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夢回新豐廠 (修改于2022年7月)

大阿杜

<p class="ql-block"> ?。ㄒ唬?lt;/p><p class="ql-block"> 何謂新豐廠?</p><p class="ql-block"> 新豐廠在1946年2月稱為“上海新豐第一織布廠”;1951年7月稱為“上海公私合營新豐第一織布廠”;1956年7月稱為“上海公私合營新豐染織廠”;1965年3月稱為“上海公私合營新豐布廠”;1966年10月稱為“上海色織二十四廠”;1980年5月改名為“上海色織整理二廠”;1987年8月稱為“上海新聯印染整理廠”。</p><p class="ql-block"> 該廠的地理位置在上海市長寧區古北路仙霞路口的東北面。該廠在九十年代中期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數憧拔地而起的二十多層的商品房。原來狹窄的瀝青馬路,如今已被車水馬龍的四車道取而代之。每當我走過掛著古北路551門牌號的“虹橋華庭小區”,仿佛又來到了新豐廠……</p><p class="ql-block"> 在八十年代初,上海色織二十四廠織布車間里那一排排織布機的“咔嚓、咔嚓……”織布聲依舊響個不停。車間里紡織女工們頭戴著藍白相間的帽子,系著白衣兜在織布機兩旁來回走動,聚精會神地檢查織布質量的身影;那織布機在轉動發熱時散發出的特有的油香飄然撲鼻……</p><p class="ql-block"> “阿珍哎,我去吃飯了,你幫我照看一下布機,待會兒‘憨三大’來了,你讓他送盤頭過來”,“曉得啦,你去吧……”</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織布機盤頭?因為布是由緯線和經線交織制成的,經線主要就是纏繞在盤頭上,不斷地釋放出來,緯線通過梭子來回穿梭就織成布了。</p><p class="ql-block"> “憨三大”,是織布車間里的一個老推盤工,他在上海解放前就在新豐廠工作了。他身材不高,圓圓的臉頰,黑白相間的短發,微微的背駝,不管早班、中班還是上夜班,基本上是咸菜肉絲湯加四兩飯,擋車女工們見了經常會接濟些飯菜票。而“憨三大”只會微微一笑,以示謝意。據說在80年代初,“憨三大”就已經節約成了萬元戶了!</p><p class="ql-block">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如今六十多年過去了,我1961年六歲起就在新豐廠里走進走出,并對新豐廠存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我頂替父親進廠工作了10年。1991年,由于當時紡織行業不景氣,生產銷售走下坡路,無奈之下調離了己改名的上海新聯印染整理廠,去上海市出租汽車公司當了一名出租車司機。如今我己退休七年了,但小時候在新豐廠里的經歷卻依然歷歷在目,有時象電影一樣浮現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1?961年,是我國三年自然災害最后一年,那年我六歲。我父親杜福寶在1946年經人介紹進新豐廠做了上手機匠;1949年上海解放后當選為首屆廠工會委員;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后提升為總務副科長,兼機動保全科副科長;1957年調進供銷科工作,主要負責織布機械維修配件的采購等。母親楊金鳳是織布車間擋車女工,1963年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去崇明參加墾荒,后因誘發風濕性心臟病而提前退休。1958年初夏,根據父母親要領養一個兒子的意愿,外公楊銀富,外婆杜六妹將出生在江陰青陽峭岐鎮陸家村陸錫寶家的第四個兒子的我領養,并在江陰青陽鎮小學老師楊偉的見證下,與生父陸錫寶交換了“過房帖”。帖中明確了領養人的責任與義務,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永為杜姓之子”……</p><p class="ql-block"> 1958年年未,我這個3歲的“鄉巴佬”牢牢地拉著養父杜福寶的上衣角,第一次乘上了去無錫的汽車,然后乘5個多小時的火車來到了大上海,走進了陌生的新家,穿上了養母精心縫制的一件藍底小花的棉襖,在上海過了第一個春節。