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進入沙漠第二天。<div> 晨曦已照亮四周沙山,太陽還未越過沙丘,起床。</div><div> 沙漠里的人家,都是設在湖邊。車隊長的家,是在賽罕艾勒湖畔,被稱為“沙漠里的最后人家”。因為此處位于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的北面,再北上約10公里,就沒了湖泊,也沒了牧民點。</div> 這也是車隊長的不動產,明顯是開客棧之前的老房。 這處用牲畜糞便和著泥沙建成的圍子,顯然是關牲畜用的,現里面空空如也,牛羊駝都散在了野外,自己求生存,它們的主人現忙于帶領我們玩穿越。 趁開早飯前,去湖邊看看。 到湖邊,又被驚艷到。賽罕艾勒湖靜靜地躺在沙山的懷抱中,靜謐,湖面平如鏡面,四周倒影成對稱圖,若把照片上下一裁二,難分哪是實哪是影。 常年迎風的沙丘,被西北風玩弄得起了皺紋。 在湖泊四周及沙漠里,沙山沙丘表面順滑平坦的一面,必是面向東南的,因為這里常刮西北風。 側著光線,能看出湖水也是如昨天見到的巴潤尚根吉仁湖一樣,呈現出紅顏色。 湖邊緣,有不明動物留下的腳印。 這些腳印很密集,三個爪,大多是飛禽。<div> 想起在南美玻利維亞,見過大批的火烈鳥,也是在沙漠中的湖泊,那里的湖泊也是呈紅色。</div> 很明顯,這處湖泊是咸水,四周都是鹽堿結晶。 還有沼澤。 這輛皮卡在沙漠里很拉風,總是沖在車隊前面,車手是車隊長的弟弟,年輕氣盛,馳騁沙海。今天早上,這輛車被團友當作道具,紛紛與它合影。 我們一行相識的同伴,從南疆轉場過來有8人,今天有4人將與沙漠穿越團隊分道揚鑣。團隊的線路是斜穿沙漠,到達額濟納,再一路回張掖。而他們去過額濟納,所以選擇穿行沙漠一角,今天掉頭出沙漠。<div> 分手前,來一張合影。中間就是我們的領隊,旅行社的創始人。很棒的一位80后小伙,親力親為勘探全國各地,策劃出獨創性的旅游線路。</div> 車隊出發,今天我坐副駕駛。可能是經歷了昨天,也可能是坐前排,今天胃舒服多了,如同去高原,一開始有高原反應,適應了就過了這道坎。 人生第一次有此體驗,廣袤無際的沙丘,連綿起伏,壯觀、震撼。 前行不久,停一沙丘半腰,爬上沙丘頂,又是一抹紅湖呈現。<div> 原來就是賽罕艾勒湖。早飯前走近湖畔,只是窺見其一角。現居高臨下,得見全貌。像只海豚的頭部。</div> 太美了。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色彩,最為驚艷的莫過于各種紅色。 我們昨晚住的老鐵家,就是圖中央一叢樹那里。<div> 如沒興起的旅游業,傳統的牧民就是守著一汪湖水,在沙漠中放牧營生。如今有頭腦、有能力的就多種經營,財富也就聚沙成塔了。</div> 沙丘被我們踩的一片模糊,等待一場風暴來撫平。這串清晰密集的痕跡,是一只昆蟲留下的。沙漠中也有萬物,適者生存。 欣賞完賽罕艾勒湖,繼續向下一個湖泊進發。 車行途中。 看,那輛皮卡又在表演。大于45度飛車。車斗里東西是用大網固定住,否則定會天女散花。 行走沙脊線。 今天看到的第二個湖,巴彥諾爾湖。我們車的師傅說,這叫“日”字湖,很形象。泛著青紅色。湖水應該是深紅色的,光線角度關系,既顯深紅,又泛深藍。 才下巴彥諾爾湖,又見烏爾塔布拉格湖。今天上午所經過的三個湖,之間的直線距離,分別不超過5公里,很近。<div> 沙漠中的湖泊,四周都是被沙山環抱,中央靜靜一汪清澈湖水,由于含有一些礦物質及耐鹽堿的微生物,因此會呈現不同顏色,比如紅色。</div> 走進,淺紅,咸湖。遠觀近看顏色又不一,俯瞰色彩一定更美。 平如鏡面。 走近湖泊,就能沿湖邊走邊看邊拍,因此放上的圖也就多了。 沙漠中的咸水湖,基本上湖畔都有淡水泉眼。有湖就有牧民居住點,他們的飲用水就來自泉水。<div> 這就是一處泉眼,涌出的淡水,漫漫流向咸水湖。奇特,這一咸一淡的水源,在地底下居然沒有融合。</div> 地下涌出的泉水,微微沖刷、或攜帶出細沙,在陽光照射下,像是金沙在上下翻滾。 捧一掬嘗嘗,清冽甘口。 湖邊生物。 不遠處還有一片林子。 走進林子,有些樹干很粗壯,有些年頭。 林下,有綠植,司機說,是野生甘草。