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為了躲避西安接下來連續幾天四十多度的高溫天氣,6月22日早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7:30我們從西安家中出發,</span>開始了一家四口人的陜西寶雞、寧夏固原四日避暑自駕游行程,從阿房宮高速口收費站進去,沿連霍高速一路開往寶雞市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途徑眉縣時下了一會中雨,在寶雞下高速后找了個飯館吃了一個飯,繼續向西沿著國道向距離寶雞市區65公里的靈寶峽和九龍山、大水川景區方向駛去。</p> 小雨中先去了靈寶峽景區,靈寶峽位于陳倉區香泉鎮石堯村。主要景點有懸崖石、一線天、水蝕崖、漾水問、試劍石、麥磊山、女兒坡、太師窯、白音寺、龍王廟等。 靈寶峽古時為隴州八景之一,也是隴東通往關中的要道,是小水河上游的一處風景優美獨特的峽谷,長約1公里多一點。 進入峽谷后,我們在幾乎沒有一片垃圾的河岸行走,石頭子兒均勻分布,下雨天鞋子踩上去,很有回歸童年的感覺——石子在移動,人心也在動態之中。 小水河從峽谷中間流過,河床平緩優美。 兩邊谷壁直立甚至向內傾斜,格外險峻。丹霞地貌特征明顯,山體巖壁鬼斧神工,河道曲折婉轉,峽谷從河床直立而起,雄偉壯觀。 靈寶天璽:位于江心,巨大,側面像玉璽。這塊石頭有神奇的作用。不管水流多大,它都會迫使河流分成兩條小溪,以防止水擴散。上面刻著“逼水寶珠”四個字。 走近峽谷以后,能夠明顯看到位于峭壁上數量較多的孔洞。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象,特別美。 靈寶峽水源很豐富,峽谷內溪流很多,山上也能看到綠油油的植被,使得靈寶峽成了游客們都很喜歡前往的夏季避暑勝地。 <p class="ql-block">繼續往前走,看到河的對面石壁大崖洞的下方有一個觀景平臺,有游人在哪里游玩和避雨。</p> 但是要過到那邊,需要跨過河道中央幾塊高低不平的大石頭才能到達。過了河一直往里走,就會看到崖壁上面若隱若現三個大字。 走進之后你就會發現崖壁上刻的“靈寶峽”,三個大字是民國27年(1938年),當時隴縣縣長張豐胄在靈寶峽壁上題有行書“靈寶峽”三字,筆法蒼勁,書法功力深厚,至今清晰可見。 當地人相傳李世民陪同長孫皇后回孫家村探親,路過靈寶峽在此處歇息過。 傳說隨行的十三位大臣在旁邊守護著,忽然天空中劃過幾道閃電,將大臣們的臉印在了行宮的上方,預示著他們世代守護著唐王和長孫皇后。 <p class="ql-block">不一會就走到了峽谷的盡頭,由于雨還是下個不停,前面的道路也有些泥濘,我們便原路返回到了靈寶天璽哪里,想去河對面的大佛洞和望京臺看看,同樣也要踩著河道中央一些高低不平的大石頭才能過去。</p> 大佛洞里面供奉著佛祖西方如來(釋迦牟尼),因其祈福靈驗,靈氣逼天而聞名。 在此虔心禮的人,所求之事往往特別靈驗。這也是靈寶峽名稱中,靈字的來由之一。 過了大佛洞就是爬上望京臺的步道,由于下雨路滑,雨水太多沒有繼續往上爬。同樣幾處半山腰的環形游覽景點由于時間關系也沒有上去。 比如后方半山腰有一條狹小的小路,大家可以沿著這條棧道向前走到宋人抗金遺址,走一個小環形可以從另一個出口或者白音寺附近出來。 靈寶峽周邊還有附近的纖云線、麥垛山等景點都是養生休閑的旅游好去處。在這里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還有秀麗的自然風景,是陜西一處絕佳的旅游景點。 游覽完靈寶峽,雨稍微小了一些,我們驅車約十幾分鐘就到了九龍山景區索道停車場。 <p class="ql-block">九龍山游覽可選擇索道和步行。比較好的方案選擇索道上山,步行下山。這次由于時間和下雨原因,兒子他們兩人計劃往返都乘坐索道。