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莊天路導游詞</p><p class="ql-block">文/李尚政(重慶巫山)</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嘉賓、游客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緊握時代脈搏,感悟“下莊精神”。今天我們將乘車前往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同走“下莊天路”,聆聽楷模事跡,追尋時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 群山莽莽接星辰,絕壁高懸萬丈深。巫山縣下莊村位于秦巴山區腹地,四面高山環繞,千仞絕壁,萬丈深淵,形如一個大天井,整個村子被“鎖”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天坑”之中。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有1100多米。舊時村民出山需在坡度近70度的懸崖上,攀云梯、過獨木橋、爬108道之字拐的羊腸小道,翻山越嶺,來回要一天的時間,是有名的“天坑村”。全村的生產生活物資全靠背簍背進山,村民生活條件十分艱苦。</p><p class="ql-block"> 據統計,從1960年以來,先后有23位村民在出山途中摔死于懸崖下。直到1997年全村397人中有150多人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160多人從來沒有見過公路,300多人從來沒有看過電視。</p> <p class="ql-block"> 要想富,先修路。為了改變貧困落后的命運,不讓子孫后代再受苦受窮。下莊村不等不靠,不甘心“坐井觀天”的下莊人,在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的帶領下,用生命挑戰懸崖,村民拿起鐵錘和鋼釬,憑著雙手和勇氣,硬是要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希望之路來。</p> <p class="ql-block"> 天無絕人路,人有英雄膽。一面紅旗舞,懸崖飛好漢。1997年的冬天,全村人籌款捐物、自力更生,開始了在絕壁上風餐露宿的修路壯舉。最年長的63歲,最年輕的僅17歲。</p><p class="ql-block"> 1999年秋天,村民黃會元在修路時從懸崖上墜落,這已經是接連去世的第二個人了。深夜,全村390余人圍著一具黑色棺木肅立,身材矮小的毛相林抬頭,看看頭頂那方被絕壁環繞的星空,用嘶啞的嗓音大聲問:“50多天前,28歲的沈慶富死了,我們依然在修路,今天,36歲的黃會元又死了,我在這里再次向大家確認,這路到底是修還是不修?”村民們拳頭直指天際,向山吶喊,問天要路,“修!”</p> <p class="ql-block"> 2000年,除了犧牲人數不斷攀升,縣里撥付的“三資”物材也逐漸消耗殆盡,村里開始蔓延著一股消極情緒,正在大家猶豫修路是否要繼續時,村里5個孩子誤食老鼠藥,需要到山外的騾坪鎮買藥救治,以往往返一趟至少要大半天,但靠著半截打通的毛坯路,往返節約了3、4個小時,5個孩子全救回來了。 這件事給村民們很大的鼓舞,“為了孩子們,為了子孫后代,這路必須修下去,無論付出什么代價。”</p> <p class="ql-block"> 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下,2004年3月下莊絕壁上的一條2米多寬,8公里長的天路終于全線貫通,下莊村到竹賢鄉的時間,由過去的5個小時縮短到1個小時。在修路的7年里,6條鮮活的生命墜落懸崖,長眠在莽莽大山中,其中最小的26歲,最大的46歲,犧牲時平均年齡33.6歲。2人終身殘疾,數不清多少人受傷……</p> <p class="ql-block"> 人間奇跡筑,天路已出山,當代愚公贊,精神萬里傳。這條路,指引著更多的下莊人走出天坑,走向外面更大更廣闊的世界。“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要讓下輩人過上好日子。”毛相林村支書當年的豪言壯語依然激勵著下莊人,初心不忘,砥礪前行……</p> <p class="ql-block"> 絕壁上的天路,是下莊人的希望之路。巫山縣政府先后又投入近1000萬元對道路進行了加寬加固,并安裝了防護網和護欄,目前,全村公路已實現戶戶通。修路之前,村里只出過一個大學生。路修通后,14年間,這里走出了23個大學生。</p> <p class="ql-block"> 下莊村祖祖輩輩都靠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生活。為了探索新的“致富路”,毛相林帶領村民們種過漆樹、養過山羊,還發展過養蠶業,但都以失敗告終。</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的機會,毛相林在鎮上嘗到了新品種西瓜,香甜的口感讓他回家后就開始嘗試種植,沒想到西瓜成熟后賣了500元,換了1000斤玉米,請專家分析過村子的自然條件后,下莊村最后確定了柑橘、桃樹、西瓜三大產業,開展傳統小麥綠色種植,并重點發展生豬養殖,探索出了以瓜果為主、多種經營的產業發展思路。培育出藍色(勞務輸出)、綠色(西瓜)、橙色(紐荷爾橙)“三色”經濟。下莊人種出的糧食、水果,喂得膘肥體壯的土豬,再也不愁賣了,曾經賣不出去的農產品,如今給村民們帶來豐厚收入……</p> <p class="ql-block"> 2015年,下莊村完成整村脫貧,基本的吃飯穿衣問題解決后,下莊人琢磨著怎么把日子過得更好,借農村危房改造契機,下莊村開始興辦農家樂,營業收入當年就創收6萬元。