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一”建軍節臨近,老兵茍永生講述了他為喀喇昆侖山康西瓦烈士陵園的烈士找尋親人的經過。2017年3月29日,蘭州退役老兵茍永生完成了一個這樣的心愿:他與幾名志愿者一起為八名甘肅籍貫的烈士找到了親人,讓烈士們魂歸故里!</p> <p class="ql-block"> 茍永生先生是白銀市會寧縣人,1969年應征入伍,一直在南疆軍區服役,1996年轉業到蘭州公安局交警支隊。2015年,蘭州晚報與全國各地志愿者做“幫烈士‘回家’”公益活動時,他來到蘭州晚報編輯部,送來了他的老首長、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譚樹恒拍攝的甘肅籍烈士的照片和相關資料。遠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譚樹恒老人服役前在南疆軍區,得知蘭州晚報組織的“幫烈士‘回家’”公益活動后,他委托戰友茍永生與蘭州晚報記者聯系,一起尋找烈士的家人。</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圖為海拔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i></p> <p class="ql-block"> 活動結束后,茍永生給烈士找家屬的事并沒有結束。經過多方打聽,他最后聯系到退役后在平涼市工作的戰友李振榮。李振榮經過多方了解,反復調查,最后找到了莊浪縣七位烈士的親人資料。</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圖為海拔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54年前,這里埋葬了105位因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犧牲的烈士!</i></p> <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25日,從蘭州出發,驅車輾轉400多公里,茍永生來到平涼市與李振榮匯合,一起趕赴莊浪縣,尋找在1962年中印反擊戰中犧牲的烈士親屬。</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圖為座落于喀喇昆侖山上的康西瓦烈士陵園。</i></p> <p class="ql-block"> 當晚10時,找到了朱店鎮孔家溝的孔祥明烈士、西關村朱稍笨烈士家屬和臥龍鄉劉羅村的羅德文烈士家。第二天早上,他們早早出發,在莊浪縣盤安鄉孫家溝村找到了孫根滿的弟弟孫發旺,在這里他們得到一個意外的好消息,孫根滿堂弟孫世杰也是當年參加過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軍人,現在還健在。老兵孫世杰說韓店鎮東關村樂門社還有一個烈士,名字叫王定鈞。這個王定鈞烈士就是蘭州晚報“幫烈士‘回家’”公益活動時,需要尋找的甘肅籍烈士,墓碑上記載是甘肅靜寧人,1962年11月犧牲,經過志愿者們的多方努力,一直沒有找到其家屬。原來當時王定鈞入伍時他們村屬于靜寧縣管轄,后來發生變故,因此在靜寧縣沒有找到其親屬,反而在莊浪縣意外地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圖為海拔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紀念碑上刻著“保衛祖國邊防的烈士永垂不朽!”</i></p> <p class="ql-block"> 其后,他們又在盤安鄉王上村找到了趙福銀烈士家。烈士犧牲幾十年后,突然有人來找家屬,趙福銀的弟弟趙福海激動地熱淚盈眶,拉著茍永生的手哭了半個多小時。接著,他們在韓西村找到王茂世的家人,而在康西瓦烈士陵園墓碑上名字寫的是王茂林,村字名稱寫著韓席村,這個誤寫的烈士名字得到了更正。</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康西瓦烈士陵園部分烈士的墓碑照片。</i></p> <p class="ql-block">蘭州老兵赴平涼尋找烈士親屬紀實</p> <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初,原部隊老首長譚樹恒打電話委托我幫助尋找在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甘肅籍烈士親屬。</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五位志愿者,從左至右依次為肖順萍、李振榮、宋宗和、茍永生、茍永蓮。</i></p> <p class="ql-block"> 收到老首長寄給我的資料后,我深感責任重大,老首長信任我,交給我的任務,必須辦好。</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與第一位烈士孔祥明的侄兒合影留念。</i></p> <p class="ql-block"> 我先到甘肅省民政廳,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結果得到的答復是年代已久,縣民政局的領導都換了多少茬,而且犧牲烈士又沒有確切的地址哪個鄉、村和親人姓名,很難找。通過民政渠道尋找烈士希望渺茫,我試著通過新聞媒體來尋求援助,在甘肅日報社,我找到編輯部主任,說明來意,想通過登報啟示來尋找甘肅籍62年中印反擊戰犧牲烈士親人,編輯部主任答復登報必須部隊開公函介紹信,部隊領導同意才能登報,我從部隊轉業地方都二十年了,現任領導都不認識,只好作罷。</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和第二位烈士朱稍笨的弟弟一家人合影。</i></p> <p class="ql-block"> 一天,我偶然看到蘭州晚報刊登的尋找3位烈士親屬的報道,他們是西藏日喀則烈士陵園和西藏山南烈士陵園及西藏察隅縣紅衛烈士陵園犧牲烈士,看到蘭州晚報刊登“為烈士尋找親屬幫烈士回家”的公益活動后,心情非常激動。