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王秀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7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在新疆五家渠照相館拍下的我下連后第一張照片。后成為我部隊駕駛證上的第一張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1976年底入伍后,經歷了3個月的緊張艱苦新兵連生活開始下連隊了,我被分到了新疆軍區炮兵第十三師四一五團二營六連,一同分去的還有我的同學戰友謝志偉。六連當時是團里命名的開展向南京軍區“硬骨頭六連學習”標兵單位,我慶幸自己也分配到了這個先進單位,感到榮耀的是我也是六連的一個兵。而擔心的是既然是標兵連隊一定是生活很緊張,作風很硬朗,管理很嚴格的,自己能適應嗎,心里不免還是有些緊張……</p> <p class="ql-block">1977年4月份,六連接受五家渠團農場生產任務。緊接著我隨連隊奔赴五家渠團農場報到,我當時是一排一班,謝志偉同學分到了一排二班。同學謝志偉和我這一生有緣,當兵前,在南山廟爾溝上中學的時候我倆是一個班級,他在甲班,我在乙班。謝志偉的父親是陸軍五師炮團團長,在蓋團部大禮堂的時候,親臨現場指揮,一次突發事故不幸壯烈犧牲,志偉是烈士的后代。巧合的是,我倆同一年當兵在新兵連同在一個班,下到連隊后又分到了同一個排,一個排三個班都在一個大屋子里居住,每天都能相互見面。我們的排長姓張,是山東德州人,在邊疆的軍營里遇到山東人就是老鄉了,感到很親切。排長臉色黝黑,筆直中等身材,一雙大眼睛,平時表情嚴肅認真。看到他使我不經意間想起老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趙大大的形象,憨厚可愛。我的班長是1973年入伍的陜西戶縣人,說話穩當,辦事扎實,經驗豐富老練,軍事素質過硬,排長有些事情也經常找他商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是我和同學、戰友謝志偉,王澤海在新疆烏魯木齊合影留念。(左一:謝志偉,中間:是本人,右一:王澤海)</span></p> <p class="ql-block">1976年底,新疆軍區在城市和學生兵里招的我們這批兵,也備受團里的關注。軍人子弟多、男女兵都有、年齡小、文化程度高、接受新生事物快。當時的那個年代,軍人子弟當兵就是唯一的選擇了。因為我們從小跟隨父母在軍營中長大,長期在部隊大院里生活,身上已經養成了部隊子弟生活的習慣,這也是我們感到存在優越感的地方。畢竟我們從小沒吃過什么苦,沒受過什么罪,當兵到了部隊就要面對新的生活,新的考驗,因為當兵,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開始。</p><p class="ql-block">新兵連的生活雖然打下了一些基礎,但真正到了連隊還是不一樣,連隊的日常生活、軍事訓練、營房建設、種地生產一切都是很正規,很嚴格,工作量也很大。這對于初入伍才16歲的我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一開始,很不適應,高強度的緊張生活和繁重的軍事訓練,勞動生產實在是承受不了,雖然連隊也有意在工作分工上照顧我們這些小兵,但是不管怎樣我還是受不了這個苦,思想上開始有了波動,工作上產生為難情緒。有時候寫信給父母匯報自己的思想情況時也流露出在部隊怕吃苦的念頭,但父母總是批評加鼓勵一定要學會吃苦耐勞,搞好團結,服從指揮,不能回家,不能給父母丟人,要當一個好兵,絕不能退縮。父母的話句句真言,毫無商量。我的班長在平日里也在關心著我這個學生小兵的成長和變化,每到開班務會時總是對于我取得的一點小成績進行表揚和鼓勵,連指導員在連隊政治課中也經常為我們新兵開展思想工作教育。在家庭父母的嚴厲批評和連隊的政治工作引導鼓勵下,我又鼓起了勇氣,樹立了信心,硬著頭皮,下定決心當好兵,向老兵學習,走好人生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五加農炮,是反坦克的主要武器。這是部隊火炮正在進行訓練時的情形。</span></p> <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六連,是炮兵第四一五團的“八五加農炮連”也稱反坦克炮連。