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心靈的觸摸——回憶我的軍旅歲月:文/張德學

聞欣

<p class="ql-block">  我驕傲,青春的年華曾經唱響戰友之歌;我自豪,生命的歲月里有過當兵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在建軍95周年到來之際,在中國西北最大的城市,內蒙古包頭的中國兵器集團展示公園,我再一次看到并且觸摸了我當兵時的主戰裝備,85毫米反坦克加農炮,這是即我復員退伍后第一次在遼寧沈陽“八?一”公園看到這種炮后的第二次目睹它的尊榮。</p> <p class="ql-block">  這真是我又一次心靈的觸摸。畢竟,這讓我再一次想起40多年前當兵的日子,想起那個時代綠色軍營的戰斗生活。演訓場上投彈、射擊、對火炮的分解組合;黑水打靶,炮聲隆隆,直至夕陽西下;千里投送,遼西山區長夜行軍,鐵路公路并駕齊驅,車水馬龍;沈陽沈后干休二所參與營房施工,再展軍人不怕吃苦,能打硬仗的時代風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眼觀紅塵萬千,心容五湖四海。</span>想一想,真的,什么是格局?所謂格局有時真的沒有必要領悟的那么深奧,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看問題的態度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或辦法。人所處的地位,生活的環境,接觸的人員不同,看問題的態度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或辦法也自然不同。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雙洞察世界的眼睛,一顆觀察生活的心。</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span>到軍營追夢,讓青春出彩。向依然飄在我心中的軍旗敬個禮。我一直這么認為,自己40多年前毅然選擇去當兵就是我人生最高最大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敬禮,面對軍營我心潮澎湃;敬禮,面對戰友我百感交集;敬禮,面對首長我敬意有佳;敬禮,面對生我養我陪我長大的父母姊妹我愛由心生;敬禮,那段屬于我們的崢嶸歲月讓我激蕩起伏!</p> <p class="ql-block">  這軍禮有時讓我淚流滿面;這軍禮有時承載著我萬語千言;這軍禮有時讓我激動不已;這軍禮一直提醒著我銘記來時的路;這軍禮一直砥礪著我一往無前,正如一面軍旗滿載歷史榮光;一個軍禮也會傳承使命擔當。</p> <p class="ql-block">  我的部隊我的連,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我所參軍的部隊當時隸屬于沈陽軍區炮11師第401團1營3連,主戰裝備為85毫米反坦克加農炮。</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部隊可不是一般的部隊,那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和戰斗作風的英雄部隊。這里先后涌現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全國著名的戰斗英雄范來寶、蘇兆丹、唐生祿等。</p> <p class="ql-block">  范來寶、蘇兆丹自不用說,都受到黨和國家及軍委領導人的接見。單就唐生祿來說:在朝鮮戰場參加了一系列重大戰役,先后兩次負重傷。1951年3月,在他第一次傷愈歸隊后被編入我團后勤連,先后任班、排長,率領戰友一起向前線運送彈藥物資給養,英勇頑強,屢立戰功,曾獲志愿軍戰場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  在機動防御作戰中,我們401團3、4連英勇頑強,不畏強敵,累計擊毀敵坦克4輛;炮長蘇兆丹自裝、自瞄、自己發射,5發5中,擊毀敵坦克2輛,記二等功,戰后被授予“打坦克英雄”稱號。</p> <p class="ql-block">  我們3連使用76.2野炮擊毀敵坦克1輛,隨后在下九井阻擊戰中,5連擊毀敵坦克6輛,高射機槍連擊落敵機4架;全連4門火炮全部受損,高射機槍損壞2挺,全連傷亡20多人,寫下慘烈悲壯的生命篇章。</p> <p class="ql-block">  1953年,我們401團調歸炮兵第33師建制。