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所失,必有得,真是天生的搭檔,當你略經人生之后,或多或少都會對此有所領悟與慶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就是在這得與失的轉換之間,經歷著失去后的懊惱與無心栽柳卻意外有所斬獲的幸運,失去的,都是付出的代價,而得到的,都是生活對你的光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七三年六月,內蒙兵團開始推薦工農兵學員,這在當時可是兵團戰士改變命運的難得機會,全國各大學每年在這個時候都要來兵團招生,而那年招生又有了新政策,取消了文化知識考試,這或許是那個白卷先生的“功勞”,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知道這個特大新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另外,連隊推薦也不再是單純由連首長直接指定了,改為群眾民主推薦,領導決定的方式,只要有群眾基礎,錄取的可能性就很大,不過要想獲得大家的好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連領導推薦這一關更是難不可測,這就要看各種因素關系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那時在連隊既不拔尖又不出名,但是機會難得,怎么著也要試試運氣,何況為了爭取上大學,我一直在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文化課,戰友中的老三屆比較多,不懂就向他們請教,現在機會來了哪能輕易放棄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連里宣布了招生通知后,我毫不猶豫的報了名,經過上下幾輪的評議,我的得票數還挺高,幸運進入前三名,入圍連領導研究決定階段,那時我真是感謝全連的戰友啊,上級給了我們連四個的入學名額,我感到希望就在眼前,理想就要實現啦,興奮的不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夢幻般的美事毫不留情地跟我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當連里推薦的結果公布出來后,好像一盆冷水狠狠地澆到我的頭上,我落選了,原因是一個排只能給一個名額,我與本排的另一位戰友是全連推薦并列第二名,在我們兩個人中只能選一個,結果我被排除了,盡管如此,我尚能接受這個現實,名額有限,人家的運氣比我好怨不得誰 ,可跟之而來的消息卻真的讓我品嘗到從未有過的失落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連隊推薦的入學候選名單,上報到團部審查后,有一位戰友因政審沒過關被刷下來,允許連里再遞補一人,使我又看到了希望,因為遞補人選不進行指標分解,按群眾評議得票順序,我真的覺得該輪到我補位了,可此時的人際關系是決定一切的,民意推薦已經毫無顧忌的被忽視,我是徹底沒戲啦,那一會兒熱,一會兒暗的希望之火,竟然那么容易就消失了,我的心里就別提有多窩火郁悶啦,眼看到手的機會,就這樣與我無緣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兩天過后,通信員通知我到連部去一趟,我心里僥幸地琢磨著是不是招生的事又有轉機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走進連部,指導員微笑著問我:“這兩天是不是有情緒啊”,我口不對心的回答:“沒有”,指導員拍了拍我的肩膀:“按說第二輪應該給你一次機會,可是名額太少了,實在不好安排啊”,從指導員的話音里聽出了他的無奈,我還能說什么呢?指導員接著說:“今天上午團部作訓股長到連里挑選通訊員,我把你的情況詳細給他介紹了一下,他挺滿意的,不知你想不想去”,我對沒有能選拔上學正一肚子怨氣呢,不假思索的回答指導員: "不想去,我在連里都干了五年啦,明年還想再爭取一下,到了團部后,我這五年就是零了”,指導員很理解我,他讓我先別急著決定,再好好考慮一下,他說:”到團部工作也是個很好的選擇,這也是你爭取來的一次機會,團部推薦上學名額或許比連隊多一些,你再努力爭取嗎”,我體會到指導員的良苦用心,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 聽人勸,吃飽飯。我沒有再反駁指導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班里,我反復思考著,最后覺得指導員講的有道理,也是出于領導對我的關心愛護,而且,即使我仍然留在連隊,下一次民意推薦上學人選時,我未必還能保持現在的評價水平,到了團部只要努力工作,仍然會有被選拔上學的機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這樣我開始了兵團新崗位的生活,一路坎坷走來,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磨練,使我增長了不少工作經驗和社會知識,在團部我先后干過通訊員、團首長勤務員、軍務股(兵團移交地方后更名為勞資科)干部等工作,并在1975年內蒙總排干施工中,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并進行了火線入黨宣誓儀式,這是我終生難忘的激動時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兵團體制改變,大多數戰友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陸續離開了農場,我也費了許多周折,才轉到北京郊區農村插隊,最終以選調到工廠的方式結束了八年多的知青生活,從此又正式進入工人階級的行列,1978年我被領導調到平反冤假錯案辦公室,協助進行內查外調工作,再后來又被調到上級部門工作,這是一項非常有政治意義的工作,雖然這項工作歷時不長,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一切都與我在兵團時的經受的工作鍛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至今,我都忘不了指導員推薦我到團部當通信員時的勸導,可以說那次工作變動決定了我的人生路徑,在反復適應新環境新工作過程中,錘煉了應對情況突變的良好心理素質,磨練了遇事忍耐和自我解脫的心性,極大地拓寬了自己的生存與奮斗空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當往事歷歷,為自己付出了美好代價而感慨時,也應為自己的珍貴所得,而倍感欣慰與滿足,因為,在自己人生與命運的軌跡上,雖沒有驚人的業績,但卻留下努力奮斗的印痕,從而深悟有所失,必有所得的辯證涵義。</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堆龙德庆县|
大埔区|
巫山县|
新昌县|
尼木县|
上虞市|
金门县|
弥勒县|
宁晋县|
龙山县|
德令哈市|
宁德市|
凯里市|
依安县|
蒲江县|
盐池县|
葵青区|
克东县|
灌云县|
天门市|
丽江市|
迁安市|
开鲁县|
沾化县|
廉江市|
江口县|
波密县|
屏边|
文安县|
高淳县|
东明县|
大连市|
林甸县|
治多县|
贵州省|
鲁甸县|
武陟县|
和顺县|
天气|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