接下來,村里又投資100萬元新建民宿,培育打造鄉村旅游星級農家樂。2019年,下莊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一萬兩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p> <p class="ql-block"> 2019年下莊精神文化陳列館在村口落成,里面陳列著下莊人修路時的圖片和工具。宣傳介紹下莊人敢為人先、奮斗不止的光輝事跡。絕壁上的天路,書寫著下莊人勤勞勇敢、艱苦奮斗、堅守初心、自強不息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目前,下莊村正努力打通與各旅游環線的連接道,與周邊景點實現互聯互通互動,開啟了文化旅游振興鄉村的致富之路、小康之路。</p> <p class="ql-block"> 旭日東升照四方,共產黨的恩情長。毛相林在擔任村干部的43年里,初心不忘,始終牢記共產黨員身份,為改變家鄉貧困落后面貌,帶領村民發揚“愚公精神”,以“不等不靠”的自覺、“敢想敢干”的勇氣、“百折不撓”的毅力、“合力攻堅”的奮斗,不斷創造出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他勇擔重任、沖鋒在前、大公無私,甘于奉獻,讓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了共產黨員的先鋒力量。他堅定信心,帶領村民站在新生活新起點上奮勇拼搏,砥礪向前。</p> <p class="ql-block">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山坡上種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如今,這座曾深鎖天坑的村落,正張開懷抱,熱情迎接八方來客。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勤勞勇敢的下莊人在毛相林的帶領下又踏上了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信天,不認命,毛相林,你這硬實的漢子,終于帶著鄉親們爬出這口井,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你以一種表率的力量,帶領下莊村人構建了一個脫貧致富的強大正能量集體,勇于破除空間貧困壁壘。下莊村人用艱苦奮斗精神贏得了脫貧攻堅的勝利,是新時代愚公精神的典型代表。 </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7日在《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中,毛相林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p> <p class="ql-block">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范就是一座豐碑。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的榮譽稱號。 共產黨人就是開路先鋒,只要我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天路精神”,就一定會蹚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路。</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25日,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被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公示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擬認定名單。</p> <p class="ql-block"> 雨霽清山綠水幽,炊煙裊裊繞新樓。農家處處春風漾,一任逍遙畫里游。雨后的下莊村,綠水青山,恬淡幽靜,裊裊炊煙,清新逸人,猶如一幅潑墨的山水畫卷,令人陶醉。幾年來,趁著國家鄉村振興的春風,下莊人憑著自己勤勞致富的雙手,在希望的田野上,把幸福寫滿美麗的山鄉。</p> <p class="ql-block"> 絕壁上的天路,是下莊人的希望之路,是砥礪奮進的開拓之路,是邁向幸福的小康之路。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的“下莊天路”游程即將結束,愿我們緊握時代脈搏,感悟“下莊精神”,在鋪滿金色陽光的大路上,在新的征程中,我們奮發圖強,斗志昂揚的奔向遠方……</p> <p class="ql-block">注:所有圖片均選自網絡,向原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江门市|
兴隆县|
平利县|
永仁县|
武鸣县|
堆龙德庆县|
云林县|
宣威市|
成武县|
揭西县|
马关县|
五常市|
清徐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密山市|
汝阳县|
南京市|
江北区|
那曲县|
龙井市|
霍州市|
营山县|
福海县|
桐庐县|
建平县|
浏阳市|
禄丰县|
清新县|
建昌县|
本溪市|
广宗县|
萝北县|
淮北市|
开封市|
贵溪市|
峨眉山市|
吉木萨尔县|
镇赉县|
隆尧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