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笑三語、練眼、練手、煉心——四聊臨圣教序帖之鉤畫</p><p class="ql-block"> 今天繼續聊臨圣教序帖之鉤畫,首先聊一下橫折鉤畫,</p><p class="ql-block">如帖中“燭”字,右邊橫折鉤畫在圣教序中提筆拐彎下行,挺而后挑出鉤,出鉤銳利,肯定。至此,在臨帖時我認為要讀帖來練眼,只有眼睛發現了字的特點,才會有所悟,比方說圣教序帖中的圓鉤畫,用提筆圓轉法寫鉤畫,成弧曲形,須圓潤而見力度,切不可綿軟輕飄。并且,圓鉤多用于橫折短豎鉤。如帖中“內”字、“端”字、“力”字、“而”字等。這些都要先去認真觀察提高眼力,再來練手,提高手力。再來看帖中的平鉤畫,也就是豎畫至下端稍駐筆后向左方出鉤,鉤畫稍長,鋒銳利,取平勢。左邊筆畫少者,可補其空疏之處,使之充實。如帖中“序”字、“承”字、“則”字等。還有在圣教序中還有橫折右斜鉤畫,如帖中“風”字,第二筆橫折右斜鉤畫,臨此畫要注意,橫折拐彎提筆一頓,順勢斜出,筆送到底,鉤畫極為飽滿。另外在臨寫臥鉤畫時要明白,臥鉤畫也叫臥心鉤,其筆法是,露鋒起筆,向右下方行筆,邊行邊按,至右端稍駐筆后,向左上方出鉤,極用力,鉤尖直對字心。然,我覺得臨寫臥心鉤時,起筆由輕而重,向腹心左上出鉤。臥鉤上段較直,下段較曲,取平勢。如帖中“心”字、“慈”字、“悲”字、“忽”字、“思”字等。就“思”字來說,上下結構,上面的“田”用筆飽滿,中間的“十”靠右書寫,左疏右密。下面的“心”字底略靠右書寫,臥鉤的弧度較大,末筆兩點連寫,位置靠外,臥鉤中間部分營造出一個空間。整個字是上實下虛。至此,聊到臥鉤“心”字低,使我想起練書法特別是臨帖,更重要的是練心,只有用心悟,用心體悟,才可能會去練眼,練手。</p><p class="ql-block">范云峰壬寅六月三十黃山早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宝清县|
渑池县|
金阳县|
聊城市|
徐汇区|
宜君县|
分宜县|
图木舒克市|
沅陵县|
乾安县|
浪卡子县|
台北市|
阳谷县|
三台县|
额尔古纳市|
会东县|
三原县|
桐庐县|
海口市|
河西区|
开封县|
重庆市|
北川|
上蔡县|
宝鸡市|
武胜县|
兴海县|
天镇县|
永安市|
鹤壁市|
葫芦岛市|
义乌市|
武城县|
常宁市|
新津县|
三穗县|
延安市|
达日县|
茌平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