我將老首長拍的照片到照相館洗了52張,老領導的信件資料又復印了80份,趕緊前往《蘭州晚報》社編輯部,為他們做的這件功德無量的事表示衷心感謝!編輯部主任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并安排專題記者和我見面,我把準備好的照片,老首長的信和烈士的名冊二十多份,當面交給了記者,并囑咐找到烈士親屬,請將照片信件資料一塊交給烈士親人。</p><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14日蘭州晚報刊登了新疆還葬有24位甘肅籍烈士的報道,我將蘭州晚報社刊登之事,報告給了遠在長沙的譚樹恒老首長,還發了圖片,他看了很欣慰,專門叫我到蘭州晚報社當面代他表示衷心感謝!2016年4月27號蘭州晚報社又刊登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譚樹恒,讓烈士魂歸故里,是功德無量的事》的報道。</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與第三位烈士羅德文的弟弟合影留念。</i></p> <p class="ql-block"> 老首長譚樹恒語重心長對我講,這些犧牲的烈士們,他們都是農民的兒子,都是二十來歲的熱血青年,為祖國的領土完整、邊疆的安寧、民族的尊嚴、犧牲了年輕的生命,我們為他們做些事,能把他們的墓碑照片和信息送給他們的親人,讓烈士魂歸故里,也是對烈士親人心靈上的一點安慰,盡管尋找烈士親人面臨很多困難,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尋找下去,直到找到最后一位烈士。</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找到了第四位烈士孫根滿的侄兒。</i></p> <p class="ql-block"> 尋找烈士親屬面臨著很多的困難,新疆西藏比較偏遠,烈士們遺留下來的資料不全,甚至有些烈士的資料是錯的,加之幾十年行政區域的變化,地名的變動,給尋找烈士親屬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隨著烈士父母兄弟姐妹們的離世,親屬們對烈士的記憶已經模糊,也不知道家族中的英雄安葬在何處,“落葉歸根”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無論漂泊多遠,都希望能夠魂歸故土,然而在戰爭年代中犧牲的英烈們,卻有許多永遠長眠在他鄉的土地上,英烈的后代,到了今天,仍不知道去哪里祭拜。</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與烈士趙福銀弟弟、侄兒合影。</i></p> <p class="ql-block"> 八位烈士,只有王茂林身后有三兒三女,其他人要么沒有來得及結婚就參軍,保家衛國,壯烈獻身;要么才結婚不久就入伍,犧牲時沒有留下子嗣。今天的我們安享太平盛世,但不要忘了那些曾經和你、和我們一樣鮮活的生命,為了國家和親人的平安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使他們短暫的生命豐滿充盈,他們雖死猶生。</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左一為烈士田忠生二弟的入贅女婿,左二 田忠生三弟,二弟為聾啞人,當時沒有在場。</i></p> <p class="ql-block"> 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能感受到現在和平生活的美好,但是,卻有很多的人不知道喀喇昆侖山上,海拔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埋葬著54年前在這生命的禁區里,為保衛和平、保衛祖國領土完整而獻身的105位烈士,我們的烈士有的是在戰場上被敵人無情的槍彈打中犧牲的,有的是在陣地上長時間潛伏被凍死的,有的是在運送彈藥和物資時累倒再也沒爬起來的,有的是被惡劣的的氣候導致的高原肺水腫奪去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圖為王定鈞烈士的妹妹一家人,王定鈞犧牲后,妹夫入贅,才撐起了這個家。</i></p> <p class="ql-block"> 我很榮幸參加這次志愿活動,我們一行五人,兩天行程約一千公里,穿越甘肅寧夏兩省,足跡遍及莊浪縣六個鄉鎮,自發自愿為烈士,為他們的親人送去慰問,將八位烈士長眠在西藏阿里康西瓦烈士陵園的照片一一送達親人手中,讓英雄魂歸故里,? 讓烈士的鮮血不白流,讓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慰,這是我們大家的心愿。我真心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志愿者及協會加入,爭取讓所有的烈士找到親屬!???愿英烈們浩氣長存!愿祖國永享太平!</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圖為和烈士王茂林的后人合影留念,一個充滿了愛、充滿希望的大家庭,八位烈士,只有王茂林身后有三兒三女。</i></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霞浦县|
大田县|
汉寿县|
武隆县|
宜都市|
澳门|
建始县|
山阴县|
永平县|
萝北县|
东莞市|
黎平县|
永靖县|
岐山县|
石柱|
浮山县|
罗源县|
湖州市|
义马市|
同江市|
湛江市|
兴山县|
合江县|
枞阳县|
驻马店市|
赤城县|
武川县|
澜沧|
会泽县|
金堂县|
姜堰市|
黎城县|
乌兰县|
那曲县|
察隅县|
中山市|
密山市|
万山特区|
盈江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