我第一次見識了養父親母是怎么做年夜飯的,什么雞、鴨、魚、紅燒肉、年糕、圓子香噴噴的,讓我聞了、見了口水直流。從此,我這個窮小子開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開春后,我因為穿上了養父買的一件淡灰色的時髦夾克衫,而被鄰居戲稱為“小開”……</p><p class="ql-block"> 由于養父白天忙于工作,養母身體又不太好,白天沒時間照顧我,或是讓我回到由江陰南閘楊家村,由外婆外公帶養;或是把我放在廠的托兒所里。那時的托兒所位于新豐廠最南面的生活用房內,最東面則是與婁山中學相鄰的廠辦公用房和醫務室。廠辦公用房和醫務室是西式洋房設計,紅磚木門、木地板,十分美觀。醫務室門前一條小路稍彎曲,由東向西延伸至織布車間。春天的時候路邊鮮花錦簇,很有曲徑通幽之感。由于我小時候體弱多病,經常去醫務室打針倒是熟門熟路了,而醫務室的樂雅珍醫生也非常的和藹可親。</p><p class="ql-block"> “小鬼,你又來了?”樂醫生和我打了個招呼。</p><p class="ql-block"> “阿姨,我能不打針嗎?”我問道。</p><p class="ql-block"> “唉,今天打了針,就以后少打針了,懂不懂???”,樂醫生笑著說道。</p><p class="ql-block"> 我想了想,樂醫生說得對。于是我伸出了胳膊,這時一個叫方滿珍的女工走了過來,亮著大嗓門說道:“哎喲!……這是杜福寶的兒子?。磕泻⒆哟蜥樢欢ㄒ赂野??”,“嗯……”。于是我成了廠醫務室的常客,也認識了樂醫生的女兒史小平、張小弟的兒子張雪龍等與我同齡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ㄈ?lt;/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上海市郊分界處古北路上的新豐廠,解放前是滬西地區規模一爿較大的紡織廠,在廠工作的擋車女工們也大多居住在周家橋、大金更、三角場及東止中山西路,南止虹橋路,西止哈密路,北止古北路蘇州河一帶的居民區或雜居地,她們大多是四十多歲,在四十年代分別來自于蘇北、江蘇,屬于第一代上海移民。上海解放前她們多數是投親靠友來到上海“討生活”,也有一部分人是借了房子在上海打工,就象當今外地的能工巧匠來上海打工一樣。上海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落實了上海戶藉之后才有了居有定所,我養父母就屬于后者……</p><p class="ql-block"> 新豐廠無倫白天還是夜里,織布機如同歷史的車輪“咔嚓、咔嚓”隆隆地響著……</p><p class="ql-block"> 新豐廠古北路上的廠大門坐東朝西開,馬路兩側長著雜亂無章的榆樹。西北方向是上海聞名的“永安公墓”,里面有蔣介石的伯母墓和“江亞輪事件”遇難者遺骨墓。廠大門對面是幾間草瓦民宅,西北面是一片莊稼地,有一條便道向西通向農民與居民混居的大金更民宅區。我家就借住在大金更的西南面,并與廠里的沈士榮、沈和尚、周金寶、程加坤等父親的同事隔一條兩米寬的臺階路前后為鄰。</p><p class="ql-block"> 夜晚,古北路上人煙稀少,馬路兩旁的路燈也稀稀拉拉沒幾個,許多紡織女工都會相約一起上下班。對了,廠門口的馬路斜對面還有一墳墓,一直讓女工們擔驚受怕……</p><p class="ql-block"> 那時我年齡雖然小,但對織布車間十分好奇。有一次,我路過織布車間,用小手推開藍色的棉布門簾,這時織布機咔嚓、咔嚓的噪聲一下子扎進了我的耳朵,嚇得我連忙逃走了。還有一次,父親帶我路過織布車間,這時的織布車間靜靜悄悄的,一女工見了我父親就說“杜師傅啊,你兒子蠻好玩的么”。父親笑了笑問道“今天做保全啊?快,快叫阿姨”,“阿姨……”。在我的印象中,紡織擋車女工十分勤勞和純樸,她們每班8小時工作,做到人吃飯機不停,每天巡車就相當于走40多公里的路,她們團結互助,還練就了一副大嗓門。