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4日,參加寶雞戶外自由人群組織的大黑峪溝雙龍潭瀑布休閑游。大黑峪雙龍潭瀑布位于太白山主峰之下的紅河谷景區旁邊,湯峪鎮以南、四嘴山以北,以前鮮為人知,近年被驢友發現,前來探訪的人便漸漸多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 早晨6點半,我們從寶雞出發,將近10點到達眉縣小法儀南大黑峪溝登山口。</p><p class="ql-block"> 今天領隊是天高云淡,我們一行15人,有兩位新驢友,其他都是資深驢友,所有人都沒有來過大黑峪。從軌跡看,大黑峪路口到黑峪雙龍潭瀑布只有1.2公里,再向東翻越一座山嶺就可以到達小黑峪,但梁上到小黑峪沒有軌跡參照,只能走到山頂看情況,若時間尚早,就計劃從小黑峪穿越出去。</p><p class="ql-block"> 我們下車行走不遠,有一片綠草茵茵的緩坡地,上面矗立著一塊雕刻著紅色“養馬灘”字樣的大石頭,上面有一深一淺兩個石窩,傳說劉秀落難時被王莽追殺,這石窩是他的坐騎飛奔而過,踩在石上留下的馬蹄印,所以后人又把這塊石頭稱作“馬踏石”。</p> <p class="ql-block"> 大黑峪全長9.1公里,峪道上端的四嘴山海拔2632米,一枝獨秀,是眉縣八景之一,大黑峪河水就發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 峪口處海拔1300多米,雖窄窄的路常常湮沒在高高的草叢里,但坡度比較平緩,并不難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氣晴朗,是一年最熱的時節,但林深處“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樹少處“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樹下涼風微來,再加上泉水激石,泠泠之聲盈耳,真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涉水過河幾次,山谷漸漸幽深,兩側山坡上草木葳蕤蓊郁,看起來要比山下的柔和一些。河道多巨石,與巨大的樹根、纏繞的藤蔓、遍開的野花、清澈的水潭一起,造就了無數姿態萬千、美妙難言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 沿河沒走多久,河道山勢就陡峭了起來,南側變成了峻拔直立的峭壁,萬丈絕壁表面寸草不生,只在罅隙處長有植物,只有仰望天空,才能看見頭頂的一線天。崖壁表面由上到下,濃墨浸染,黑乎乎一片。</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峽谷里繞著一塊巨石轉了一道彎,忽然看見一道銀亮銀亮水流從高高的黑色山崖上一瀉而下時,有人驚喜得叫出了聲來。</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點多,我們到達雙龍潭瀑布下面,太陽明晃晃地懸在井口一樣的天空,一絲云都沒有,瀑布從兩山之間急弛直瀉而下,像奔騰咆哮的萬匹野馬破云而來,又像神話中的仙女披著銀紗,在陽光的照耀下,光彩奪目。水汽彌漫,上山時濕透的衣服,穿在身上有些發冷,我只感到莫名的清涼。</p> <p class="ql-block"> 站在這幽深的山谷,仰望著這純墨色的絕壁,從天而降且閃光的銀水練,腳下的寒潭被落水激起,響聲震耳,但內心卻感到莫名的寧靜和安詳。</p> <p class="ql-block"> 我仿佛走在時光的縫隙里,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似乎連潭底的一粒沙礫都不是。</p> <p class="ql-block"> 很喜歡弘一法師說過的一段話:任何關系走到最后,不過相識一場,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情出自愿事過無悔,不負遇見不談虧欠。</p> <p class="ql-block"> 人生匆匆過,只有擺好心態,活好每一天真實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陽光穿透彌漫的水氣,彩虹忽現。</p> <p class="ql-block">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p> <p class="ql-block"> 在潭邊玩到盡興,絕大多數人進峪就是為了看瀑布,見到瀑布旅程也就結束了。5人留在潭邊取水煮茶休息,10人懷著好奇心繼續上行。