70年代中期中蘇關系緊張時,我們的訓練假想敵針對的是前蘇聯。在我連擔負團農場生產任務時,也不忘訓練計劃的落實,我是一班三炮手,進入炮陣地后,首先負責大炮兩個長腿的開架,然后安裝炮彈引信,裝填炮彈,這一系列的動作必須一氣完成。剛開始訓練,班長一聲令下開架,我們兩人必須大喊一聲開架,并同時將兩個炮腿抬起分開。可是大喊一聲后,我抬起的這支炮腿只聽喊聲,不見炮腿開架。我實在沒有力氣將這沉重炮腿分開,這無疑是嚴重影響了火炮進入臨戰射擊狀態。聽班長說,敵人坦克在1000米之內必須打掉,否則撤不出陣地。面對壓力,我每天中午頭頂烈日,別人休息時,我刻苦訓練,胳膊在烈日暴曬下也脫了皮,胳膊也練腫了。就這樣堅持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后我終于能夠順利抬起炮腿完成開架,我的胳膊和腿也都變粗了。一天晚上,我在炮位站崗頭頂滿天的繁星,眼望靜靜的夜空,心在想我已是一名合格的三炮手,我和大炮作伴,今晚,我手握鋼槍,為你站崗,心中充滿了自豪感。</p><p class="ql-block">五家渠是新疆米泉地區有名的優質大米產地,這里土地肥沃,水草豐潤。按照團里規定,全團擔負團農場生產任務的連隊采取輪換形式,我連時間為一年。主要就是種植水稻,為部隊提供自產大米,改善部隊的生活。到了部隊,我這輩子都沒想到當兵還要學會種水稻。實踐證明部隊就是一所大學校,在這里沒有學不到的東西也沒有學不會的東西。部隊就是一所大熔爐,在這里廢鐵也能煉成鋼,從這里走出去就是百煉成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每年的5月中下旬,就要開始插秧了,綠色的秧苗插在水稻田里,孕育著豐收的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四月份,北疆大地雖還有些寒冷,但萬物已開始復蘇了,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們要用雙手開墾出良田,用我們的辛勤勞動種出最好的大米。跟著老兵學種田,開啟了我的一年種植水稻的生活。后來,我常和他們說我當兵的第一年就當了一年水稻兵,現在回想起來,意味悠長,感慨萬千。這一年的水稻兵生活改變了我人生軌跡,成為錘煉我堅強意志的起點。從那時開始跟著老兵拿著鐵鍬翻地,然后平整土地,5月下旬左右挽著褲腿下水插秧,水稻生長期間還要定期澆水、施肥并進行管理。水稻成熟后要完成割稻、曬場、打稻、出米。種水稻,我最怕的就是插秧,那時候沒有機械化作業,全靠人工插秧,站在沒過小腿中部的稻田里,彎著腰一蹲就是半上午。不說這腳都泡得發白了,這腰都直不起來了,來了化肥說卸車跑著往返2-3里的田埂上,50多斤重的尿素往肩上一扛就走。一天下來,渾身上下就像個泥巴人似的,皮膚曬的黝黑粗造,一個典型穿著軍裝的農民。</p><p class="ql-block">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班有一個和我同年入伍的河北兵,名叫劉繼雙,一天晚上和我在稻田里值班,值班睡覺的地方是我們臨時用土培搭建的半地下窩棚,為防潮,睡覺時地面有稻草然后再鋪上我們的皮大衣。第二天一早一輪紅日從大地冉冉升起,霞光射進了我們的地窩棚,此時,我叫醒了熟睡中的劉繼雙,等劉繼雙坐起來我一看大吃一驚,劉繼雙的嘴已經歪斜到一邊了,臉都變了形,劉繼雙不信拿出隨身帶的小鏡子一看也傻眼了,說話也啰羅不清了,劉繼雙失聲哭了起來,畢竟是一個年輕的戰士。后來經醫生診斷是晚上睡在潮濕的地上中風了,當時我也嚇壞了,趕緊照照我自己這才放心了。劉繼雙自從得了中風之后就去附近的五家渠醫院做治療,但是這個病很頑固,就算治好了但還是和以前不大一樣。相信這一段經歷永遠會留在我們兩人心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金燦燦的稻穗,隨風搖弋,散發出誘人的稻香。那是我們辛勤豐收的果實。</span></p> <p class="ql-block">記得有一天,我穿著長筒大水鞋,上身穿著背心,暴露出渾身曬黑肌膚還帶著泥巴,拿著鐵鍬正在水稻田里澆水。忽然不遠處,排長急匆匆在喊我的名字,叫我趕緊洗把臉收拾一下跟他走。我不知什么事在水渠里涮了一把臉就跟在排長后面邊跑邊問排長什么事,排長說你父母親來看你來了,遠處我看到了馬路邊停的車輛站了一群人正在四處觀望,我尋找著父親,緊張的跑到父親跟前用穿著的長筒大水鞋雙腳一并行了一個軍禮,報告首長!父親這時看了一下我伸出手來與我握手并說小子,怎么樣?能抗住嗎,我說能行。