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火,給張保國留下了終身難以忘記的記憶和傷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最近,他和女兒張汝佳卻“火”了一把,“當排爆英雄的女兒穿上警服”“父親排爆受重傷,女兒長大選擇從警”“濟南父女版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一個個話題沖上熱搜,濟南這對父女火出“圈”,讓眾多網友淚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父親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起現任濟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副支隊長張保國,他算是《濟南時報》的老熟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在銷毀廢棄彈藥的現場,一個銹蝕嚴重的發煙罐突然自燃,時任濟南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排爆中隊長的張保國情急之下,大喊了一聲“快跑!”一邊奮力推開身邊的同事,一邊自己沖上前把發煙罐踢飛。“轟”的一聲,他瞬間被大火包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任務最終造成張保國全身8%的面積燒傷,臉部二度燒傷,雙手深二度燒傷落下七級傷殘。因公負傷后,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一直隱瞞真相20余天,《濟南時報》破例報道了一個不讓寫名字的先進典型,只用“一名黨員民警”來代表,他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詮釋了“忠孝可以兩全”。</p> <p class="ql-block"> 參加公安工作20多年來,張保國始終堅持在排爆工作最前沿,共處置涉爆現場130余次,處置爆炸裝置和可疑爆炸物140余個,排除和銷毀各類炮彈、炸彈等1.8萬余枚,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2018年,張保國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稱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墻是白的,我爸的臉是焦黑的,他的手上纏著白色的紗布。”張汝佳回憶起多年前的場景,兩行淚水順著臉頰滑下。張保國說:“我的臉燒焦了,渾身不能動。當時,我騙女兒說我出差了我怕她見到我會造成心理的創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女兒的接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句話:我是幸運的。我的女兒是我的驕傲和自豪。”7月23日,張保國在微信朋友圈寫下了這樣的感慨。在接受新黃河記者采訪時,他說:“我看評論看哭了!人們給了我和女兒那么多鼓勵和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起工作,特別是談到排爆,張保國充滿了自信和自豪。但每每談起作為父親應當承擔的責任,他的心中充滿愧疚和遺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3年秋季的一天,張保國剛從幼兒園接上張汝佳就收到出警命令,經十路工地挖出了廢舊炮彈。“警情緊急,我沒別的辦法,就把孩子帶到排爆現場,鎖在了車里。”張保國說,那時女兒還不滿三周歲,“用小手扒著車窗看著我遠去。我都不忍看她那雙驚恐的眼睛,硬著心腸轉身離去。”等他完成任務后再回到車里的時候,發現張汝佳的嗓子都哭啞了,“現在想起這件事,我的心還在打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能就是這樣的耳濡目染,張汝佳心里種下了一棵要當警察的苗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張汝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光榮地成為一名預備警官。“這一行,總要有人去干的。”張汝佳說父親出院后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就是這一舉動堅定了她要做一名人民警察的決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記得爸爸的話‘這一行,總要有人去干’,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保家衛國。”張汝佳告訴父親,“畢業后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兒成為和您一樣有擔當的警察”。張保國叮囑女兒,“一定要把警察作為一生的事業去做,事事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必須優秀,永不懈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張保國:“你知道警徽的意義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張汝佳:“警徽上的國徽代表著祖國,盾牌代表著人民警察具有捍衛國家政治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寧的神圣職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保國:“我希望你能像我一樣,此去應知山水重,愿為初心付此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將那段火爆全網的視頻進度條拉到最后30秒,同樣身著警服的父女倆對著國旗敬了一個禮,莊嚴,有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網友所說,最好的傳承就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她要對父親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挺意外的,也非常激動。我一直覺得只是說了和爸爸之間的一些經歷,沒想到能引起這么大的反響,真的是又激動又有一點壓力。”7月24日,張汝佳在接受新黃河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家國情懷,自己和父親之間還有尋常人家小女生和爸爸的小溫暖。</p> <p class="ql-block"> 在從警之前,張保國是一名軍人。正因為父親是軍人出身,張汝佳說:“他從小就對我要求很高。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父親上下班順便接送我,我總是幼兒園最早到最晚走的一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溫暖的事兒應該就是父親開小面包車接送我吧。那是我們一起度過的最溫馨的時光了。”張佳汝深情回憶,感到溫暖是因為當時即使是在路上,父親也總是指著路邊的牌子或者路標教她認字。“我們一路走一路說笑,后來因為我父親受傷了,幾乎再也沒有這種機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為父母,對孩子你不能只是生她、養她,更要教育好她。”張保國曾這樣說,22歲的張汝佳如他所愿。</p> <p class="ql-block"> 開學就大四的張汝佳告訴新黃河記者,在校期間她獲得過一次校級三等獎、一次精神文明獎、兩次個人嘉獎。對于自己的未來的職業規劃,張汝佳也非常明確,“我學的專業是網絡安全與執法,當時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我爸爸就說,新時代公安工作越來越需要科技支撐,科技強警的趨勢需要更多的技術型人才來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隨著爸爸年紀漸長,我越來越放心了,他或許以后就不用再穿排爆服了吧!”張汝佳說,其實她當年問父親“排爆隊有沒有女警”的時候是有點小私心的。“但我從來不敢說出來,我想女承父業,我想有一天能把我爸爸替下來,替他將排爆路走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像尋常人家的女兒一樣,張汝佳說:“我希望爸爸身體健健康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來源:新黃河記者 謝苗苗</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兴业县|
搜索|
富阳市|
大洼县|
锡林郭勒盟|
桃源县|
通河县|
贞丰县|
芷江|
双城市|
浙江省|
枝江市|
和田县|
张北县|
七台河市|
通江县|
合水县|
崇礼县|
杭锦旗|
德化县|
琼结县|
武山县|
高邑县|
行唐县|
台南市|
石河子市|
石柱|
临漳县|
屯门区|
藁城市|
杂多县|
曲麻莱县|
绿春县|
咸丰县|
咸宁市|
长岛县|
萝北县|
乡宁县|
棋牌|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