一味祛痰止咳的中草藥,駱駝吃了不咳嗽。 沙地上有樹上掉落的小果,沙棗,駱駝的喜愛,嘗了,沒味,人類表示不好吃。 在湖邊,又列隊拍集體照,這次少了一輛,是上午先行離開的4位同伴。 樹蔭下,就地午餐。 今天的午餐是自熱飯,第一次吃,味道不錯。 還有西瓜。這里的西瓜日照強,溫差大,口感果然好。 司機們支起小鍋,煮方便面吃。 餐畢,把能融化的垃圾燒了,融化不了的,隨車帶走。保護環境,盡量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為此,每次焚燒前,我們都去撿枯枝。 最后,一大堆廢物化為一灘灰燼。 瓜足飯飽之后繼續往沙漠中心而去。離此一去,便不再有湖泊可欣賞。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都集中在距南緣60公里內的區域,午餐后,我們向沙漠腹地而去。 給國產坦克300一個特寫。 在浩瀚無垠的沙漠中,我們的車猶如一葉扁舟。 這個沙窩很像一個人臉,微笑著詢問:你們都從哪里來? 翻越沙脊線很考驗司機的駕車技巧。頂部的沙質松軟,一個不當,就會騎在沙脊上動彈不得。我們車的司機很機敏,雖說因為我們的加入他是臨時被叫來的,這條線他也是第一次走,但一次都沒陷車。他會先觀望前方車的行進路線,判斷是否有陷阱,若一輛輛都正常越過,則我們的車也會正面一沖,一躍而過。若前方車輛翻越時有卡頓,他則會避開另選方向,或斜向上坡,車身側向翻越沙脊。側向翻越,可避免輪胎騰空,底盤不易坐在沙脊線上。 等待救援,要靠其他車牽引。<div> 單車走沙漠,司機會在車上備把長鐵揪,遇到騎跨在沙脊上,只能把底盤下的沙子挖出,讓車輪著地,師傅說,起碼要挖沙2小時才能脫困境。</div> 大自然的杰作。如滄海破浪。 表層的沙,被風鐫刻成一幅幅現代畫作。 沙漠中本沒有路,我們的車行過就有了路。<div> 茫茫沙漠中,后車跟著前車之轍,頭車前面沒轍,司機頭腦中的定位就是方向。在大漠中時常冒出念頭,這些司機天生頭帶GPS啊?!</div> 跌宕起伏。 又有一輛車架在梁上動彈不得。 如果說前面一輛是差一截氣沒過,那這輛是僅缺一口氣。大半個車身都過了,只差后輪這么點高度。現再加油門也沒用,車輪抓地力不夠,只能等隊友救援。 這輛車雖然翻越了過去,看后輪濺起的沙子,很僥幸,當時若欠缺一點動力,很可能就懸空坐上面了。看車身的傾斜度就知,翻越過去是個大俯沖。所以開頭車的司機很勇敢,不過車隊的司機們個個都有一手駕馭車輛的好技能。 臨近傍晚天色有點陰沉,今天看不了沙漠落日了。 下午5時許,選了一處沙坡腳下作為今晚的露營地。<div> 前一晚是住在車隊長的家,雖簡陋,但至少上有屋頂下有床。今晚自己扎帳篷,兩人一頂。</div> 別看這薄薄尼龍布的帳篷,竟能抵擋夜晚零下的氣溫。何以知曉?因為放枕邊的礦泉水,第二天起來發現里面有冰坨子。 晚餐吃火鍋,有羊肉,師傅們在肢解羊架。這些羊肉很可能是我們的車帶進來的,因為后背箱帶著車載冰箱。 我與同伴也沒閑著,幫忙串羊肉。今天胃口開了,可惜肉少了。 大帳篷內,每個人的嘴都沒閑,吃、唱、說、笑…… <br><div> 飯后,燃起篝火,在沙漠深處盡情起舞。<br></div> 巴丹吉林沙漠,總面積4.92萬平方公里,東西長約270公里,南北寬約220公里。<div> 今晚扎營在南進約100公里處,我們在沙漠深處睡一晚,無人區。</div><div> </div><div> 沒信號,全然不知外面疫情形勢越發緊張了。</div><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嘉荫县|
九龙坡区|
句容市|
井研县|
托里县|
贡山|
陕西省|
邛崃市|
包头市|
小金县|
尼勒克县|
凌海市|
义马市|
林周县|
历史|
萝北县|
平和县|
永州市|
灵山县|
六盘水市|
琼结县|
仁怀市|
开远市|
彩票|
乌拉特前旗|
泌阳县|
岳阳市|
饶平县|
同仁县|
西贡区|
吴忠市|
曲阳县|
石柱|
鄯善县|
象州县|
巴东县|
张家界市|
清新县|
固阳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