還有那些保全工,推盤工等都熱愛自己的工作,默默地為新豐廠的發展做著平凡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ㄋ模?lt;/p><p class="ql-block"> 其實啊,新豐廠還有著一段難以忘卻紅色歷史呢!解放前的新豐棉紡織廠是一爿私營廠,老板姓舒,無錫人,他個子矮胖,戴一副金絲眼鏡,后梳包頭發型,待人比效和氣,他在廠的規劃營運方面是很有一套的。</p><p class="ql-block"> 從現在的眼光看,當時廠區的布局設計很有章法,辦公樓、醫務室、織布車間、生活區的布局十分的有條理。特別是紅磚西式小洋房的設計風格可稱精典之作。據父親講,當時新豐廠開辦時只有100多臺織布機,上海解放后實行了公私合營,國有資產注入后,才逐步發展到了300多臺織布機,舒老板還當了公私合營時期廠的老板。由于那個時候上海是中國紡織工業的中心,且在上海蓬勃地發展著,一時蘇州河南北兩岸印染廠、織布廠如同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而我這個小不點兒,經常在廠里轉來轉去,認識了和藹可親的唐正坤(中共地下黨干部);戴一副眼鏡,頭勢光亮的封雪良(同事封大俊的父親);蘇州口音很重的沈元壽;喜歡逗我玩的方滿珍;身材高大的吳思義;口才特好的朱定杰……。另外,還認識了王延安的外公,喜歡給我講故事的須見明(中共地下黨員)。因此說,我的童年生活與新豐廠聯系十分密切,并在童年的記憶中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自己成年之后,有時夢里也會偶有一些在廠區玩耍的片段出現。那么新豐廠有哪段紅色歷史呢?那就是新豐廠在解放前是滬西地區中共地下斗爭的一個中心,后來長寧區在編輯的黨史時稱新豐廠是——滬西地區地下斗爭的一支火花!……</p> <p class="ql-block"> ?。ㄎ澹?lt;/p><p class="ql-block"> 1947年的上海,無倫是白天還是黑夜,警車聲長嗚刺耳,日薄西山的國民黨蔣介石政府一方面依然在盤算著怎么負隅頑抗,以阻止解放軍攻戰上海。另一方面他們真的象電影《戰上?!匪枋龅囊粯?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對付中共地下黨組織。這時,在滬西地區有一個地下黨組織暗中與國民黨特務進行著殊死的較量,他們的活動范圍在北新涇、周家橋、三角場、天山新村一帶,而新豐廠則是活動的領導中心。為了迎接上海解放,新豐廠的地下黨同志在黨支部書記萬憶琴的帶領下,開展了護廠斗爭,開展了與“工福會”(黃色工會)無故開除杜福寶的斗爭。1947年11月某日早上,黨支部書記萬憶琴上班時不慎將一本中國共產黨黨章,誤作“工摺”投入門房間的箱子里,書中還夾有重要文件,而門房間其中一人是“工福會”成員,如果這書被他拿走報了案,那可能新豐廠的地下黨組織會遭到破壞,10多名地下黨員將會人頭落地??汕傻氖俏腋赣H悠閑走過,看見了箱子里有本書,就向門衛徐國佐提出借了看看。</p><p class="ql-block"> 父親問徐國佐“這本書是誰的?”</p><p class="ql-block"> “我也不知是誰當工摺投入”。</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父親借走了這本書。</p><p class="ql-block"> 這時的萬憶琴心急火燎,她最后查到是被我父親拿走了。一日,萬憶琴書記在布機間機工休息處找到了正在看書的杜福寶。</p><p class="ql-block"> “杜師傅啊,門房間徐國佐說是你借了一本書?”</p><p class="ql-block"> “是,是啊”父親回答道。</p><p class="ql-block"> “能還給我嗎?”</p><p class="ql-block"> “當然可以,給你”……</p><p class="ql-block"> 于是,從這天起,我父親正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認識了須見明、唐正坤等地下黨同志。