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韶關(guān)南華寺,并不是一個特別有名氣的旅游景點。但如果你對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的奇人奇事有些許了解,就一定會產(chǎn)生前往觀訪的強烈愿望。</p><p class="ql-block">我在江西大余下了火車,沿梅關(guān)古道一路南行,徒步越過大余嶺上贛粵分界的隘口,經(jīng)珠璣巷、南雄,到達韶關(guān)。這條路正是慧能當(dāng)年北上學(xué)佛又回歸嶺南走過的。</p><p class="ql-block">到韶關(guān)的第二天,起個大早去趕車,圖的是人少點清靜點。韶關(guān)火車站廣場開往曹溪南華寺方向的專線車,準(zhǔn)點發(fā)車。出了市區(qū),暢行在滿目翠綠的田野中,呼吸著早晨清新的空氣,從頭到腳,通體舒暢。汽車中速行駛,一路無事。</p><p class="ql-block">可沒想到,眼見得南華寺就在前方不遠處,車卻走不動了,馬路上,小車大車擠成一團。好些個交警,又是大喊,又是手勢,跑前跑后,疏通路況。下了車,走到南華寺入口處,眼前是一派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熱鬧景象。向路人打聽,為何會有這許多的人?路人說,今天是初一,初一十五是進香的吉日,成百上千的香客,從四面八方趕來進香。 說這里的菩薩,很靈驗。</p><p class="ql-block">幾個售票窗前都排著老長的隊,好在我有免門票的資格,于是擠到窗前,領(lǐng)一張免費券,在眾人的簇擁下,擠進了"敕賜南華禪寺"大門。</p><p class="ql-block">南華寺是一座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的古剎,原名寶林寺,為梁武帝賜名。宋開寶元年,宋太祖趙匡胤賜敕南華禪寺寺名,這就是大門上金字匾額的由來。</p><p class="ql-block">南華寺為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的道場。西方學(xué)界將他與孔子、老子并列,尊為"東方三圣″。慧能是一位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高僧,只是世俗人間了解他的人不是很多,當(dāng)然,這并不影響人們進香拜佛許愿還愿的熱忱和虔誠。</p><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有人評價一位偉人,說他是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xué)都培養(yǎng)不出來的時代巨人。也許,在中國上千年的佛教史中,慧能就是這樣一位人物。</p><p class="ql-block">慧能出生在干部家庭′,老家就在今天的北京,姓盧。他爹大概是得罪了上級,也可能是犯了錯誤,被貶到嶺南。三歲時,爹撒手人寰,從此慧能與母親相依為命。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稍長,便上山打柴,賣柴買米,母子二人艱難度日。</p><p class="ql-block">一晃十幾年,慧能已長大成人。一日,他在路上見有人誦讀《金剛經(jīng)》,便駐足傾聽。良久,似乎聽出了一些門道,也就入了迷。回家辭別老母,學(xué)佛去了。從此,這世界上少了一名靠打柴維持生計的樵夫,多了一位祖師級別的和尚。才聞《金剛經(jīng)》,心已入佛門,這就叫頓悟。慧能就是頓悟的祖師。</p><p class="ql-block">學(xué)佛,近處廣東有的是佛寺,可慧能偏偏要舍近求遠。他一路向北,走了一個多月,來到湖北黃梅東山寺。東山寺是弘忍法師修行弘法之所在,弘忍圓寂后被奉為禪宗五祖,所以,東山寺又被稱為五祖寺。在這里,慧能遇到他的伯樂,剛好弘忍又準(zhǔn)備挑選接班人。趕得早不如趕得巧,這叫機緣,機緣巧合。</p><p class="ql-block">南華寺門內(nèi),有好大的一座鑄鐵香爐,插滿了香燭,香燭燃燒,爐火正旺。祖師殿前,跪拜祈禱的人們一個挨著一個。人們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菩薩,或求子,或求學(xué),或求財,或求美好姻緣,有人祈愿親人病體早日康復(fù),有人希望考評過后又能官升一級。我心清靜,無欲無求,只希望一眾香客,人人都能如愿。