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下旬,已到初夏,往年早已去云貴高原避暑,今年決定去計劃已久的山西和河南。兒子說:“夏天出門旅游,不怕熱嗎?”我自信滿滿地說:“太行山應該不熱,北方比南方涼快。”當成都暴熱時,我們在山西高原吹涼風,又一次證明決定正確,這是后話。</p><p class="ql-block">此行程重點:</p><p class="ql-block">1.南太行諸多掛壁公路;</p><p class="ql-block">2.山西的那些長城關口以及長城天路;</p><p class="ql-block">3.橫掃沿途那些中國之最:最險寺廟、著名山峰、著名人文故事發生地。</p><p class="ql-block">一個車四個人,開啟22天自駕之旅。</p><p class="ql-block">因陜西疫情防控嚴,第一天不想離川,計劃住萬源。快到巴中時,時間尚早,問同伴們:“想不想去恩陽古鎮玩玩?”大家歡呼雀躍,加了一個原計劃沒有的景點。這是自駕游的好處,根據實時情況隨時調整行程,尋找合適目標。</p> <p class="ql-block">恩陽古鎮,坐落于川東北地區的革命老區巴中市恩陽區,恩陽河從旁流過,故名恩陽古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起鳳廊橋</b>,位于恩陽鎮之字河入恩陽河入口,在炎熱的夏季,帶給游人陣陣涼意。</p> <p class="ql-block">恩陽古鎮號稱四川十大古鎮之一,其有兩大特色,一是有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萬壽宮、江西會館、福建會館等恢弘大氣雄姿依然。</p><p class="ql-block"><b>萬壽宮</b></p><p class="ql-block">位于古鎮入口處的恩陽萬壽宮,又名江西會館,始建于大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坐西朝東,呈復四合院格局。由山門、戲樓、左右廂樓、天井、前殿、中殿、后殿組成。</p> <p class="ql-block">大殿已改為茶館,殿內壁畫清新淡雅。</p> <p class="ql-block">恩陽古鎮歷史悠久,由最初的水碼頭為基礎發展而來。</p><p class="ql-block">老碼頭的雕塑反應出當年的繁榮,路邊的古榕樹記載了當年的歷史。這樣的古榕樹據說有82株,點綴于古街巷中。</p> <p class="ql-block">古鎮老街,仍保持著傳統的街市格局,據統計,共有18條古街巷589幢古建筑。</p><p class="ql-block">高高低低的石階錯落有致,整齊劃一的青石板路面,層疊彎曲的的街市空間,體現出古鎮與自然完美的結合。</p> <p class="ql-block">恩陽古鎮的特色之二是,紅色遺址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川陜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紅四方面軍由鄂豫皖根據地轉戰至川陜地區后創建的。</p><p class="ql-block">1933年,川陜革命根據地宣告成立,成為除中央蘇區外最大蘇區。同時,恩陽縣蘇維埃成立,恩陽縣治所位于今恩陽鎮。1935年,紅四方面軍轉移,川陜革命根據地結束了他的歷史使命。</p><p class="ql-block">現鎮內有保存完好的紅軍舊址八處,遺址五處。</p><p class="ql-block"><b>恩陽縣少先隊指揮部童子團團部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位于古鎮老街口的這幢建筑所在地,是我們尋找到的第一個紅色遺址。1933年6月至1935年5月在此設立少先隊指揮部。這是15歲至23歲勞苦青年男女自愿加入的半軍事化組織。少先隊實行班、排、連、營、團制。童子團設大小中隊。主要任務是站崗放哨、傳遞信息、維護地方社會治安、支援紅軍作戰等。編寫有《識字讀本》、《放牛娃娃歌》、《童子團站崗放哨歌》,把童子團、少先隊的任務、工作方法融入淺顯易懂的書中。恩陽縣成立模范童子團有500多人。該所在地具有一定的革命歷史紀念意義。</p> <p class="ql-block">順著老街石階而上,紅色舊址一個接一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恩陽革命法庭舊址</b></p><p class="ql-block">恩陽縣革命法庭設立于1933年至1935年3月,內設審判委員會、國家登記處、申訴登記處、秘書處等行政機構。主要職能是鎮壓各種反革命的陰謀活動,包括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一切破壞活動;保障蘇維埃憲法和一切法令的執行,反對任何破壞法令的行為; 接收和處理蘇維埃區域人民群眾團體和政府機關的一切申訴事件,為紅軍后方陣地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機構保障。</p> <p class="ql-block"><b>胡家大院</b></p><p class="ql-block">胡家大院是恩陽古鎮代表性院落之一,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間,至今已220余年,因胡氏家族世代居住而得名。胡氏家族因善于經商,家境殷實而盛名遠揚。該建筑屬二進式四合院,有前后兩個天井,因地制宜,呈三級階梯狀。整體為穿斗梁架結構,歇山式小青瓦屋面,屬川北干欄式建筑。門窗均有木質雕花,工藝精湛,具有顯著的清代建筑風格,中廳窗花上蝙蝠、芙蓉圖案寓意“五福捧壽、榮華富貴”,獨具特色。</p><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中共六大指定旁聽代表胡大才故居。</p> <p class="ql-block"><b>恩陽縣紅軍經理處舊址</b></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至1935年3月,恩陽縣紅軍經理處設立此處。紅軍經理處在總后勤部領導下,專門復責供應紅軍彈藥、衣服等物資。</p> <p class="ql-block"><b>紅軍石刻標語遺址</b></p><p class="ql-block">此條紅軍標語,位于紅軍經理處舊址對面。恩陽古鎮共有紅軍石刻標語87條。</p> <p class="ql-block"><b>恩陽縣財政委員會舊址</b></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至1935年3月,恩陽縣財政委員會設立在此處。縣財政委員會負責集中各區現金存放省工農銀行,統一開支,審查各區帳項,按規定征收,統一匯總規定全縣的預算、決算、收入和支出,交上級審查。