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在方寸郵票里追尋習近平的足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閩山閩水物華新》讀后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碧水灣小區 陳國成 張玉英</b></p>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泉州,驕陽似火。豐澤街道東美社區領導冒著酷暑為我們居家年老的退休黨員送來了《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上下冊,閱讀之后如同一股清泉拂過心田。全書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有許多生動的故事,有真實的場景、有豐富的情節、有鮮活的例子,學習起來特別受感動,特別受教育。這些故事多角度客觀記述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的豐富經歷,生動展現習近平在福建成長軌跡、生動實踐和豐富歷練,是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教材,還原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發展傾注的心血,掣畫的藍圖,也充分彰顯他前瞻的執政思維,深厚的赤子情懷,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我們廣大的人民群眾了解新時代我們黨的領袖提供鮮活的學習典范。</p><p class="ql-block"> 在學習《閩山閩水物華新》的感悟中,我們結合自己所收藏的一枚枚郵票,去追尋習近平總書記不凡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 1985年6月,河北正定縣縣委書記習近平被組織調往福建廈門任副市長。時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項南會見習近平,留給項南書記很深的印象:“為人處世很像他父親習仲勛,正直、厚道又很有理想,信念堅定,將來一定前途無量”(P4)。習近平也多次談到自己的思想認識源于革命家庭的熏陶。他的父親習仲勛(《習仲勛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圖1)和母親齊心早年參加革命,是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從小沐浴紅色家風,父母親以身垂范,從嚴要求,他對黨的事業,對人民群眾有著天然樸素的情感。2006年為紀念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5周年(《經濟特區》紀念郵票第4枚.圖2),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接受廈門電視臺專訪,回憶起初到廈門的初衷坦言:“我當時很興奮的到廈門來啊,就是想來嘗試對改革的實踐,對開放的實踐”(P189)。為適應廈門經濟特區擴區,探索實行自由港政策的需要,習近平抽調100多人進行21個專題研究,組織編寫了《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為2000年把廈門建成自由港型的經濟特區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筆者當年剛好參加泉州市《1988-200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很榮幸有機會應邀到廈門賓館參加廈門市政府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論證會,親眼看到作為該戰略研究負責人習近平精力充沛,待人和氣,還和我們與會的同志合影留念,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1988年6月習近平離開廈門特區往寧德地區任地委書記。習近平一貫堅持“先調研后決策”的工作方法,提倡“做縣委書記一定要把下轄的村走完;做市委書記一定要把鄉鎮走完;做省委書記一定要把縣走完。”閩東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年輕的地委書記的腳步。無論是在被譽稱為“中國最美的灘涂”(《美麗中國(一組)》普通郵票第1枚“霞浦灘涂”.圖3)霞浦縣400多公里海岸線,還是在崇山峻嶺中的壽寧、福鼎縣,習近平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多次走進大山重圍中的山區鄉村,開啟了擺脫貧困的實踐探索。針對當時閩東的實際情況,習近平把解決吃飯、穿衣、住房為內容的“擺脫貧困”作為工作主線,一下子擊中了閩東人的心坎(p42)。在總結救災搬遷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對閩東“七無”村以及一些貧困村,受災村和草房村(戶)進行搬遷。而得益于這一政策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福鼎赤溪村迎來真正蛻變,也成了以及探索多年的異地扶貧搬遷最有說服力的例證。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指出:“要舉全黨全國之力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首次提出“五個一批”的脫貧措施,其中便包括“異地搬遷安置”。一個月后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向全黨發出異地扶貧搬遷動員令。</p><p class="ql-block">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人民網視頻直播連線寧德赤溪村,祝愿鄉親們再接再厲,日子越過越好。赤溪村杜家柱書記匯報了赤溪村令人驚奇的變化,當年這個“五不通”的偏遠畬族自然村如今掩映青山綠水間,圍繞著山水做好文章,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實踐,走上了旅游富村、農業強村、文化立村,生態美村的脫貧路,成為全國聞名的小康示范村。