從此,我父親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在萬憶琴、須見明等同志引導下,思想覺悟逐步有了提高,并在1948年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也就在上個月的1月15日,國民黨反動派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上海電力公司(今楊浦發電廠,當時該廠維系著全上海的電力供應)年僅24歲的中共地下黨員王孝和殺害。1949年5月27日,上海周圍的槍炮聲停了下來,上海解放了,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從外灘的大樓上飄落了下來。清晨,外灘福州路一帶兩側地上到處躺著休息的人民解放軍戰士……。新豐廠也回到了人民手中,勞苦工人開始做主人了。這時新豐廠的織布機仍然咔嚓咔嚓地響著,但此時廠里的中共黨員同志從地下轉到了地上,工作重點轉向了織好每一寸布,支援解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防止敵特進行破壞活動。應該說,新豐廠的10多名黨員,在萬憶琴的領導下,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帶領廣大工人保證了新豐廠生產的正常運行……</p><p class="ql-block"> 萬憶琴,女,身材不高,梳著“劉胡蘭式”的短發,大大的眼晴,十分精神,人長得也很秀美。正是由于她扎根于工人之中,認真執行上級黨組織的工作要求,使得滬西地下斗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因而被譽稱為“中共滬西地下斗爭的一支火花”。</p><p class="ql-block"> 由于那時我父親思想比較落后,有時工作上也鬧鬧情緒,萬憶琴書記故而經常與我父親開展談心活動。而我母親知道后一度誤會父親在另有所想。一次,父親很晚才回家,我母親一怒之下把碗摔了一地。父親只能嚴守組織紀律,以打哈哈過關。象這樣的情況也從父親口中得知發生了多次,有一次母親還一怒之下回到了江陰……</p><p class="ql-block"> 我還從同事王延安的外公須見明口中得知,那時從事下工作隨時有被捕殺頭的危險。有一次地下黨同志在天山新村一帶接頭,以狗尾巴草為接頭暗號……。雖然這些事情己過去很多年了,但對我來說是千萬不能忘記的……</p> <p class="ql-block"> ?。?lt;/p><p class="ql-block"> ?從上海解放到1965年的十六年中,新豐廠也同全國一樣經歷了支援抗美援朝、反貪污反浪費和四清運動。有趣的是,在反貪污反浪費的運動中,我父親把幫助廠支部書記曹化藝修理家用電風扇,用廠里的介紹信去北新涇買漆包線的事也給反省了出來,因為那時每一個共產黨員干部都必須經常進行自我反省。時間到了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這時我11歲,在古北路大金更民辦小學讀二年級……</p><p class="ql-block"> 一日上午,新豐廠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古北路事件”,廠里的赤衛隊與造反派在古北路發生了武斗。那時新豐廠處于停產狀態,我親眼所見一群造反派隊員強行翻廠大門進廠。那么為什么造反派要翻大門進入,這是因為大門的鑰匙在我同事王延安媽媽的手里,他的媽媽參加了赤衛隊,執行著保衛廠的任務,并帶著鑰匙去常州老家了……</p><p class="ql-block"> 在之后的一個多月中,廠區里墻壁上一下子貼出了許多紅紅綠綠的大字報,什么“打倒”啊,什么“炮轟”啊……</p><p class="ql-block"> 怎么會這樣啊?到了年底,我感到家里的氣氛好象也不對了,剛從胸科醫院出院回家的父親讓廠里人給叫走了……</p><p class="ql-block"> 一個夜深人靜的午夜,父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家里。</p><p class="ql-block"> “老杜,發生了什么事?”母親急切地問。</p><p class="ql-block"> “唉……”父親不吱聲。