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謝清躍與原重慶育才中學校長(原重慶第二十中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重慶知青支邊記實揭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謝請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1年7月23日是重慶赴填支邊知青第23批紀念日,昨天下午我一直想寫點什么?以什么方式來紀念?今晨一覺醒來、腦海不停翻譯,就將當年重慶知青支邊的始未,翻開給大家看看,也算一種紀念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母校(育才)檔案室的記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12月13日,通過原董正男校長引路、回育才檔案室查閱支邊資料,董校長電話告訴我,資料室謝琴老師你與她聯系。第一反映“老謝”來找“小謝”查閱資料是個緣分。小謝老師十分熱情接待了我,并早己把檔案本放在桌子上,我一眼望去:《四川省重慶市第二十中學校》(學籍檔案)內容欄:重慶市二十中學校支邊青年名單、一花名冊及兵團戰士一花名冊。時間:1971年,保管期限:永久,本卷4件108頁。翻開內容:支邊分配情況;支邊各單;支邊青年花名冊;兵團新戰士花名冊(197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抬頭:重慶市支邊23營.9連102人(譯:我們乘座第9節車箱(9連)人數102人)。分配情況:一師五團五營共57人:一連15人、五連15人、六連14人、九連21人、十連(伐木)10人、十二連12人,一師五團直屬煤礦一共15人。(檔案名細表祥見附件一圖片)注:一師五團一、二、三、四、六、七營,團直屬糖廠,伐木連等;二團各營連名錄(省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證實,在7月23日以前,云南來校接收人員(駐校)在校時,通過動員、申請報名、組織審查、分配名單、老師護送、全部在校落實完畢(準軍事化程序)。當我們從重慶火車到昆明汽車到勐混邊防?團軍營5天長途乘車勐混晚上,又20∽30人自行跑了,被解放軍截回來了,據后來戰友回憶:在團部去辦了“學習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重慶第二十中學檔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重慶第二十中學檔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重慶第二十中學檔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云南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檔案館資材,當年分配到一師五團五營441名支邊知青名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動員內容步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慶市革命委員會按照四川省革命委員會下發的《會議紀要》要求,由市革委會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成立由兵團司令部劉副政委參加的支邊工作領導小組,從市、區兩級機關的相關部門抽調干部組建市支邊工作辦公室,負責貫徹落實24400名在校初中學生赴滇,參加云南生產建設兵團的具體事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為了盡快貫徹實施四川省革委會《會議紀要》的精神,推動各項工作盡快開展,重慶市支邊工作辦公室,利用報刊、廣播、組織報告會等各種方式,針對新三屆初中在校學生,開展了一輪家喻戶曉的宣傳動員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云南生產建設兵團赴渝工作組的軍代表,分批進入到重慶市七個區所屬160所中學校,按照《會議紀要》的要求統一宣傳口徑,對符合招收條件的在校初中學生,采取集體動員宣傳,個人自愿報名,學校嚴格政審,上級組織批準的工作程序,有條不紊的開展動員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團軍代表作動員報告時,對知青到邊疆后面臨的艱苦創業生活條件,三言兩語一筆帶過,宣講重心更多的是抓住知青的心里企盼——到生產建設兵團就是相當于參軍。而其中有一段話語仍舊讓我們在50年后記憶猶新:“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頭頂香蕉,腳踩菠蘿,摔一跤爬起來,手里還抓著一把花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手拿鋤,一手握槍的美好憧憬,讓符合招收條件的同學們興奮不已,報名工作進展十分順利。與此同時,個別學生還因為家庭歷史的原因沒有通過嚴格的政審,而采取從寫決心書,甚至于用咬破手指寫下血書交給學校工宣隊的極端事例發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團知青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團知青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團知青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團知青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重返第二故鄉(打洛六連)</b></p><p class="ql-block">從2007年,2012年,2019、2020年,六連戰友們相聚重返第二故鄉,看望連隊,付連長彭發得、李德忠,劉明干(二排長),老工人,農二代(現在都由唐和平、李白石、彭驕花、周明生、張國華等接待知青,留守林明英;孟連看望曹永義連長。同時六連戰友相互聯系、走昆明、上海看望知青戰友;朱靜妹、丁三寶二次,周保發一次來渝看望重慶戰友,這樣友誼!我們魂牽夢縈的歲月結下的情緣,終身不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美篇文字和圖片,由原云建兵團一師五團五營六連重慶知青謝清躍提供。</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兴义市|
济阳县|
寿宁县|
株洲县|
黔西|
正定县|
女性|
娱乐|
资阳市|
桂平市|
长子县|
乾安县|
探索|
图片|
孟连|
大城县|
稷山县|
红桥区|
张家口市|
岢岚县|
游戏|
阿坝县|
安阳县|
云阳县|
平舆县|
固镇县|
汾阳市|
文安县|
常山县|
博野县|
澄城县|
东源县|
平陆县|
新兴县|
定远县|
同心县|
郯城县|
安丘市|
青冈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