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機拍照:胖子</p><p class="ql-block">出鏡:小敏</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胖子(景區簡介,百度)</p><p class="ql-block">拍攝地:鎮山村</p> <p class="ql-block">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鎮山村</p> <p class="ql-block">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位于花溪西北9.5公里半邊山西南花溪水庫中部的一個半島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7,北緯為2627,最高海拔1195.88米,最低海拔1128.87米,三面環水,碧波蕩漾,與半邊山和李村隔水相望,風景秀麗,環境優美。</p> <p class="ql-block">鎮山村地處黔中高原苗嶺山系中段,地質為三疊系地層,以薄層灰巖為主,是典型的喀斯特巖溶低山丘陵地貌,地勢西北高南北低,村寨正中海拔為1163米。這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雨水適中,日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年平均降水量1178厘米,無霜期為285天,相對濕度81%,年平均日照為1274小時,年平均氣溫14.2度﹣15.5度,最熱的7月份平均22.6度,最冷的1月份4度。</p> <p class="ql-block">鎮山村的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僅存一些常綠闊葉樹種,天然植被有針闊葉混交林,灌叢及灌草叢等,人工林有鳥尾林,此外還有一年兩熟的農田植被以及一年多熱蔬菜地植被。</p> <p class="ql-block">鎮山村以其年代久遠、民族風情古樸、民俗文化豐富,1993年被批準為"貴州鎮山民族文化保護村",1995年定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中挪(威)簽訂了奧斯陸協議,在挪威政府資助下建成鎮山村布依族生態博物館。此后其旅游步入了興旺時期。</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鎮山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該村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一1620),據《李仁宇將軍墓志》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明廷“平播”,時江西吉安府盧陵縣協鎮李仁宇奉命以軍務入黔,屯兵安順,及黔中平服廣順州糧道開通,遂攜家眷移至石板哨鎮山建堡屯兵,其妻因水土不服病逝,李仁宇入贅鎮山,與班氏結緣,生二子,長子姓李,次子姓班,有400多年的歷史。現村民以李、班兩姓為主。布依語言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第二土語區。因鎮山地處貴陽市郊,且長期與漢民族交往,除老年人會布依語外,大部分村民操漢語。</p> <p class="ql-block">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該村分上下兩寨,上寨系古屯堡區,民居全在屯墻之內,多為三合院民居,木構建筑,石板裝壁、石板蓋屋面、石板鋪天井。正房為面闊三間或五間,有吞口,堂屋除置大門外,還另置腰門。大門上方有門簪,有向日葵圖案或“福祿”字樣。堂屋設神龕。明間或次間窗戶木雕圖案精美。三合民居設置朝門,與大門均不在一條軸線上。寨原建于河畔,1958年因修建花溪水庫搬至屯墻之下“椅子形”地帶。居民為三排梯級結構,無院落,無隔墻,木構建筑。村內主干道由屯門可通下寨碼各小巷通至住戶,形成豐富的建筑空間</p> <p class="ql-block">鎮山村地處花溪水庫中段,坐落在三面環水的半島之上,全村總面積3.8平方公里,形如烏龜的半邊山隔水相望,景色秀麗。村寨像個古堡,城墻依山而建,是用大塊規整的石頭筑成,城門則是用條石拱建而成,像房屋的墻壁和院壩是用小塊石板壘砌,而屋頂是用不規則的石板代替了瓦,腳下的路面和小巷的臺階全部用大塊的石板鋪就。再看村民裝水的缸、儲目錄用的干缸、就連馬槽等等,幾乎所有用具、山神廟中的神像,都是用石頭雕成。</p> <p class="ql-block">手機拍照:胖子</p><p class="ql-block">出鏡:小敏</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胖子(景區簡介,百度)</p><p class="ql-block">拍攝地:鎮山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太康县|
苍溪县|
水城县|
祁门县|
棋牌|
香港|
罗源县|
石门县|
德惠市|
岐山县|
浦江县|
定安县|
新干县|
兰溪市|
锦屏县|
太仆寺旗|
丹江口市|
正宁县|
托里县|
行唐县|
淮安市|
荣昌县|
岢岚县|
肇州县|
金沙县|
称多县|
阿合奇县|
离岛区|
万山特区|
乌审旗|
桦甸市|
南涧|
汽车|
武穴市|
潢川县|
宣城市|
齐齐哈尔市|
齐河县|
嘉祥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