</p><p class="ql-block"> 母親接著說道“我把飯菜替你熱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我吃不下啊……”。</p><p class="ql-block"> 沒過幾天,我家周圍一些鄰居在背后對母親指指點點說:“姓杜的平時看上去很和氣,原來是個暗藏的反革命特務分子!”,“杜家那個小孩是一個十足的狗崽子!”(其實我是個標準的紅孩子)。當我得知父親是反革命分子時,心里十分的難過……</p><p class="ql-block"> 一日,父親拿著一張自己寫好內容的紙,沒好氣地對我說“去去,把上面的內容用毛筆抄一下,貼在屋外門口”。我接過紙一看,上面寫著“認罪書,我叫杜福寶,江陰人,我參加過汪偽和平軍……”。我寫好后貼在了大門口,但白紙黑字的大字報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而鄰居們一面看著大字報,一面在交頭接耳地議論著……</p> <p class="ql-block"> ?。ㄆ撸?lt;/p><p class="ql-block"> ?1968年初,我那大我12歲的姐姐要結婚了(這個姐姐是母親的姐姐所生,由于那時江陰是日偽時間,阿姨楊金娣在日本人開的紗廠做工,為了不停生意,阿姨懷孕后用白布條綁著肚子,生完小孩后馬上上班。此時,母親伸出了援手,認養姐姐為自己的女兒)。一日,姐姐(她參加了嘉定永嘉紗廠的赤衛隊)對母親說道:“媽,你應該要與爸爸離婚,劃清階級界線……”,“你再說一遍?”,接下來“啪”的一聲,母親狠狠地給了我姐姐一個耳光。這個姐姐可是母親一碗碗米湯喂大的啊!后來,母親至1976年8月22日去世,沒有進過姐姐的家門。</p><p class="ql-block"> 1968年的春節,父母親過得戰戰兢兢的。我則在母親的特許下,代表全家去嘉定城中參加了姐姐的婚禮,而這個婚禮再也簡單不過了,那就是我去姐姐婆家與姐夫面上的親戚吃了一頓晚飯算玩事,然后在姐夫工作單位(嘉定郵電局)的辦公室搭了簡易床住了一晚。晚上屋外高音喇叭的喊叫聲吵得我睡不著……</p><p class="ql-block"> “無產階級革命派的戰友們,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保衛紅色江山永不變色!”……</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就乘公交“北嘉線”返回上海的家中……</p><p class="ql-block"> 一日,新豐廠造反派某負責人找我父親談話,說是將父親原來每月120元工資降為只發30元一月的生活費。接下來新豐廠一會兒批斗廠黨支部書記曹化藝,一會兒再批斗供銷科副科長杜福寶,然后再過幾個月又揪出個周金寶來……。這時新豐廠里掛出了這樣的宣傳標語: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曹化藝!打倒歷史反革命特務分子杜福寶!廠區織布車間外墻的大字報、漫畫貼得厚厚的,紅紅綠綠的傳單象狗皮膏藥在廠區內外到處貼……</p><p class="ql-block"> 又一日深夜,我躺在里屋的床上,外屋的電燈亮著,母親在盼著父親回家。只聽見家里一只老式的西洋座鐘“當、當、當”的敲了十下,我只聽到大門“吱”的一聲,父親回來了……</p><p class="ql-block"> “回來啦?”這是母親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我給你熱熱飯”還是母親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想想做人真的很苦,真想死掉算了”這是父親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好啊,一死百了,你想想看,我怎么辦?里屋的兒子怎么辦?”這是母親堅定的回應! 這時我有點懂父親所說的死是怎么一回事了。</p><p class="ql-block"> “你要為我,為這個家挺??!一個人不能白死,讓人家看笑話!”。母親堅強的聲音直沖我的耳簾,我連忙用被子把頭蒙起來,然后又想起自己在學校里被同學蔑罵,被某老師鄙視,有一個同學還把“特務的兒子”的紙條貼在我的后背上,想到這里我心里更是萬分的難過?!