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之五:束河古鎮讓古樸時光駐留</p><p class="ql-block">2013年9月2日,出了木府的大門,問路,得知坐11路公交車,車費1元,就可以到束河路口,下車再走10來20分鐘就到束河古鎮了。</p><p class="ql-block">沒想到如此方便。等車10來分鐘,來了一輛雙層巴士(在廣州都很難見到)。我們專門上到2樓,還有座位坐。站與站之間的距離并不長,中午1點,到了束河路口。</p><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看到兩處束河的大牌匾,還有一座大酒店,好像叫鉑斯曼酒店。</p><p class="ql-block">終于到了束河,先找到一家飯店吃午餐。</p><p class="ql-block">這是餐館老板的庭院。</p><p class="ql-block">老板是重慶人,推薦了一個烤肉和一種相思菜,是當地的青菜,還有一種菜名叫水性楊花(這菜后來我在瀘沽湖見到了)。這種相思菜有點像豆苗,長在一個小木箱里,味道還可以。兩道菜再加一點飯,花了106元。</p><p class="ql-block">我是被譚維維的那首《在束河里》的旋律和歌詞吸引過來的。</p><p class="ql-block">城市的天空又低又暗 </p><p class="ql-block">像蝙蝠的翅膀</p><p class="ql-block">壓住所有明天 </p><p class="ql-block">有希望的幻想</p><p class="ql-block">公車里音樂吵吵嚷嚷 </p><p class="ql-block">我的這一扇車窗</p><p class="ql-block">只想趕快回到 </p><p class="ql-block">束河曬太陽</p><p class="ql-block">在那里柿子 </p><p class="ql-block">一閃一閃的金黃</p><p class="ql-block">像燈籠照耀著幸福的光</p><p class="ql-block">在那里 </p><p class="ql-block">小河流淌帶領小溪潺潺</p><p class="ql-block">簡簡單單說著</p><p class="ql-block">時光還很漫長</p><p class="ql-block">在那里 </p><p class="ql-block">微風吹來雪山純凈清涼</p><p class="ql-block">打掃打掃塵埃落下的心房</p><p class="ql-block">在那里 </p><p class="ql-block">閃耀銀河是最美的樂章</p><p class="ql-block">我們擁抱著照耀的星光</p><p class="ql-block">盡情擁抱著照耀的星光</p><p class="ql-block">如今真真切切地走在束河的街上,卻看不到歌里的味道。路邊全是商鋪,賣牦牛肉、鮮花餅、云南小粒咖啡、披肩圍巾的,有點失望但比起麗江古城來,還是更喜歡這里。</p><p class="ql-block">問路后才來到真正的束河古鎮,納西語稱“紹塢”,因村后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流傳變異而成,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束河古鎮正在麗江所有景區的核心部位,是游覽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長江第一灣和三江并流風景區的樞紐點。束河古鎮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建設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05年入選CCTV“中國魅力名鎮”。</p><p class="ql-block">這是束河古鎮的“古道臧家”。2003年底,澤仁農布(馬躍中)依托麗江旅游業的“文化航母”,在香格里拉和麗江兩地政府的扶持下,將束河古鎮古道藏家重新改造、修建,其占地面積7畝,共投資3000萬元,其中500萬為銀行貸款。主體建筑采用了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碉房。這種碉房的建筑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墻向上收縮,內坡仍為垂直,碉房共分兩層。整個建筑形成一個典型的藏家大院。北房為二層,一樓為茶馬古道與藏文化展示推廣廳。主要展示過去茶馬古道的歷史足跡,再現了茶馬古道上那些趕馬人的艱辛和頑強的生活經歷;同時還展現了藏族的民風、民俗的藏文化風情。二樓與北房的二樓具有同樣的展示功能,一是展示了“佛堂”和“藏傳佛教”文化;二是展現了神奇的藏醫學和藏醫藥文化。