</p> <p class="ql-block">巴中市非常重視紅色旅游景點建設,剛進入古鎮入口,巧遇上級組織到此檢查,有保衛人員,提醒我們不要靠得太近,影響他們工作。</p><p class="ql-block">古鎮各條街道都有類似這樣的指導牌,各個紅色舊址門前,必立一個標志性石碑,方便旅客尋找。某些景區對紅色遺址不夠重視,要么沒有指示牌,要么指示牌損壞,字跡模糊,與之相比,恩陽古鎮的作法值得推廣。</p> <p class="ql-block"><b>紅軍石刻標語遺址</b></p><p class="ql-block">字跡有點模糊,依稀可見為“打倒反動的國家主義和法西主義!”堡坎北面為“擁護中國共產黨”!紅九軍政治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恩陽縣政治保衛局舊址一一大棧房</b></p><p class="ql-block">大棧房由雷氏世族始建于清早期,自初建時即為客棧,后經多次改建、續建。1933年,雷家人躲避戰亂舉家外遷,紅軍進駐恩陽后將其設為“ 川陜省蘇維埃恩陽縣政治保衛局”。</p> <p class="ql-block">大棧房建筑占地面積2400余平方米,由四套庭院組成,均呈四合院布局,共54間房屋、5個廳堂,有天井、戲樓、廊道和花園等。</p> <p class="ql-block">捲拱硬山式屋頂,磚木結構,穿斗梁架,青瓦屋面,木壁拱門,梁柱施彩繪,既有川北民居特色,又有徽派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姐妹們興趣盎然,欣賞建筑,拍照打卡,閑坐休息。</p> <p class="ql-block"><b>恩陽縣委舊址</b></p><p class="ql-block">大棧房斜對面是恩陽縣委舊址,我們去時正在維修,此圖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我們在此拍照時,熱心的當地人告訴我們,一定要拍下那些高低錯落的屋檐,那代表層層疊疊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b>恩陽縣蘇維埃舊址</b></p><p class="ql-block">縣蘇維埃位于縣委對面。</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至1935年3月,恩陽縣蘇維埃政府設立此處。恩陽縣蘇維埃是恩陽工農兵的代表會議,執行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頒布的法令和指示,保護工農勞苦群眾的利益,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國民黨、地主豪紳、資產階級的統治,擴大革命戰爭,爭取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勝利。當年,李爾吉任恩陽縣蘇維埃主席。</p> <p class="ql-block"><b>恩陽縣交通局舊址</b></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至1935年3月,恩陽縣交通局設立此處。縣交道局辦理赤色郵件、電報,負責赤區運輸,傳遞情報。</p><p class="ql-block">交通局舊址在縣蘇維埃隔壁,縣委斜對面,這樣的安排方便工作。</p> <p class="ql-block"><b>禹王宮(湖廣會館)、三圣宮遺址</b></p><p class="ql-block">古建筑也不復存在,只有古樹和青石階還記得它們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b>恩陽縣列寧模范學校舊址</b></p><p class="ql-block">1933年7月至1935年4月,紅軍在此開辦列寧模范學校,先后從各區挑選了二百余名優秀青少年在校讀書,結業后分配到紅軍總政治部、總政劇團、單位和連隊工作。張思德、朱山等一批紅軍名人將領,曾就讀此校。楊廉奇任該校校長。</p><p class="ql-block">大門左邊石墻上是紅軍石刻標語遺址,標語呈縱向排列,內容是:</p><p class="ql-block">1.“窮人全體參加紅軍,維護自己的利益”;2.“參加紅軍鞏固蘇區”;3.“粉碎川陜會剿”;4.“打倒國民政府”。</p><p class="ql-block">這些瑰寶,是紅軍的業績、蘇區的血史,凝聚著老區人民的思念,鐫刻著恩陽歷史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b>川陜省工農醫院恩陽縣醫療室舊址</b></p><p class="ql-block">1933年7月至1935年6月,紅軍在此設立了工農醫療室,為當地干部群眾、紅軍戰士治病。一般不收藥錢和脈禮金,醫療室由全俊成、劉心齋、陳思清負責。</p> <p class="ql-block"><b>恩陽紅軍招待所舊址</b></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至1935年3月,恩陽縣招待所曾設于此地(原王爺廟),專門接待來往紅軍和蘇維埃工作人員,給他們提供食宿方便。</p> <p class="ql-block">紅軍留下的大量文物遺址,裝點并提升了恩陽。厚重的紅軍文化是恩陽鎮一大亮點,現鎮內有保存完好的紅軍舊址、石刻標語,均屬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麻雀雖小,肝膽俱全”,小小恩陽古鎮,成立了政府有效執政的各個部門。</p><p class="ql-block">川陜根據地的創建,在我黨我軍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僅擴大了紅軍的力量,擴大了蘇區的地域,而且在政治工作、軍事斗爭、經濟工作、發動群眾、紅色政權建設方面,為新中國的建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p><p class="ql-block">(原創作品,嚴禁抄襲,違者必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香港
|
张家口市|
普格县|
尼勒克县|
顺义区|
理塘县|
南华县|
普定县|
冕宁县|
布拖县|
库车县|
长春市|
清丰县|
新沂市|
鹤壁市|
广宁县|
当雄县|
南投县|
南城县|
江口县|
抚顺市|
莎车县|
林周县|
长宁县|
东阳市|
麻江县|
临洮县|
镇宁|
伽师县|
广南县|
子洲县|
鄯善县|
天水市|
紫云|
沾益县|
梅河口市|
容城县|
花莲县|
江城|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