”舊居</b></p> <p class="ql-block"><b>客廳</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蔣介石宋美齡舊居】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南京的舊居主要有三處:</b></p><p class="ql-block"><b> 憩廬—黃埔路官邸</b></p><p class="ql-block"><b> 陶廬—湯山溫泉別墅</b></p><p class="ql-block"><b> 美玲宮—小紅山官邸</b></p><p class="ql-block"><b> 從1929年到1949年,除去抗日戰爭期間的八年住在重慶,其他時間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居住在南京,而大部分時間都是居住在黃浦路的憩廬。憩廬是一幢西式小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70平方米,外觀呈赭色,當年建這棟小樓耗資兩萬兩白銀。憩廬一樓主要是客廳和辦公室,二樓為蔣宋的私人生活區,包括書房、臥室、洗漱間、衛生間。小樓前是個花壇。</b></p><p class="ql-block"><b> 南京東30公里的群山綠茵中,有一處絕佳的休閑勝地,這就是湯山溫泉。湯山水碧山青,溫泉滑潤,蔣介石嗜好洗溫泉,時常帶宋美齡到這里居住洗溫泉。陶廬是一座中式建筑,二層小樓,莊重典雅。</b></p><p class="ql-block"><b> 美齡宮位于南京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的小紅山上,建成于1932年,由于蔣宋經常來此休息和度假,尤其得到宋美齡的青睞,被稱之為“美齡宮”。現在的美齡宮室內陳設,如舊布置,對外開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蔣介石在總統府的辦公室</b></p> <p class="ql-block"><b>會客廳</b></p> <p class="ql-block"><b>蠟像:蔣介石與孫科的夫人陳淑英、宋美齡、李宗仁夫人郭德潔、李宗仁</b></p> <p class="ql-block"><b>黃浦路官邸—憩廬</b></p> <p class="ql-block"><b>蔣介石在憩廬的辦公室</b></p> <p class="ql-block"><b>湯山溫泉別墅—陶廬</b></p> <p class="ql-block"><b>美玲宮—小紅山官邸</b></p> <p class="ql-block"><b>臥室</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周恩來故居】周恩來故居位于淮安市淮安區鎮海樓西路駙馬巷7號,故居系明清時期典型的蘇北城鎮民居建筑風格,由東西相連的兩個宅院組成,青磚灰瓦木結構,共有大小房屋32間,占地面積1980平方米。這里是周恩來12歲以前生活的地方。1910年春,周恩來隨伯父去東北,先后在鐵嶺銀岡書院和沈陽東關小學讀書,此后便再也沒有回過淮安家鄉。</b></p><p class="ql-block"><b> 為銘記周恩來的豐功偉績,家鄉為他修建了周恩來紀念館。作為國家5A級景區的周恩來紀念館,位于淮安市淮安區桃花垠永懷路2號,距離周恩來故居約2華里,鄧小平題寫了館名,江澤民、李先念、李鵬、楊尚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紀念館題詞,多名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此參觀。整個紀念館包括一組紀念性建筑,一個紀念島,三個人造湖,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島上有主館和附館,還有嵐山詩碑、海棠林、西花廳、五龍亭、懷恩亭等景點。</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故居</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少年時的書房</b></p> <p class="ql-block"><b>主堂屋</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父母臥室</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養母臥室</b></p> <p class="ql-block"><b>淮安周恩來紀念館</b></p> <p class="ql-block"><b>淮安仿建的中南海西花廳</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 周恩來在南京的舊居】南京梅園新村是周恩來和鄧穎在南京的舊居,是中共代表團駐地,共有二層小樓三座,分別是17、30、35號,其中的30號是周恩來和鄧穎超居住的地方,共18間屋,主樓樓下有辦公室、會客廳、臥室、餐室、樓上設有機要科等,院內的翠柏、石榴、海棠、葡萄和薔薇,都是當年中共代表團留下的,整個院子依然保持著原來的風貌。</b></p><p class="ql-block"><b> 35號是董必武、李維漢、廖承志等人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共11間房屋。</b></p><p class="ql-block"><b> 17號是辦事機構工作人員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共29間房屋,包括大、小會議室、辦事處處長辦公室以及抄報室、電訊組、外事組、軍事組、黨派組、婦女組等辦公室,工作人員宿舍、飯廳等。</b></p><p class="ql-block"><b> 八十年代,我們在梅園新村又修建了一個周恩來紀念館,二層小樓,樓前正中間,是3.5米高周恩來同志銅像,表情沉著、堅定、機智、從容,表現了周恩來的革命家風度。一樓展廳中間一塊高6米多,寬3米多的大理石浮雕,上面是中共代表團的主要成員像,展廳展出了周恩來用過的辦公桌椅、工作和生活用品以及資料、照片和實物等。</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紀念館門前的周恩來銅像</b></p> <p class="ql-block"><b>展廳的大理石浮雕群像</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塑像</b></p> <p class="ql-block"><b>梅園新村30號</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辦公室</b></p> <p class="ql-block"><b>會議室</b></p> <p class="ql-block"><b>周恩來用的專車</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王紹鏊故居】位于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富觀街35號,原名留耕堂,為二層小樓,20幾個房間,現辟為王紹鏊故居紀念館,通過實物、繪畫、圖片再現王紹鏊生前的光輝業績。</b></p><p class="ql-block"><b> 王紹鏊是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曾任民進中央副主席,1970年3月病逝于北京。</b></p> <p class="ql-block"><b>王紹鏊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 陳去病故居】位于蘇州市同里古鎮三元河畔,罩墻高聳,環境優雅,故居是一處古樸平常的清代民居,占地1300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陳去病是中國近代詩人,早期參加同盟會,是南社詩人,先后參加辛亥革命和護法戰爭,為資產階級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詩詞多抒發愛國激情,風格蒼健悲壯。