1958年10月,全團隨炮兵33師回國,駐防遼陽,全團裝備85毫米反坦克加農炮24門。1961年,移防吉林延邊,駐扎銅佛寺;1970年初,移防吉林,駐長春市花園路。1976年5月,炮兵33師撤編、401團改編,由原兩營制改為三營制,歸沈陽軍區炮兵直屬,裝備85毫米反坦克加農炮54門。隨后,駐防地移至內蒙古通遼市。</p> <p class="ql-block">  1978年7月,我們401團調歸炮兵11師領導指揮。1983年1月,劃歸赤峰守備區領導。1985年10月,全團與炮兵404團擴編為沈陽軍區反坦克第1旅。部隊代號81829,首任旅長劉文海,政委李德富。1992年改隸陸軍第16集團軍;2003年至今改編為吉林省預備役反坦克炮兵旅。</p> <p class="ql-block">  說完我們的部隊再說我們的連。我清楚的記得我是1981年10月23日領取的入伍通知書,29日由遼寧鞍山乘火車抵達內蒙古通遼市的炮團大院。一周后統一分配到駐守在通遼機場附近的一營三連。</p>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帶著我們進行新兵集訓的班長是白世鵬,198O年兵,遼寧莊河人,軍事素養好,大個,人長得很帥;還有我們下老兵班后的班長是熊瑞林,四川人,厚道可靠,軍事素質和工作經驗豐富;連長李克秋,給我的感覺不善言談,做事拘謹; 指導員徐吳根,南方人,做事認真,行為講究;</p> <p class="ql-block">  而副連長曹洪杰,后來成為我們的連長,遼寧大石橋人,典型的東北人特點,豪爽大氣,說話簡潔明快,后來轉業到原籍大石橋市檢察院工作,如今已退休,我們今天還有接觸聯系。</p>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還有一個姓潘的排長,非常注重自己的軍容儀表,總是板板正正,規規矩矩的,還有眾多與我同屆或相近年份的,如<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臺安、鐵嶺、大連和吉林的,包括東北以外的戰友兄弟。</span></p> <p class="ql-block">? 特別是彼此經常保持聯系的鞍山籍戰友,甚至包括不少老三連的前輩們,他們雖然沒有與我在同一時期當兵,但都是三連人,三連的兵,在我為通過高考走入軍營帶兵的兒子舉辦婚禮時,他們有些人包括老連長曹洪杰及三連前輩戰友、鞍山的戰友還風塵仆仆的趕來祝賀,這里再次對他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p> <p class="ql-block">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青春有很多樣子,很慶幸我的青春有過穿軍裝、坐軍車、疊軍被(豆腐塊),在戈壁草原或荒野深山武槍弄炮的樣子。到今天,即使脫下軍裝已經40多年,但兵味不能丟,軍人的精神不能丟,依然力求老當益壯,心懷夢想,不負韶華,只爭朝夕!</p> <p class="ql-block">  脫下軍裝40多年,想念綠色軍營;想念綠色軍營里曾經一起摸爬滾打的戰友們,誠祝你們身體安康,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  張德學,筆名聞欣:遼寧鞍山人,遼寧大學中文系畢業。復員退伍軍人,現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鞍山市詩人協會,市企業文化研究會詩歌朗誦創作協會理事,鞍鋼文學創作協會理事,鞍鋼文聯特約作家,曾長期受聘于鞍鋼日報社特聘記者。從1982年最初在部隊創作小詩《哨兵》到1986年在鞍鋼日報發表散文《藍色的詩行》至今,先后在國家、省、市的各種報刊媒體發表詩歌、散文、人物傳記、企業經營方面的報告文學、文藝隨筆、黨建或企業文化論文與經驗、特寫和新聞(圖片)報道3000余篇,有的還在各種征文大賽中榮獲過一、二、三等獎。</p> <p class="ql-block">難忘軍旅歲月,珍惜當下生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临邑县| SHOW| 江川县| 榆社县| 汶上县| 伊宁市| 鹿邑县| 晋宁县| 泾川县| 阿拉尔市| 阿尔山市| 奉新县| 三门峡市| 乐至县| 疏附县| 博客| 南城县| 定襄县| 贵定县| 当涂县| 渭源县| 许昌县| 景宁| 桂林市| 如东县| 晴隆县| 盱眙县| 丹江口市| 加查县| 云和县| 庄浪县| 黑河市| 林西县| 喀什市| 铜陵市| 威信县| 广丰县| 宕昌县| 友谊县|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