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紅喉姬鹟,別名白點頦、黑尾杰、紅胸翁、黃點頦等。是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鹟科、姬鹟屬的一種小型鳥類。體長11~13厘米。共2個亞種。雄鳥夏羽上體前額、頭頂、頭側、背、肩一直到腰概為灰褐色或灰黃褐色,眼先和眼周白色或污白色,耳羽灰黃褐色雜有細的棕白色縱紋。尾上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尾黑色,除一對中央尾羽外,其余尾羽基部一半白色。</p> <p class="ql-block"> 紅喉姬鹟,翅上覆羽和飛羽暗灰褐色,羽緣較淡。頦、喉橙紅色,顴區、喉側和胸淡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灰白色,兩脅灰色,有的微沾橙紅色。秋羽頦、喉橙紅色變為白色。雌鳥頦、喉不為橙紅色而為白色或污白色,胸沾棕黃褐色,其余似雄鳥。幼鳥似雌鳥,但胸和兩脅為赭色或黃褐色,大覆羽和三級飛羽尖端皮黃白色。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腳黑色。</p> <p class="ql-block"> 紅喉姬鹟,主要棲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針闊林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在長白山夏季最高上到海拔1800米的針葉林帶上緣與岳樺矮曲林交匯地帶,非繁殖季節多見于林緣疏林灌叢、次生林、雜木林和庭院與農田附近小林內,尤其在溪流和林區公路附近疏林灌叢中較常見。主要以葉甲、金龜子、夜蛾、隱翅蟲、叩頭蟲、蜷象等鞘翅目、鱗翅目、雙翅目以及其他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p> <p class="ql-block"> 紅喉姬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成小群。性活潑,整天不停地在樹枝間跳躍或飛來飛去,并常常從樹枝上飛到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然后又飛回原處。有時也在林下灌叢中或地上,尤其是非繁殖期,喜歡在近地面的灌叢中覓食。性膽怯,性格安靜,較少鳴叫。常常喜歡將尾散開和輕輕地上下擺動。</p> <p class="ql-block"> 紅喉姬鹟,繁殖期5~7月。到達繁殖地后不久,雄鳥立刻開始占區鳴叫。通常營巢于森林中沿河一帶的老齡樹洞或啄木鳥啄出的樹洞中,也在樹的裂縫中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莖和草葉以及苔蘚、獸毛等編織而成,結構較為粗糙。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物種,2013年評估。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攝 影:海闊天空攝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闊天空(劉佳)</p><p class="ql-block">音 樂:林小珂《曠野的鳥》</p><p class="ql-block">拍攝地:山東蓮青山風景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福海县|
道孚县|
石首市|
南平市|
廉江市|
彭泽县|
临安市|
禹州市|
珠海市|
曲阜市|
涿鹿县|
安泽县|
汾西县|
阜平县|
南宫市|
方正县|
石棉县|
长汀县|
额敏县|
景德镇市|
桐柏县|
新乐市|
资阳市|
瓮安县|
富川|
九龙坡区|
宁蒗|
焉耆|
拜泉县|
杭州市|
鸡泽县|
都江堰市|
隆回县|
濮阳市|
嘉禾县|
沅陵县|
新昌县|
岫岩|
中西区|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