父親用手錘了一下我的胸,說好樣的!此時,站在父親身旁的母親一直沒有察覺到面前的小伙子就是她的兒子。當我叫了一聲媽的時候,她才恍然大悟回過神來激動著握著我粗造的手,心情難以掩飾出她此刻既驚喜又復雜的心情,我的變化讓母親認不出來我了。這時父親對著連首長們說,我把兒子交給你們,我就放心了,當兵打仗、訓練、生產勞動是我軍的傳家寶。希望你們要發揚這個傳統。臨走時,不忘囑咐我的連首長要和其他兵一樣,不許搞特殊,沒有特殊情況不許回家。本來連首長想準我個假借這個機會讓我隨父親的車一塊回家看看,可是被父親一言九鼎的話謝絕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嚴整的軍容,整齊的步伐,響亮的口號,我們喊著一二一,我們的隊伍向太陽。</span></p> <p class="ql-block">在五家渠,我們連隊的大家庭里,在繁重的生產勞動中,在刻苦的訓練里,迸發出一群年輕軍人火熱般的軍營生活,唱響了時代的青春之歌。每次團里放映組到農場為我連放電影前,各排各班軍歌嘹亮,拉歌不斷,掌聲四起,充滿激情。一天的勞動結束后連隊的籃球場里總是活躍著一群籃球健兒,吹著哨子,你爭我搶,奮力拼搏,他們完全忘記了一天的疲勞,快樂著奔跑在籃球賽場上,這就是軍營,這就是當代軍人的生活。當我們身著軍裝,整齊列隊,昂首挺胸,喊著號子,唱著軍歌,邁著整齊的步伐威武雄壯行走在五家渠大街上的時候,吸引著多少老百姓駐足觀望并投來敬慕的眼光,此刻,我們又是多么的驕傲和自豪。有苦也有樂,是苦心也甜。我們的居住地條件艱苦,鹽堿地吃水要到幾公里外的水井用牛車拉水吃,各班派人輪流到炊事班幫廚。一次,拉水的大花牛跑了,當時正在值班我和謝志偉四處尋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大花牛,就是不聽話怎么趕都趕不回來,累得我倆氣喘吁吁,后來,終于將大花牛控制住,帶回了連隊炊事班。我們連隊的伙食也特別好,炊事班長是個大個子新疆兵,很會調劑伙食,不斷地變換花樣,當我們親口吃上了自己種的晶瑩剔透香噴噴新鮮大米,哪一刻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當看到一粒粒亮閃閃的大米裝入麻袋運往部隊的時候,我們心中又是多么的欣慰和光榮。啊,這就是我們的成果,我們的任務順利完成了,而且完成的很出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張照片是我在烏魯木齊陸軍學校后勤訓練大隊畢業時照的全班合影,當時我是汽車、油料隊一區隊一班班長。40年了,難忘軍校畢業照(照片拍于1982年8月,后排左二為本人)</span></p> <p class="ql-block">這一年,只是我從軍路上的開始,但讓我收獲和感悟的太多,從一個在家生活優越,什么重活都沒干過的學生兵,別說是種水稻,修馬路,蓋房子,想都不敢想。自從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軍人的付出,軍人的犧牲,軍人的奉獻,軍人的榮譽。在連隊這所大學校里,讓我獲得了真正的價值觀和軍人勇于犧牲,甘于奉獻的精神財富,連隊就是歷練我的舞臺,連隊就是我的家。我常常在想,軍裝改變了我的人生,軍裝讓我有一份沉甸甸的分量和責任,軍裝是我一生的榮譽,我熱愛這身軍裝,我驕傲我曾是一名軍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謹以此文,懷念我的戰友!慶祝“八一建軍節95周年”。祝穿軍裝和曾今穿過軍裝的軍人、軍嫂,節日快樂,幸福安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愛這身軍裝和五星帽徽,我難舍綠色的軍營和生死相依的戰友,我更愛我的稱呼美,今天向八一軍旗敬禮!</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鸡东县|
石狮市|
贵溪市|
安远县|
新蔡县|
绩溪县|
壶关县|
綦江县|
麻栗坡县|
拉孜县|
清新县|
镇赉县|
专栏|
河源市|
乌海市|
阿勒泰市|
台湾省|
山东|
汶川县|
阿拉善右旗|
和平县|
淮阳县|
长汀县|
衡阳县|
陆丰市|
岐山县|
镇坪县|
沈丘县|
金阳县|
新泰市|
黄平县|
囊谦县|
新竹市|
苏尼特左旗|
荃湾区|
东丽区|
凌海市|
兴隆县|
鄂尔多斯市|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