皢琛蔽叶阍诒蛔永锟蘖恕:髞?我在讀小學期間與好幾個罵我的同學打了架,又由于父親的歷史問題,1972年學校擬送我去浙江美校讀書(我在學校畫畫當屬第一名);畢業前1973年一次空軍招義務兵都黃了,這時的我多么想有一個老革命的父親啊!……</p> <p class="ql-block"> ?。ò耍?lt;/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1968年到1974年的六年中,父親咬著牙挺著,母親也咬著牙挺著,我也挺著。1974年5月4日,父親還送我去上??h諸翟公社楊家巷大隊莊家涇生產隊插隊落戶,從這天起我就成為了一個新農民了……</p><p class="ql-block"> 從1974年6月起,新豐廠的文革火焰逐漸小了下來,廠里的生產也逐步恢復了正常。一日上午,家里來了兩個人,象是代表廠里與父親談話。“老杜啊,你的問題己經查清楚了,沒有被人所揭發的大問題,希望你也理解黨組織。還有,上海解放前你為地下黨做了不少工作,黨組織也是給予肯定的。另外,原來扣發的工資下月一并補發,廠里決定恢復你供銷科副科長職務,也希望你繼續為色織二十四廠今后的發展做出貢獻”。這是我聽到的天大的喜訊!“謝謝廠領導,補發的工資作為我的黨費交了吧”這是我父親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當母親聽到了這個喜訊后頓的熱淚盈眶,天亮了!終于盼到這一天了!可是,她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喉癌。由于父親被解放后卯足了勁為色織布整理生產線開通做著大量的準備工作,加上我剛畢業插隊下鄉,母親基本上是自己照顧自己。1975年的下半年,我請假半年回家照顧己切除喉結不能說話的母親。一日,已感時日不多的母親雙眼含著淚,緊緊地拉住我的雙手,用氣聲、用手比劃著說:“兒啊,你的良心真好,我最大的心愿是給你娶妻完姻,可這件事我做不成了……”。聽完母親的這一句話,我心口痛痛的,同時感悟到我此生有幸遇到了一位慈祥而偉大的母親!1976年8月22日晚,臥床一個多月的母親進入昏迷狀態。10時22分,母親在我和外婆的陪伴下慢慢的閉上了眼睛,只見母親的眼角向這個世界流出了辭別的淚水,這時母親才52歲啊!……</p><p class="ql-block"> “媽媽,媽!……”</p><p class="ql-block"> “老二!老二!我那苦命的老二啊!……”這是外婆的哭聲。 這時,父親還在廠里加班呢……</p><p class="ql-block">(插圖為父親制作的勞動工具)</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母親走了,走的是那么的痛苦,而這時的我只有21歲,正在農村插隊落戶,沒有了母親,我心里則是空落落的,但生活還得繼續??!……</p><p class="ql-block"> 從1976年到1978年的兩年中,色織二十四廠象一個黃花大閨女幾天就變個樣。廠區東面建筑工地的地基打好了,幾天后一根根的水泥柱馬上豎了起來,再過幾個月開始安裝設備了,這里就是色織整理一車間的出生地。到了1980年,這時的廠名又改為色織整理二廠,而布機車間則悄然地退出了歷史舞臺……</p><p class="ql-block"> 一個沒有母親的家,一個沒有了妻子的家,我與父親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回到家,沒有了母親的噓寒問暖,由于父親上班忙,我偶爾從農村回家后還要自己買菜燒飯,就是在與父親同桌吃飯時也沒有了往日的歡樂。母親在世時,每到深秋初冬總會將羊毛衫放在我的枕頭邊,讓我早上起床時穿上……。而父親回到家,家是那么的冷冷清清,還要自己買菜燒飯洗衣服。一度父親想續弦(母親去世時,父親才58歲),當時我與姐姐表示反對,后來不知何原因,父親不再提續弦之事,而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父親在文革中確實遭受了磨難。