</p> <p class="ql-block"> 瀑布左側偏北方向,有一條斜度約60~70度,由巨石滾落而成的窄窄石坡,石上青苔如毯,坡上雜草瘋長,看起來好像從來都沒人走過。也許山崖間本來有路,可是盛夏時節,不出幾天,前人開辟的道路就會被荒草嚴嚴實實地覆蓋。</p><p class="ql-block"> 一塊完整巨石豎立起來而形成的絕壁擋在前面,這巖石大約有三米高,寸草無生,根本無處攀附。可是,居然有兩條繩索從上面垂下來:一條是寬布的,一條是橡膠的,底端還綰著大小兩道環。天高云淡把那條布繩牢牢綁在了腰間,又用手拽著布橡膠繩子,兩腳踩著巖壁,好像挺輕松似的上去了。接著,第二個人也安全地上去了,笫三個也上去了,我排到第四。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我也像他們一樣小心翼翼往上爬,忽然,一個沒踩穩,腳底一滑,我整個身子便懸空蕩了一下,好在上面兩個人使勁拽著繩子往上拉,我終于有驚無險地上了巖。巖石之上是一片密林,也看不見路跡,天高云淡憑經驗帶著我們一邊撥拉著草叢一邊往山上爬,終于在半山腰處找到路跡。</p> <p class="ql-block"> 這一路,有一種挺討人厭的植物,俗名“火辣子”,學名“蝎子草”。這種草高得能長到人的膝蓋上下,葉子近于圓形,邊緣有粗齒,葉面正反都長著刺毛,這毛一旦碰在人的皮膚上,就像被小蝎子蜇了一樣又疼又癢,火辣辣的。奇怪的是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藥材,主治的居然就是蛇蟲叮咬、跌打腫痛。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的褲子較薄,被這種草蟄了幾次。</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到梁頂平處,溝內的瀑布聲依舊震耳,領隊組織大家席地用午餐。天高云淡烹煮茗茶,我用左公子的粽子煮稀飯。雖然我們不過吃些面皮燒餅之類,但走過了崎嶇山路,又就著這樣的風光,也可謂“饑不擇食”,很快便填飽了肚子。</p> <p class="ql-block"> 吃過午飯,又繼續拔高,登到一個梁頂,已是下午3點,穿越山脊到小黑峪去的愿望是無法實現了,我們沿山梁走了一段便向左側溝內下撤。但下到溝底仍找不見來時的小道,事實上是我們可能迷路了,天高云淡在前面用棍子開路,我們循著水聲往山下走,向軌跡上切近,下午5點終于回到路上。我們稍微休息一下,便一路狂奔而下。</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沿小路走到瀑布對面的山梁頂上,站在崖邊上腑視,下上兩條銀帶般瀑布出現在眼前。我們這才知道,所謂“雙龍潭瀑布”中的另一條白龍,原來隱藏在上面。這是大秦嶺藏在心窩處的一顆亮晶晶的珍寶,是一塊完全沒有被玷污的處女地!</p> <p class="ql-block">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p> <p class="ql-block"> 在崖底我們仰望也只看見一道瀑布從天垂直而降,登頂腑視,終于明白了“雙龍潭瀑布”的“雙”字的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 看不見的東西并不代表不存在。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尊重一切自然規律,尊重一切眾生。</p><p class="ql-block"> 我們有很多東西都看不見,比如說電流和細菌,比如山那邊的神仙……</p> <p class="ql-block">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此次大黑峪之行,看見雙龍潭瀑布,所有的辛苦也值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6點多出山,迎著夕陽,我們順利回家,感謝同行驢友一路相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吴堡县|
平利县|
乐东|
乳源|
昌图县|
搜索|
东兰县|
余江县|
和硕县|
志丹县|
崇义县|
陆良县|
交城县|
广饶县|
房山区|
恩施市|
刚察县|
东辽县|
广水市|
石阡县|
莱阳市|
鹤峰县|
红原县|
九寨沟县|
进贤县|
措勤县|
泸州市|
福安市|
谷城县|
永定县|
信丰县|
阜宁县|
响水县|
庆阳市|
滨州市|
阳原县|
蒲江县|
丹阳市|
吴忠市|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