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的打卡地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羅布人村寨。從昨天住宿的巴音布魯克出發,穿過了巴音布魯克草原,進入塔里木盆地。今天開車時間也比較長,近十個小時的車程。在行進的過程中,陳導給我們講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羅布人村寨,講了維吾爾族人。為了活躍氣氛,陳導采取了互動的方式。重點講了羅布泊,既絲綢之路的南路,古代曾經存在的樓蘭國等,還有在沙漠中犧牲的科學家彭加木和徒步大使余純順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塔克拉瑪干"維吾爾語意為"進去出不來",又稱"死亡之海",傳說以前人們渴望能引來天山和昆侖山上的雪水澆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兩件寶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鑰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誠所感動,把金斧子交給了哈薩克族人,用來劈開阿爾泰山,引來清清的山水,他想把金鑰匙交給維吾爾族人,讓他們打開塔里木盆地的寶庫,不幸金鑰匙被神仙小女兒瑪格薩丟失了。神仙一怒之下,將女兒囚禁在塔里木盆地,從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p>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流動沙漠。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干沙漠非常神秘、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個。沙漠中的沙丘類型復雜多樣,復臺型沙山和沙壟,宛若盤踞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高度和規模使埃及的金字塔黯然失色。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沙丘,變幻莫測、巍峨壯觀。白天,塔克拉瑪干赤日炎炎,銀沙刺眼,沙面溫度有時高達70-80℃。旺盛的蒸發,使地表景物飄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會看到遠方出現朦朦朧朧的湖光水色,清清的湖面,水波蕩漾,樹影婆娑,這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海市蜃樓”幻影。沙漠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圣墓山”,它是分別由紅沙巖和白石膏組成。圣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狀觀,高約5米,巨大的蓋下可容納10余人。浩翰沙漠中,迄今發現的古城遺址無數,尼雅遺址曾出土東漢時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繡。<br> <p class="ql-block">在行進的途中,我發現很多山脈植被稀少,石頭,泥沙完全裸露,而沙漠及其周邊地區的降水量稀少,又地處盆地沒有外來水源補給,當地的生產生活用水絕大部分是依靠環繞塔里木盆地的龐大的山脈群上的冰雪融水。因此,只有通過恢復植被來充分涵養住這些龐大的冰雪融水,從而加大地表徑流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所以,在山間平地還是有些植被,還有的地方種上了麥子和蔬菜。看到這些植被,還有一些人工水渠,我不禁感嘆新疆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當然,還有國家政府的支持,大量的投資建設。今天在查找資料時我看到一則新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西南邊緣,新疆麥蓋提縣在十年間,累計造林46萬畝,定植新疆楊、梭梭、胡楊等各類苗木2.4億株。十年間,春秋兩季,當地30萬各族干部群眾不間斷在沙漠中植樹造林,逐漸建起一道“綠色屏障”。新疆人民具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偉大氣魄,新疆會越來越美。</p> 羅布人村寨,位于尉犁縣城西南35公里處,距庫爾勒市南85公里處。村寨方圓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戶人家,是中國西部地域面積最大的村莊之一。屬瓊庫勒牧場,是一處羅布人居住的世外桃源,寨區涵蓋塔克拉瑪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原始胡楊林、草原和羅布人 。最大沙漠、最長的內陸河、最大的綠色走廊和絲綢之路在這里交匯,形成了黃金品質的天然景觀。 這里有千姿百態的原始胡楊林,塔里木河與渭干河在這里交相輝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一望無際。劃獨木舟、食烤魚、操羅布泊方言的羅布民族就生長在這里。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騎駱駝觀沙海;可狩獵、滑沙,乘舟捕魚,聽羅布人演唱民歌,圍著篝火觀看羅布舞蹈,睡茅屋,領略古老的羅布民族風情,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被沙漠腹地羅布人村寨的異域風情所吸引。目前,這個國家4A景區已經形成生態觀光、狩獵、泛舟、羅布人風情游等旅游項目,成為新疆的旅游精品景點,應該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千百年來他們與世隔絕,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為數不多的"最后的羅布人"。