</p><p class="ql-block">束河坐東朝西,背風向陽,村后山林為玉龍山南下之余脈,山形秀麗,植被茂密,白沙巖腳院有鳳凰山,為麗江木氏發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變,呈祥瑞之象,堪輿家稱為“丹鳳含書之地”,預言文化昌盛,興旺發達。束河古鎮是含書之地。</p><p class="ql-block">束河古鎮還是清泉之鄉。村北柳蔭深處有九鼎、疏河兩個龍潭,泉水清澈、波光閃爍,分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園田邊穿流而過,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鄉之秀。</p><p class="ql-block">青龍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 400多年歷史,長25米、寬4.5米、高4米,全部由石塊壘砌,為麗江古石橋之最。</p><p class="ql-block">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標志性建筑,數百年風雨的洗刷使得橋面變得斑駁蒼老,但卻不失它莊嚴厚重的氣勢。</p><p class="ql-block">每到春天,橋畔的楊柳長出新芽,如煙似紗,仿佛綠色的波浪要涌到橋面上來,“煙柳平橋”指的就是此時的景色。</p><p class="ql-block">青龍橋的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使它變得斑駁蒼老,卻不失它的英雄氣勢和莊嚴厚重感,站在這里,你也許會聽見馬蹄的聲音在束河回響。</p><p class="ql-block">束河古鎮也有三眼井</p><p class="ql-block">由于茶馬古道的發展,產生了各種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該地成為滇、川、藏交界地域內著名的“皮匠村”,出產皮鞋、皮貨、麻線、鐵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跡走遍茶馬古道的每一個角落。所以束河古鎮又是皮革之鄉。</p><p class="ql-block">束河古鎮地方不大,游人不是太多,一條束河很清澈,可見河里的水草,我們漫不經心地走在石板路上,邊走邊看,特別欣賞那些頗有創意的小客棧的裝飾和招牌,特別喜歡這里略帶現代氣息與古樸建筑完美結合的風格。</p><p class="ql-block">一路往里走,就是古鎮中的廣場,四周有許多商店,用暗紅色的漆題的牌匾,店鋪古老的木板門勾勒出古鎮自然古樸的面貌。這里的商店大多以當地的民俗風情飾物為主,包括民族服飾,零食特產和裝飾掛件為主,在小小的商店中掛得滿滿當當,很容易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了。</p><p class="ql-block">天空很藍。黑葡萄很甜。被磨得光亮的青石板,帶著些歲月的痕跡。</p><p class="ql-block">走在路上,經常能看見穿著少數民族服飾的老人在街上散步,牽著馬的馬夫們穿梭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仿佛一下回到了前世的麗江,曾經商人云集的茶馬古道。如果想體驗一下騎馬的感覺,你可以騎上馬、也可以坐上馬車游古鎮。</p><p class="ql-block">最喜歡束河古鎮的水,玉龍雪山溶解的雪水潺潺地繞著屋前房后,清澈透明,綠色的水草在水中輕輕地搖曳,滿城繁花環繞,小橋流水,風吹楊柳,飛花觸水,音樂好聽,那是一種安靜的美,處處是景,處處有情。</p><p class="ql-block">前來發呆的游人坐在臨街的臺前,輕輕地笑著,聊著天、喝著茶或咖啡,幽幽的燈光映照著他們的臉龐,很舒適很享受的感覺。城市里的快節奏到這里消失得無影無蹤。慢,成了這里的主旋律,悠,成了這里的暢想曲。比麗江古城安靜很多,真想讓時光在這里駐留。</p><p class="ql-block">束河古鎮,這是一座獨自美麗、獨自老去的古鎮,它不似麗江古城那么擁擠紛雜,淳樸而寧靜。那青瓦上熠熠的光、那枝丫間拂拂的風,那古道上顫顫行走的老人,天藍得醉人,水清得迷人,風吹得宜人,花香得熏人,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將你心里最柔軟的地方慢慢填滿……(2266)</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利辛县|
庆云县|
岳池县|
遂溪县|
岳阳县|
浦北县|
苏尼特左旗|
张家口市|
斗六市|
来凤县|
元氏县|
红原县|
尉犁县|
宣化县|
个旧市|
临澧县|
平邑县|
建宁县|
九龙县|
新疆|
乌拉特前旗|
康乐县|
阿拉善左旗|
宝丰县|
沁水县|
信丰县|
北流市|
河源市|
玉树县|
古浪县|
香港
|
从江县|
清苑县|
亳州市|
安徽省|
万州区|
昭通市|
双柏县|
曲靖市|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