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王大生,湖北鐘祥人,1978年3月入伍,原工建209團3營11連(后期精簡為4連)炊事班戰士、副班長、班長。1982年11月退伍。服役期間,為連隊伙食保障做出了突出貢獻,兩次榮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在八一建軍節前夕,我這個在部隊服役了近五年的老兵,格外想念火熱的軍營生活。雖然退伍已經整整40載,但在部隊的生活場景,像過電影一樣,一幕一幕浮現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1978年3月,我和公社的其他28名戰友,從漢江之濱的鐘祥,乘火車來到黃河以北的工業重鎮焦作,成為了工建209團的一員。經過一個半月的新訓以后,我被分配到3營11連炊事班,當上了一名光榮的炊事員。</p> <p class="ql-block"> 跟團里其他兄弟連隊不一樣,我們11連并沒有在太行山麓或者王屋山下修建國防工程,而是在繁華的大都市武漢,修建人防工事。當時連隊駐扎在武漢軍區后勤部大院的西大樓下。</p><p class="ql-block"> 相比較施工班,炊事班的工作。屬于保障性工作,既平凡又普通。主要保障連隊官兵一日三餐。為了讓他們有充沛的體能完成國防施工任務,炊事班的戰友們起早貪黑,在伙食費標準有限的情況下,想方設法調劑改善伙食,努力做到一日三餐不重樣,還養豬種菜,保證戰友們吃得飽吃得好,受到連隊官兵一致好評。</p> <p class="ql-block"> 1980年3月,連隊移防河南靈寶。施工班的戰友們,在秦嶺山下進行國防施工,我則繼續在炊事班,擔任炊事班副班長。</p><p class="ql-block"> 1980年12月,按照上級指示,團里進行精簡整編。這次精簡整編時間緊、任務重,涉及到每個單位,牽涉到每名官兵的前途和命運,對大家的震動很大。據說,全團30多個伙食單位,絕大部分都?;锪耍覀?1連沒有停伙一餐。由于我們炊事班伙食保障有力,團里為我榮記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1981年初,11連、12連合編成新4連。12月,連隊移防應城鹽場,擔負食用鹽打包裝運等施工任務。</p><p class="ql-block"> 施工任務重,作業時間長,體力消耗大,通常工作到凌晨一兩點鐘,一天要吃4餐飯。</p><p class="ql-block"> 這個時候,我已經擔任炊事班班長,和炊事班其他11名戰友,在伙食保障工作量成倍增加的情況下,拒絕了連隊為炊事班增加人手的打算,每個人都超負荷運轉,從早上三四點鐘起床準備早餐,到夜里十二點為一線作業的戰友們送夜宵。同時,炊事班還自己磨豆腐,自己生豆芽,為改善連隊伙食,促進施工任務的完成做出了貢獻。團里再次為我榮記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1982年11月,在服役近五年后,我光榮退出現役,復員回到家鄉。</p><p class="ql-block"> 回首這段軍旅生涯,我感到光榮和自豪。兩枚金燦燦的軍功章,是我青春歲月最好的見證。青春無悔,青春萬歲。</p><p class="ql-block"> 上述成績的取得,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最主要的是來自組織的關懷、首長的培養和戰友們的支持幫助。感謝朱春秀、黃金甫、曹建成連長,劉同娃、朱志榮、趙邦文、陳士林、郭金鶴指導員,陳關六、鄭建勝、鄭鐵奎副連長,湯文斌司務長,以及李宗義、馬玉海、白榮坤、李繼紅、鄧章文、徐仕祥等炊事班的戰友們。</p><p class="ql-block"> 軍功章雖然掛在我的胸前,但榮譽屬于炊事班全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团风县|
上林县|
青冈县|
岳普湖县|
日土县|
尉氏县|
高阳县|
当雄县|
怀安县|
景德镇市|
永胜县|
察雅县|
石家庄市|
寿宁县|
尼玛县|
恩施市|
临漳县|
芦山县|
海原县|
正定县|
大石桥市|
孟津县|
福州市|
西峡县|
易门县|
正定县|
留坝县|
普洱|
彰化市|
屯门区|
伊宁县|
焉耆|
荣昌县|
泸州市|
江口县|
邛崃市|
郁南县|
新邵县|
丰城市|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