上到九龍山廣場后,徒步沿著景區的中線、也就是腰線路線游覽一圈。</p> 九龍山,又名上九元,距寶雞市區45公里,北連千北公路,東應雞峰山,西托方山塬。 區步道入口和索道下站在河道兩邊,在九龍山文化廣場處以橋連接,從此可上九龍山文化廣場,過橋就是索道下站停車場。 <p class="ql-block">九龍山景區兩年前我們來過一次,當時是上午到的景區游客中心停車場,沒有乘坐索道,而是沿著河邊的步道進景區大門,又爬到山頂,整整玩了一天的時間。</p> 這次我們沒有上山,則是走過人行天橋上到對面的九龍山文化廣場、再下到游客服務中心轉了一圈。 <p class="ql-block">九龍山地勢險峻、山清水秀,云蒸霞蔚、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九峰匯集、相依相抱,狀如蓮花盛開,又似九龍騰空,故而得名九龍山。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成為關中西部佛、道文化的秘境勝地。</p> 先有長孫皇后贊譽褒獎,后有尉遲敬德監修廟宇,從而留下了獨秀關隴的九龍八景。 錯落有致的,新建仿古建筑。 游客中心前往九龍山文化廣場的牌坊。 <p class="ql-block">為了方便介紹景區詳情,文中九龍山景區照片和視頻為兩次不同時間來游覽時混拍,特此說明。</p> 九龍山索道起于九龍山玉兔溝,終點在九龍禪院,線路總長約1000米,高差約200米。 九龍山景區步道入口,從景區游客中心和九龍山索道均可以到達這里。 九龍山索道上站位于九龍廣場景區。此廣場主要有九龍禪院、九龍山藝術創作基地、賓館九龍清居;我們來時原來建的觀音金身2020年來時正在圍擋起來拆除。 <p class="ql-block">遠觀建在半山腰崖壁上的玻璃棧道和山頂最高點的浮天閣。</p> <p class="ql-block">九龍禪院是在原來唐代的佛教寺院的舊址上修復而成,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氣勢恢宏。</p> 關于九龍山景區,還有一段傳說,相傳在唐貞觀年間,長孫皇后回香泉探親后,返京路過皇后嶺(今新民鄉王家嘴村三組)時,望見九龍山云蒸霞蔚,宛若仙境,乃贊不絕口,回京后奏告太宗。 唐太宗遂命愛將尉遲敬德在九龍山監修廟宇,祈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留下了這獨秀關隴的九龍山八景。 新建的藝術創作基地一角。從九龍廣場開始,按景區導覽圖標示,通往上九元道觀共有三條線路,不過玻璃懸空索橋這一條,景區專設為回程線路,不可上行。最外圍的線路是經飛龍亭先通往浮天閣,可距離最遠。 玻璃棧道地處地勢險峻的腰道崖凹狀崖壁地貌區,位于撲崖絕壁遺址與龍門口之間,架設于深谷之上,宛如一道彩虹飛架深谷。無論是玻璃棧道還是玻璃懸空索橋,在九龍山景區都不單獨收費。 半山腰俯覽山下的九龍山溫泉酒店和游客中心及停車場。 走完玻璃棧道,我們原路返回了一些。走了最外圍的線路是經飛龍亭去浮天閣,也就是到山頂的一條步道。 途中俯覽九龍廣場景區,可以看到觀音金身像正在圍擋起來拆除。 右邊山巔正是浮天閣和龍亭。 彎彎曲曲,一路爬高過,就到了修建在山脊上的這個長廊休息了一會,再往前走就快到山頂的浮天閣了。 浮天閣是最高點,上面有觀景臺,風景還是蠻好的。 浮天閣為三層圓檐攢尖的閣樓形制,酷似北京的天壇,由于其崛起于天地之間,地位至高無上,閣內供養“天地”二字,故得名。 <p class="ql-block">在閣內環望四周,閣柱邊彩旗飄飄,吹來涼風颯爽,若不是擔心時間關系,真想在里面多待一會。看兒子所拍視頻,原來觀音金像的地方改造成一個九龍閣了。</p> 山頂的龍王廟。 俯覽建在山巒中的懸空吊橋、玻璃懸索橋,而上九元道觀就掩映在右邊樹叢疏影之間。 從龍王廟西邊就是一天下山的步路,挺陡的,一路下來就可以到會仙坪崗景區。 