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食物相克”</b>一詞應該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家家戶戶都備有“食物相克對照表”,放在案頭或貼在廚房醒目處備查,以防食物相克,危害健康與生命。之前,本人對此深信不疑,時常提醒家人“這不能搭配、那會相克”,搞得心驚膽顫,但事實上,如果拋開食物劑量毒性談“食物相克”是危言聳聽,不靠譜的,是中國歷史上流傳最久的食品謠言。</p><p class="ql-block">所謂“食物相克”,是指某幾種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否則會產生不適、甚至中毒的說法。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豆漿雞蛋不能一起吃”“菠菜豆腐會結石”“大蔥與蜂蜜不能同吃”……這些“禁忌”是真的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18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一號消費預警發布:</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食物相克說法都是謠言</b><b style="color:rgb(1, 1, 1);">。</b><span style="color:rgb(1, 1, 1);">過度關注食物相克,會影響我們攝入食物的多樣性,食物相克傳言是站不住腳的。</span></p><p class="ql-block">2018年的晚會更加注重知識性與服務性,公布了四號消費預警,對廣為流傳的食品相生相克圖譜、土雞蛋洋雞蛋營養識別、小朋友穿洞洞鞋乘扶梯易發生事故和電動自行車充電過量易爆炸,都以科學的方式進行了解答辟謠。</p><p class="ql-block">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民間流傳已久的“食物相克”說法,從常識上講本身就純屬謠言。因為“食物相克”的說法,只是根據一些個例總結出的經驗之談,實際上缺乏科學依據。之所以有人會出現“食物相克”現象,是由個人體質、環境因素、保存方法等多種因素所致,不能把這種現象歸罪于兩種食材的本身。</p><p class="ql-block">實際上,一種食物單獨吃,如果沒有問題,那么兩種沒有問題的食物一起吃,不管怎么搭配也不會產生毒性。要知道人的胃是一種強酸性的環境,和吃什么食物本身無關,而腸道是弱堿性的,也和吃什么食物無關。</p><p class="ql-block">所以說,食物相克從常識來講純屬謠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面舉幾個日常食物來剖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桃子+西瓜=中毒?</b></p><p class="ql-block">實際上,桃子和西瓜的營養非常相似,都是水分和糖類,西瓜含水量90%左右,含糖量5%左右,而桃子含水量85%左右,含糖量12%左右,它們一起吃不會中毒。</p><p class="ql-block">不過,水果好吃也不能過量,吃太多容易增加腹瀉風險,且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不及時刷牙,會增加齲齒、肥胖風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水果+蝦=砒霜?</b></p><p class="ql-block">有人說:“水果里含有大量維生素C,會將海鮮里的五價砷還原成有毒的三價砷,即砒霜,對人體產生危害”。這只能說提出這個說法的人,學了化學,但又沒學好。這個反應只是理論可以實現的反應,一般只有在實驗室非常苛刻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實現,我們生活中不能發生。而從劑量方面看,按照每公斤蝦蟹中最多含0.5毫克無機砷計算,想讓這些砷元素全部被維生素C還原為砒霜,理論上需要一次性吃200斤的蝦蟹,才有可能發生砷中毒。想要中招,事實上不是“中毒”死,而是被“撐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3、菠菜+豆腐=腎結石?</b></p><p class="ql-block">人要形成結石,草酸需要到達尿液跟鈣結合。事實上富含草酸與富含鈣的食物一起吃,可能在腸胃中就結合了,會隨糞便被排出體外。如果還不放心,將菠菜焯水可以除去大部分草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4、柿子+螃蟹=胃結石?</b></p><p class="ql-block">柿子本身是一種不易消化的食物,熟柿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單寧酸),一次吃太多柿子,可能會破壞胃內蛋白質的“三級結構”,甚至形成不可溶解的“沉淀物質”,也就是所謂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結石</b>”,影響胃部正常工作。但對正常人而言,按我們平常所吃的柿子數量和螃蟹數量,里面的這點兒鞣酸跟蛋白質也產生不了多少沉淀,并不會誘發消化不良等問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5、大蔥+蜂蜜=中毒?