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5日,我們黨支部一行18人追尋紅色足跡,來到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開展七一緬懷革命先烈黨日活動,重溫長征史詩,接受紅色教育。</p><p class="ql-block">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位于廣西全州縣才灣鎮境內,是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之一的腳山鋪阻擊戰遺址,主要包括紀念館區和紀念林區。</p> <p class="ql-block"> 踏上紀念館的臺階,臺階布局的深厚內涵令人油然生敬:臺階共分4級,象征著紅軍成功突破4道封鎖線。臺階左右各寬12.1米,寓意紅軍在1934年12月1日這一天突破湘江,走向勝利的彼岸。臺階中央的花圃里植有19棵圓球綠植,3棵迎客松,6塊石頭,象征著紅軍三大主力在1936年成功會師,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失敗,紅軍長征取得最終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 滿懷敬意走進大廳,湘江戰役的大型立體群像浮雕,將我們帶進戰火紛飛的戰場,仿佛聽到了歷史深處傳來的槍炮聲、吶喊聲,仿佛看到了紅軍將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通過簡易浮橋搶渡湘江,以血肉之軀筑起一個個豐碑!</p> <p class="ql-block"> 展陳內容分七個部分,全景式展現了紅軍艱苦卓絕的光輝歷程。</p><p class="ql-block"> 1934年9月上旬,國民黨加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腹地發動進攻。由于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向西轉移,開始長征。</p> <p class="ql-block"> 展陳的第二部分“血戰湘江突重圍”,以湘江戰役為主線,再現湘江戰役的歷程,突出湘江戰役的悲壯。我們跟隨講解員去聆聽那段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國民黨在紅軍西進的路上設置了四道封鎖線,對紅軍圍追堵截。中央紅軍接連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后,于11月下旬進入廣西湘江地域。國民黨調集了30萬大軍,憑借湘江天險精心構筑第四道封鎖線,企圖把紅軍消滅于湘江以東。</p> <p class="ql-block"> 11月27日至12月初,紅軍經歷了最為慘烈、最為悲壯的湘江戰役,腳山鋪阻擊戰是敵我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紅一軍團迎戰如狼似虎的湘軍,在腳山鋪兩側的山頭上與敵人展開了驚天動地的爭奪戰,保全了中央紅軍。</p><p class="ql-block"> 12月1日,是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的最后一天,緊追而來的敵人從后面用機槍瘋狂掃射,頭頂上的敵機不斷往河里投彈轟炸,行進的隊伍中不斷有人倒下,沉入江底,犧牲的紅軍戰士遺體堆滿了河灘和兩岸。紅軍將士們與敵搏斗,浴血奮戰,在血與火中殺出一條血路,成功地突破了國民黨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國民黨全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那一天,湘江是一條血洗的河,是一座血肉鑄成的豐碑!據見證者回憶,戰斗過后,村民們掩埋紅軍遺體用了三天,而更多遺體則沉入江底或被江水沖走,當地因此有了“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法。</p><p class="ql-block"> 經過此戰后,中央紅軍從長征出發時的8.6萬多人銳減至3.7萬人。</p> <p class="ql-block"> 一個個情景再現的雕塑和繪畫,記錄著革命先烈們英勇獻身的壯舉:負責最兇險的斷后任務的鐵血師長陳樹湘,遭敵襲擊重傷昏迷被俘,蘇醒后趁敵人不備,強忍劇痛絞斷自己的腸子,壯烈犧牲。年僅29歲的陳樹湘,在敵人面前斷腸明志,實現了“決不當俘虜”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戰役為遵義會議奠定了基礎,紅軍突破湘江后,中共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確定了以毛澤東為黨的正確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打開了全新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不僅全景式展示了湘江戰役的歷程,還全面、系統地展示了紅軍長征的整個歷程,是展示紅軍長征全貌的專題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走出紀念館,我們冒著烈日徒步走向紀念林。松柏蒼翠,一派靜謐的紀念林內散布著一萬多塊形狀各異的山石。山石是從當年紅軍行軍打仗的地方選取并移放到這里,其中85塊刻有編號的山石下面安葬著紅軍烈士遺骸。</p> <p class="ql-block"> 最后來到憑吊廣場,在烈士浮雕前舉行莊嚴肅穆的瞻仰儀式,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默哀、鞠躬,重溫入黨誓詞。</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來到中央主力紅軍突破湘江第一渡——大坪渡口遺址。</p> <p class="ql-block"> 由于敵人內部的矛盾,桂軍將從興安到全州一線60公里內的部隊撤出。11月25日,紅軍偵察部隊發現這一情況上報后,紅軍將領立即決定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決定立即渡過湘江。27日凌晨,紅軍一師二團、紅二師主力在夜色的掩護下,從全州縣鳳凰鎮大坪渡口兵不血刃地突破湘江,成為中央紅軍最早渡過湘江的部隊。隨后,紅一軍團控制從屏山到界首30公里的所有湘江渡口,為后續中央紅軍大部隊強渡湘江打開了一條生命通道。</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前往全州縣兩河鎮魯水村,重走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湘桂古道中央紅軍長征路,實地體驗湘江戰役戰士的艱辛不易.</p> <p class="ql-block"> 最后來到曾經的湘江戰役的戰場——古嶺頭村。</p> <p class="ql-block"> 講解員講述了發生在這里的一場悲壯的古嶺頭阻擊戰,這是一場從前未載入史冊的戰斗。</p> <p class="ql-block"> 為掩護中央紅軍縱隊渡過湘江,紅六師第十八團奉命接過紅五師擔任后衛掩護的重任,在古嶺頭村與桂軍進行了一場慘烈的阻擊戰。在桂軍的包圍封鎖下,紅十八團奮力抗擊,但由于桂軍攻勢猛烈,敵我力量懸殊,紅十八團終究不敵,全體英勇犧牲在敵人的炮火中。這次阻擊戰中,紅軍付出的代價很大,但是阻擊了敵人瘋狂的進攻,為中央縱隊勝利渡過湘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 古嶺頭,幾乎是所有中央主力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切斷這個地方,就能斬斷中央紅軍長征部隊這條長龍,湘江戰役古嶺頭阻擊戰就是為了守住這個咽喉要道。中央紅軍長征過這里,留下許多紅色遺址。</p> <p class="ql-block"> 許多紅軍后人還記得這棵古樟邊有一個古井。</p> <p class="ql-block"> 這棵古樟曾發生過一件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88年前發生在廣西的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以來最壯烈的一戰,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黨和紅軍在湘江戰役中歷經苦難而淬火成鋼。那些視死如歸,向死而生的紅軍將士,將自己的理想信念與血肉之軀一起融入這片土地和河流,化作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安寧,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發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和龙市|
高要市|
泌阳县|
青阳县|
宾川县|
酉阳|
莱芜市|
桓台县|
读书|
隆昌县|
六枝特区|
阳新县|
万荣县|
景东|
峨眉山市|
开平市|
青铜峡市|
通化县|
大埔区|
咸阳市|
柯坪县|
成安县|
定州市|
新蔡县|
辽阳县|
城市|
遵义县|
固原市|
安康市|
河北区|
东乌珠穆沁旗|
榆社县|
昭觉县|
宝丰县|
宁远县|
广宁县|
阿图什市|
东港市|
深州市|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