山頂看到藍天白云之下周邊遠處延綿不斷的山脈、村莊和梯田。 會仙坪崗景區,應該是景區最低點,在此往前有道路分叉,一邊是到上九元景區,一邊是到三清洞天景區。 也就是不上山頂浮天閣,只走腰道仙路景區的玻璃棧道一路下來,可以到達這里。屬于一個三岔口地帶。 我們要游覽吊橋和玻璃懸索橋,體驗在山間穿行,則在這里休息了一會,就走上九元景區的步道。 遠觀上九元的道觀,這個鑲嵌進山崖上的道觀由三層樓閣組成,遠看、近觀都讓人感嘆險要。 到上九元的路途中經過有一個叫八仙洞的地方,我們沒有爬山去一看究竟。 看介紹說洞內是供奉道教傳說的八仙,也講述著接地氣的九龍山民俗文化。 在一個拐彎處可以看到腰道仙路景區哪里可選擇玻璃滑道下山,到達會仙坪崗景區。 九龍山屬關山隴山局域,夾在六盤山和西秦嶺的中間,這里樹木茂密而多雨多霧,也因多雨多霧而茂密。 遠處是到三清洞天景區步道和木板索橋和玻璃懸空索橋。 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個景點了,這里的風景真的很美,尤其是下雨天,霧氣騰騰的,像仙境一般。 在雨天里,云霧環繞于山頭之間,天灰蒙蒙的壓了下來,天灰蒙蒙地壓了下來,朦朧可見。 上九元道觀加上我們未親臨的三清洞、八仙洞等道教建筑,在這里統稱為上九元景區。 上九元道觀分三層,二層財神殿,三層玉皇殿,這些我們都再熟悉不過。 一層雷祖殿,看介紹,它供奉的是聞太師,名聞仲,俗語說“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的“文”就指的是他。 <p class="ql-block"><br></p> 在欄桿上俯瞰四周,周圍的角角邊邊大部分可收入眼簾。登上山巔可看到四周的溝溝壑壑,身居高位也容易看清人間的是是非非,這可能是老子能寫出《道德經》的原因。 索橋有兩段,前一段是木質的,看著極堅固厚實,實際叫懸空吊橋; 后一段是玻璃索橋,仔細看所拍的照片,它們的建設方式有別,只是我們很少注意到這些。 走在上面,是體驗那一份透明懸空的刺激感。 這里的丹霞地貌山石松樹,在雨水的沖刷下,山體億萬年不斷受到侵蝕,在山崖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天然石窟,山體也被侵蝕成一瓣一瓣的,成為人們觀賞的風景。 <p class="ql-block">經過吊橋,懸索橋,再往前行就回到了九龍廣場,可乘坐索道或者走步到下山。</p> <p class="ql-block">游覽完九龍山景區,雨也小了許多,我們沒有往寶雞方向走,而是沿著一條縣道翻山越嶺往千陽縣方向駛去。</p> <p class="ql-block">到達千陽縣城吃了個晚飯,然后上高速,途徑甘肅華亭市路段,追逐雨后的落日與晚霞,一路往今天要到的寧夏固原市的涇源縣駛去。</p> <p class="ql-block">兒子拍攝和剪輯【開啟避暑之旅!秦嶺在雨中仙氣飄飄,下雨進山,真的是不一樣的體驗!避暑之旅第一天,寶雞靈寶峽和九龍山-嗶哩嗶哩】 的高清視頻,有興趣可以復制以下網址后觀看。</p><p class="ql-block"> https://b23.tv/d0LfF2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桦南县|
泰兴市|
涪陵区|
兴和县|
东丽区|
昭苏县|
来宾市|
营山县|
枣阳市|
大埔县|
石景山区|
富川|
洪雅县|
永济市|
勐海县|
丰城市|
大足县|
郎溪县|
乌鲁木齐县|
科尔|
松潘县|
周口市|
太原市|
曲松县|
连城县|
宁蒗|
湘乡市|
交城县|
栖霞市|
昌黎县|
谷城县|
安岳县|
手机|
襄樊市|
云阳县|
兰州市|
和硕县|
大埔县|
庆安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