有一次父親很認真地對我說,人生受到磨難就更應該懂得珍惜,是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以后可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千萬不要把怨恨記在心上,因為恨別人,等同于恨自己,這又有什么用呢?這是父親對我的尊尊教侮??!讓我特別不能忘記的是:文革中,許多父親的同事、好友給予了我家很多無私的幫助。如我母親的鐵桿小姊妹沈巧官夫婦;又如唐正坤夫婦、張小弟夫婦等;還如父親下放到車間做保全工時,得到了應莉娃等同事給予的關心和勸慰,這也使得父親能在惡劣的環境下能夠保持著信心。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母親盡了一個妻子的責任,讓父親能有機會重見天日……</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上海色織整理二廠工作時出的黑板報,其中的內容也反映了當時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p> <p class="ql-block">  ?(十)</p><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我作為退休職工的家屬頂贊父親進了色織二十四廠工作。我上班的第一天領到的搪瓷飯碗和茶杯的工號是“1486”,此時我又見到了小時候熟悉的廠區小道。1982年春,己離休聘用三年的父親終于離開了那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新豐廠,這廠里的一草一木,這廠三十五年的滄桑巨變父親再也熟悉不過了。“咔嚓、咔嚓”的織布機己被兩條色織后整理生產線所取代。燒毛機、氧漂機、絲光機、定型機、培烘機運轉的隆隆聲三班不歇,中長纖維仿毛整理及色織布等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國家。一大批年青有為的紡織??飘厴I的大學生陸續分配進廠,進而成為色織整理廠后續發展的中堅力量。我父親看著、聽著、想著,“老杜師傅……”,“木土杜……”,“阿爸……”,女工們親切的呼喊聲時常在父親的耳邊響邊。對了,我父親還認了好幾個“干女兒”呢!如,醫務室的李琴芳;又如門房間莊麗華等。總之,人家一叫“阿爸”,父親總會摸口袋表示表示。哈哈,父親笑了,笑得是那么的甜美……。后來的父親還成了樂觀派,也很會生活,他80多歲還會經常騎著他喜愛的破自行車沿著中山路兜風,一面騎,一路看著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2004年3月父親因病住進了徐匯區的虹梅地段醫院。2007年5月某日,我感到父親即將遠行,我對父親說:“感謝父親養育我成人,您就是我的再生父親!”。父親則用濃濃的江陰話說道:“你沒有讓我失望”……</p><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23日下午4時,天忽然暗了下來,暗得白天屋內也要開燈,一場瓢潑大雨下了起來,雨聲、雷聲、閃電交織在一起,這雨足足下了10多分鐘。晚上七點半,老父親在虹梅地段醫院用完晚餐后永遠地睡去了,享年正好90歲。引領父親走上革命道路的新豐廠首任黨支部書記萬憶琴專程參加了父親的告別儀式,她含淚送別了這個一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老戰友……</p><p class="ql-block">?(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三门峡市| 湖北省| 梓潼县| 仁化县| 徐州市| 武宁县| 延安市| 永济市| 济宁市| 万盛区| 浦北县| 武鸣县| 渭源县| 康平县| 扬中市| 阿城市| 沈阳市| 佛学| 育儿| 长顺县| 大邑县| 项城市| 乳山市| 江西省| 江都市| 红桥区| 香港| 辽源市| 大洼县| 唐山市| 美姑县| 红安县| 桐城市| 灵川县| 奇台县| 资阳市| 龙游县| 莎车县| 汝阳县|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