</b></p><p class="ql-block">“若要死得兇,蜂蜜加香蔥?”這個說法的來源,可能是很久之前有個人吃到了有毒的蜂蜜,碰巧又吃了蔥,誤把兩件事聯系在一起,還告訴了別人,慢慢就流傳開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6、豆漿+雞蛋=不吸收?</b></p><p class="ql-block">生大豆中才含有抑制蛋白酶的物質,名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豆漿是煮熟的,抑制因子已經被破壞,不會影響吸收。豆漿雞蛋一起吃,營養又美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紅薯+雞肉、雞蛋=傷腸胃?</b></p><p class="ql-block">從食物營養角度來看,紅薯屬于淀粉物質含量較高的食物,雞肉和雞蛋屬于高蛋白食材,相互搭配食用并不會產生任何反應,反而可以促進營養素的均衡攝入。</p><p class="ql-block">只是對于胃腸“敏感”人群,胃腸功能本身不是很完善,食用較多紅薯后容易出現腹痛、腹脹,再吃較多的雞肉、雞蛋等含有較多蛋白質的食物,可能會加重不適,但這和“紅薯+雞肉、雞蛋=傷腸胃”的理論無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事實勝于雄辯。</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看完這些解釋,您該放心了吧?“食物相克”本身就不存在,日常不需要糾結,該吃吃該喝喝。</span></p><p class="ql-block">不過流言往往層出不窮,如再遇到新的“食物相克”傳言,我們該如何辯別真假?請大家牢記“<b style="color:rgb(237, 35, 8);">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靠譜的</b>”,就不會上當。像上面說的“水果+蝦=砒霜?”,即使是在理論狀態下真能夠得到這樣的結果,劑量往往都非常大,生活中根本達不到。</p><p class="ql-block">還需注意的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食物本身是不是有問題</b>”。如夏天的西瓜放在室內很容易變質,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還有柿子因含有鞣酸會引起腸胃不適或者豆角等如沒完全炒熟會有一定毒性,這類食物往往是“食物相克”理論的重災區。</p><p class="ql-block">總之,只要掌握了辨別流言的方法,就再也不用擔心被騙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拓展資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科學論證:“食物相克”是謊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對于食物相克,早在1935年,我國科學家、中國營養學會創始人鄭集教授,就在民間傳言較廣的184對所謂“相克食物”中,選擇了當時最為流行的14組食物,包括蜂蜜和蔥、牛肉和板栗、螃蟹和柿子等,分別進行人體和動物實驗,結果一切正常。這是首次通過科學實驗直接駁斥“食物相克”一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08年前后,蘭州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也相繼通過實驗對“食物相克”說法進行了辟謠。</span></p><p class="ql-block">《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也提到,到2016年為止都沒有發現過真正因為“食物相克”導致食物中毒的案例和報道。有時人們吃完東西不舒服,往往是因為食物不干凈、食用方式不當、過敏體質等個人原因。而網絡上的傳言卻片面地夸大了食物間的相互作用,并且忽視了劑量的重要性,才會出現了“中毒”、“致死”等種種謠傳說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希望大家再也不要相信“食物相克”的說法,如確有相克成分的食物,關鍵還要看食用量,正常情況下,人的正常食用量,遠遠達不到發生“中毒”反應的程度。</span></p> <p class="ql-block">鳴謝:《科普中國》《中國網》《360百科》《360文庫》《360精選》《360圖片》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明光市|
仁寿县|
信阳市|
岳西县|
甘肃省|
吉林省|
藁城市|
烟台市|
离岛区|
红安县|
鹿泉市|
肇源县|
广南县|
海林市|
长汀县|
华亭县|
明水县|
金昌市|
肃南|
周至县|
霞浦县|
瓮安县|
延庆县|
龙泉市|
荔浦县|
裕民县|
淮南市|
定陶县|
沅江市|
瑞丽市|
三都|
交城县|
江西省|
安化县|
焦作市|
田阳县|
台江县|
乌恰县|
东乡|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