1923年任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教授,1933年病故于家鄉同里古鎮。</b></p> <p class="ql-block"><b>陳去病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汪精衛舊居】汪精衛公館,位于南京鼓樓區頤和路38號,是1940年—1944年汪精衛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長時的舊居。該公館建于1936年,內有三層西式樓房一棟,另有部分西式平房及車庫,主樓一層為大會客廳和辦公室,二樓為小會客廳和四間臥室,三樓為汪氏兒女的臥室。汪精衛公館現屬于南京軍區管理。</b></p><p class="ql-block"><b> 1944年3月,汪精衛遭遇暗殺雖當時未死,但留在體內的子彈導致后遺癥發作,東渡日本治療,1944年11月,病死在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b></p> <p class="ql-block"><b>青年時期的汪精衛</b></p> <p class="ql-block"><b>汪精衛與東條英機</b></p> <p class="ql-block"><b>李宗仁官邸位于南京市鼓樓區傅后崗30號,現為省直機關幼兒園</b></p> <p class="ql-block"><b>孔祥熙舊居位于南京市中山東路128號,現為私人居住不開放</b></p> <p class="ql-block"><b>宋子文舊居位于南京市北極閣1號,劉伯承擔任南京市長時曾居此處,許世友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時也住此處。現為江蘇省委招待所</b></p> <p class="ql-block"><b>馬歇爾官邸位于南京市寧海路5號,現為南京軍區首長居住</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徐達舊居】明初開國大元帥徐達在南京的舊居,就是秦淮河夫子廟風光帶核心區的瞻園,它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給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是徐達全部舊居的一部分。瞻園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的詩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當時就被譽為“金陵第一園”,它與蘇州的留園、拙政園、無錫的寄暢園并列為江南四大名園。</b></p> <p class="ql-block"><b>徐達舊居</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林則徐舊居】位于現在的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總統府內,這里有600多年的歷史,明初是歸德候府和漢王府,清初辟為江寧制造署,后又辟為兩江總督署,林則徐在擔任兩江總督時,就工作和居住在這里,現已開辟為兩江總督署陳列館。</b></p><p class="ql-block"><b> 后來擔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李鴻章等都曾在這里居住。</b></p> <p class="ql-block"><b>林則徐舊居</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洪秀全舊居】洪秀全在南京的舊居位于現在的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的總統府內,這里有600多年歷史,明初是歸德候府和漢王府,清初先后為江寧制造署、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后,在此基礎上興建規模宏大的的天王府,天京事變和天京失陷,使天王府損毀嚴重,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這里得到很好的修繕,現辟為太平天國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b>洪秀全舊居</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吳承恩故居】位于淮安市淮安區河下古鎮打銅巷12號,是一組體現明代風格的園林式建筑群,占地面積9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布局分四個院落,由門房、客房、軒廳、書齋等26間房和庭院、花園等組成的、輔以回環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軒及竹木花卉。</b></p><p class="ql-block"><b> 吳承恩是明代杰出的文學家,自幼敏慧,博覽群書,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最后完成了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b></p> <p class="ql-block"><b>吳承恩故居</b></p> <p class="ql-block"><b>臥室</b></p> <p class="ql-block"><b>吳承恩故居陳列館</b></p> <p class="ql-block"><b>后花園</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韓信故里】位于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淮陰因居淮水之南,祈盼平安,故得名淮安。淮安自秦設縣,已有2300多年歷史,涌現出許多英雄豪杰,漢代大元帥韓信就出生在這里,韓信被害后,后人就不斷為他建祠,大都廢于宋末元初。2002年5月,家鄉人又為他重建了淮陰候廟,重新為他建祠。近年來,淮安又興建了韓信故里景區,成為國家3A景區,包括十幾個景點,供國內外游客參觀游覽。</b></p> <p class="ql-block"><b>韓信故里</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任蘭生故居】位于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新填街234號,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是任蘭生被罷官后返回故里后建造,園名退思園,占地面積5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多平方米,橫向布局,從西向東依次是住宅、庭院、花園。其中的住宅由兩棟小樓組成,包括正廳、茶廳、臥室等。退思園是小型園林的典范,現在是同里古鎮必須打卡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任蘭生曾任按察使,在治水患、興水利、賑災民方面卓有成效,廣得贊譽,有口皆碑。建完退思園不久,任蘭生又被啟用,奔赴安徽抗洪第一線,因不慎從馬上摔下來重傷,不久病逝,時年51歲。</b></p> <p class="ql-block"><b>退思園</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萍乡市|
集安市|
肃南|
麻栗坡县|
紫阳县|
光山县|
开阳县|
祁门县|
靖州|
社旗县|
策勒县|
金华市|
保康县|
息烽县|
冕宁县|
和静县|
乌兰浩特市|
乐东|
清河县|
高邮市|
隆回县|
天全县|
皋兰县|
托里县|
泽州县|
太仆寺旗|
乌拉特中旗|
桂林市|
新田县|
昆明市|
罗定市|
嵊泗县|
高淳县|
阿拉善右旗|
河西区|
怀柔区|
宣威市|
明溪县|
佳木斯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