他們在沙漠中的海子邊打魚狩獵,種莊稼,保持著原始的風俗習慣,其生活充滿了神秘色彩。 這里最有特色的是新疆的特色小吃——烤羊肉。而羅布人村寨的烤更具特色。它是用新疆特有的人稱沙漠衛士的紅柳串起來烤的。味道特別香,既有普通羊肉串的香味,又有紅柳的清香,讓人吃了回味深長。今天,陳導和張師傅給我們送了烤全羊,大家吃得興高采烈。另外還有古法烤魚,沿魚腹剖開但魚脊相連,用細的紅柳枝將魚展平,像插上新的肋條,粗紅柳枝一端沿魚脊肉穿過,另一端就插在沙土里。像是張開了翅膀的魚壓彎了紅柳,正好被一小堆燃燒的枯胡楊烘烤。 我們今天參觀了羅布人村寨,感受羅布人的生活狀態,在沙山上玩,體驗了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行走的艱難,吃了烤全羊等美味佳肴。 <p class="ql-block">參觀羅布人村寨的時候,看到了美麗的黑天鵝,聽到了豪放悠揚的名曲《塔里木河》和語音介紹。塔里木河,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無韁之馬”和“田地、種田”。她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北部,發源于天山山脈及喀喇昆侖山,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穿過阿克蘇、沙雅、庫車、輪臺、庫爾勒、尉犁等縣(市)的南部,沿最后流入臺特馬湖。塔里木河主干最早曾注入羅布泊、后由于河流水量減少、河道擺動而改道、1972年以前尾水可達若羌縣城北的臺特馬湖、后終點進一步退縮到鐵干里克的大西海子水庫。21世紀初開始全流域治理后,不斷給塔里木河和復達臺特馬湖注入水流。才有塔里木河現在浩瀚的水勢。塔里木河是南疆地區的母親河,天山以南的綠洲基本都是靠塔里木河水灌溉。所以,我們一路上看到植被長勢茂盛的地方就是因為大力植樹造林,改善了環境。</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見到最多、最高大樹木是“沙漠三劍客”之一胡楊。胡楊是落葉中型天然喬木, 樹齡可達200年,樹干通直,直徑可達1.5米,高10-15米,稀灌木狀,樹葉奇特,因生長在極旱荒漠區,為適應干旱環境,生長在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條上的葉卻圓潤如楊。胡楊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達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生長在塔里木盆地的胡楊樹,剛冒出幼芽就拼命扎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往下可以達到50米深,</span>在極其炎熱干旱的環境中,胡楊能長到30多米高,成活時間長。我看到很多胡楊就在水里長著,說明它不怕旱澇。當樹齡開始老化時,胡楊會逐漸自行斷脫樹頂的枝杈和樹干,最后降低到三、四米高,依然枝繁葉茂,直到老死枯干,仍舊站立不倒,今天在羅布人村寨就見到很多處不到的枯死的胡楊樹干。人們贊揚胡楊是"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楊,一億年的歷史"。錚錚鐵骨千年鑄,不屈品質萬年頌。</p> 今天夜宿庫爾勒市。這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地處歐亞大陸和新疆腹心地帶,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和霍拉山,南距"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直線距離僅70公里,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也是該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庫爾勒"維吾爾語意為"眺望",因盛產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又稱"梨城",是西北五省區第一座"全國文明城市"。前面經常吃到"庫爾勒香梨",今天有幸一睹這個城市的芳容。 從塔克拉瑪干沙漠離開前往庫爾勒市,一路的風景也很美。大片的棉花地長勢喜人,道旁樹也長得茂盛。這幅江南景色圖,讓我們感到欣慰。 <p class="ql-block">閱讀是靈魂的旅行,旅行則是身體的閱讀。有些知識可以幫助進行旅行,有些知識則可以在旅行中加以驗證和提高。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可以讓旅行更有情趣。我們每天行程中都會經過高山草原。說到草原自然會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但是我們見到的草原并不是這樣,而是青草很淺的草地。因為海拔高,像現在的高溫天氣,地下一米以下都是凍土層,更不用說寒冷的季節。陳導說曾經懸賞十萬,也沒能栽活一棵樹,可見生活在這里真不容易。我們有幸生活在江南水鄉,有幸看見這么美的新疆,應該感到幸福快樂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旬阳县|
龙山县|
安平县|
唐河县|
唐海县|
香格里拉县|
贡觉县|
乌兰浩特市|
望奎县|
南昌市|
红安县|
镇雄县|
横山县|
怀柔区|
阜平县|
湖州市|
通河县|
睢宁县|
南京市|
泗洪县|
徐水县|
紫阳县|
资中县|
连平县|
嘉鱼县|
方正县|
板桥市|
多伦县|
平遥县|
富川|
改则县|
洛川县|
通江县|
昭平县|
印江|
武夷山市|
兴业县|
班玛县|
淳化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