寧德赤溪村還榮登2019年11月29日發行的《精準扶貧》紀念郵票的第2枚。</p> <p class="ql-block"> 從經濟特區廈門到閩東山區寧德,再到省城福州,習近平曾多次說:我的價值觀、人生觀來源于我的家庭,來源于我在陜北艱苦地方上山下鄉(1969年發行的《知識青年在農村》郵票第3枚),來源于勞苦大眾,所以我就選擇走從政為民的道路,不會走別的路。1990年7月15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焦裕祿》紀念郵票.),文思縈系,填下《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發表在翌日的《福州晚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b></p> <p class="ql-block"> 一曲《念奴嬌 -追思焦裕祿>表達了習近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思想境界,也正如他在漳州東山縣谷文昌陵園所說的:“谷文昌同志生前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據人民。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回答了‘參加革命為什么,現在當官干什么,將來身后留什么’的問題。他不僅是縣委書記學習的榜樣,也是所有黨員干部特別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學習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 “閩中茶品天下高”。福建自古就是產茶的大省,福建茶在世界舞臺上更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茶業是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時精心培育的七大優勢產業之一,更是他聚焦農業產業轉型的一個抓手。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通過調研發現寧德地區茶產業根基深厚,福安、周寧、壽寧、福鼎等縣適合種茶,這片茶葉沃壤孕育出了“白毫銀針”、“坦洋功夫”紅茶等品種,習近平盯住閩東茶產業轉型發展,在《擺脫貧困》全書中有8篇12處講到茶葉,他對閩東茶葉發展的重視可見一斑。此后幾年,習近平的足跡踏遍八閩重點茶區。在武夷山(《武夷山》特種郵票,圖8),他稱贊“武夷山茶文化歷史悠久,是茶葉的大觀園,大有文章可做”;“不要小看這一片葉子,既可以把外國的錢賺回來,又可以帶富一方農戶。”在全球最大的烏龍茶產區安溪縣,雖然占據全國出口烏龍茶的一半份額,卻一度沒有一個成規模的交易市場。2000年在省政府的幫助下,安溪縣政府用3萬元資金啟動,無償撥出河邊的一塊沙灘荒地,通過拍賣租賃等方式,撬動海內外資金1.2億元,建成中國茶都——安溪縣全國茶葉批發市場(《中國茶都》郵資封.圖9)。被請到中央電視臺大型系列報道《中國實錄》的安溪老茶農王奕榮在節目中深情的說:“省長對我們這個茶都都這么關心,這么重視,使我們茶都建設得這么好,使我們茶農都增加收入,我實在非常感動,我帶一點茶葉來送給省長。”同樣在這期節目里,習近平還分享起生活茶事,現場為閩茶“代言”:“我到福建以后就專喝烏龍茶,無論是安溪鐵觀音還是閩北的巖茶,我都愛喝。”</p> <p class="ql-block"> 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在廈門會晤(《海峽西岸建設-會展中心》郵票,習近平主席再次為閩茶“代言”。他送出的國禮,正是一套富有福建文化特色的茶禮盒: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福州茉莉花茶、福鼎白茶、武夷山正山小種,福建省五種極具代表性茶葉,共同展現“多彩閩茶”版圖的絢麗。時間來到2021年仲春,咱們敬愛的習總書記再次來到武夷山腳下的星村鎮燕子窼生態茶園,深情的對鄉親們說:“過去茶業是你們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今后要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他反復叮囑大家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p> <p class="ql-block"><b> 一片神奇的茶葉,寄托著總書記以茶興業,以茶富民,以茶會友的人民情懷。</b></p> <p class="ql-block"><b>作者:陳國成 張玉英 榮獲2015年“福建省最美家庭”</b></p><p class="ql-block"><b>2016年“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b></p><p class="ql-block"><b>陳國成榮獲2005年泉州市勞動模范 </b></p><p class="ql-block"><b>2008年福建省勞動模范</b></p><p class="ql-block"><b>201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b></p><p class="ql-block"><b>地址:碧水灣10-408 </b></p><p class="ql-block"><b>電話:13906098398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郵箱:568687250@qq.com</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盐亭县|
韶关市|
江西省|
桐梓县|
长沙县|
临漳县|
清水县|
遂平县|
佛学|
临泉县|
漯河市|
都匀市|
手机|
武邑县|
呼玛县|
朝阳市|
泉州市|
华安县|
烟台市|
望江县|
蕲春县|
营山县|
都江堰市|
门头沟区|
莆田市|
龙山县|
海城市|
新巴尔虎左旗|
黑龙江省|
吉林省|
塔城市|
马尔康县|
南阳市|
新巴尔虎左旗|
磐安县|
嫩江县|
吉林省|
礼泉县|
宁远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