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脈,哈薩克族牧民世代在此居住生活,繁衍生息。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牧民們都要趕著牲畜翻山越嶺,搬遷轉場,逐水草而居,四處遷徙。 從高山草甸到山地森林,從戈壁荒漠到低地草原,年年趕著牲畜往返跋涉,只為追逐豐美的水草,躲避冰雪寒冬。 在牧區,牲畜轉場的牧道要靠經驗指引。<br> 條條牧道似神秘地圖,近則幾十公里,遠則數百公里,路途崎嶇而艱辛。 至今仍保留著的吉拉大峽谷至沙爾布拉克、紅山嘴的“千里牧道”,是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最長、最完整的游牧遷徙路線。 在新疆牧區所有的轉場牧道中,阿勒泰地區薩爾布拉克這條牧道,地理環境最原始,最壯觀。 薩爾布拉克牧場,是當地春秋牧場與中牧場、夏牧場的分界點,也是山區氣候與平原氣候的分水嶺。 薩爾布拉克牧場地處阿爾泰山脈東部高海拔地區,周邊高山聳立,牧道長達五公里,坡丘起伏,溝壑縱橫,是周邊牧區牧民轉場必經之路。 每年的五月底六月初,是夏季轉場季節,當地牧民忙于將牛羊畜群從河谷地區趕往薩爾布拉克,經此地后再連續趕路四、五天,才能抵達高山夏牧場。 牲畜群以家庭為方陣,一支接著一支從駐地開拔。青壯年騎著馬趕著羊群和牛馬,婦孺老幼則騎著馬牽著駝隊,每戶都有數匹駱駝背上捆綁著氈房和生活用品隨行。 牧群轉場時,遷徙場面規模浩大,羊群過處煙塵滾滾。 牲畜群抵達薩爾布拉克之前,要穿越一條山間窄道。在群峰夾持下,二米多寬的狹窄通道,令畜群通過時擁擠不堪。(圖片來自網絡) 穿過高山埡口后便正式進入薩爾布拉克牧場。只見山勢豁然開朗,呈現出數百米寬的大漫坡,羊群如千軍萬馬般浩浩蕩蕩乘坡而下,其勢不可阻擋! 薩爾布拉克的轉場牧道氣勢恢弘,場景壯闊,所以每年的轉場季都成為攝影師的打卡之地。 牧道,生命遷徙之道。<br> 數百年來,這片土地年復一年地與千百萬只羊、馬、牛、駝的蹄子,共同傳唱著這條偉大牧道的頌歌。<br> 它們與人類生命、家畜生命自誕生起就血肉交融。 牧道滄桑,訴說著游牧民族轉場的艱辛。<br> 牧道無聲,見證了一年又一年的轉場傳奇。<br> 生命延續。牧道永恒。 2015年5月攝于中國新疆阿勒泰<div> <div><br></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清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
威远县|
都兰县|
乌鲁木齐市|
田林县|
沭阳县|
赤水市|
灵丘县|
黎平县|
右玉县|
汤阴县|
资阳市|
北票市|
齐河县|
黎平县|
西畴县|
秀山|
江源县|
封丘县|
岑巩县|
合江县|
锦屏县|
巧家县|
师宗县|
都匀市|
信阳市|
宜章县|
怀化市|
枣强县|
宁远县|
阳谷县|
乌兰察布市|
金堂县|
枝江市|
永安市|
张北县|
金昌市|
定安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