</p><p class="ql-block">南華寺內(nèi),菩提樹高大繁茂。因為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菩提樹就成了佛教的圣樹。同時它又幻化成一種象征,一種寄托,一種愿景。有一名人,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心若菩提》,用以記錄心路歷程,表達精神寄托。</p><p class="ql-block">慧能到了東山寺,并未受戒,他連和尚都不是,只是一名行者,每天就做些??米擔(dān)水之類的雜事,當(dāng)然,師傅講經(jīng)時,他也可以去聽。</p><p class="ql-block">弘忍法師年事漸高,一日,他叫眾僧徒人人寫一篇偈子,他要以偈子對教義理解的高下深淺為標(biāo)準(zhǔn),來挑選接班人。</p><p class="ql-block">機會只與有緣人。弘忍大徒弟神秀寫了一篇,"身為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常拂拭,莫使惹塵埃″,貼在墻上。慧能是個文盲,一字不識。他聽旁人讀了神秀的偈詩以后,請人拿來紙筆,口念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貼到了墻上。</p><p class="ql-block">弘忍相中了慧能。盡管慧能只是一名來寺不久的行者,而神秀是跟隨多年的高徒,但他還是決定把衣缽授給慧能。人們不能不為弘忍的高尚品德和無私情懷贊嘆,但法師本人卻不得不考慮這樣的選擇可能帶來的風(fēng)險。</p><p class="ql-block">弘忍在半夜召見了慧能,把衣缽授與這位尚未出家但悟性奇高的徒弟,并將他送到長江邊登上渡船,囑他快快離去。相似的情節(jié),我們在《西游記》里見過。吳承恩不知是否受到某種啟發(fā),他筆下的菩提祖師傳法孫悟空,用的也是這個套路。</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東山寺里炸了鍋,有人為慧能的悟性和才情所折服,也有人為神秀憤憤不平。更有極端者,操上家伙,追慧能而去。</p><p class="ql-block">古書里形容一個人慌亂逃離的囧境,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似漏網(wǎng)之魚。懷揣著袈裟和飯缽一路南行的慧能,大概差不多也是這種樣貌吧。</p><p class="ql-block">世界上處處都存在矛盾,雖然慧能說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他仍然不能放棄師傅傳授的二物,否則,任憑再怎么"頓悟″,沒了師傅親傳的衣缽,他繼承道統(tǒng)弘揚佛法就失去了憑證和依據(jù)。這是個悖論,無解。當(dāng)然,可以借禪宗思路,無解無不解。‘</p><p class="ql-block">東山寺來追殺慧能的慧明和尚,終于在贛粵交界大余嶺上的梅關(guān)古道,追上了慧能。面對寒光閃閃的大刀,慧能自知抵抗無益,便說,要什么拿什么,都在這兒了。慧明也不多說,伸手去取放在石頭上的袈裟和飯缽,盡管他使盡了吃奶的氣力,無奈二物如同長在石上,無法拿取。此時,慧明方知一切皆是天意,當(dāng)即跪地拜師,接受慧能點化。此后,慧明并未回歸東山,而是在江西一帶寺院修行,終成正果。慧明本是武人出身,心性急燥,多年修行,心得甚少。然而一經(jīng)慧能點化,即行開悟。真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p><p class="ql-block">慧能回到嶺南,遁入山林,潛心修行,一躲便是十五年。十五年后,他到廣州,在法性寺(今光孝寺)聽印宗法師講經(jīng)。陣風(fēng)吹來,旗幡飄動。一僧說,這是幡動。一僧說,這是風(fēng)動。慧能站起來說,不是風(fēng)動,不是幡動,是心動。印宗見來者修為高深出語不凡,與之交談,方知眼前居士竟是黃梅五祖弘忍大師正宗傳人慧能,便恭請慧能受戒,正式出家成為和尚,同時,印宗拜慧能為師,成為他的弟子。慧能在法性寺開門弘法,聽眾日漸增多,影響日漸廣闊,但他并未長留于廣州,不久就回到韶州寶林寺。武則天曾數(shù)次延請慧能進京,都被慧能婉拒。慧能駐寶林寺三十年,最終圓寂于此。現(xiàn)在南華寺祖師殿供奉著慧能真身,跪拜瞻仰者絡(luò)繹不絕。慧能不識一字,自身無法著書立說,弟子們將他的言論記錄下來,整理成《六祖壇經(jīng)》,成為佛教禪宗經(jīng)典。</p><p class="ql-block">歷史上,域外傳入華夏的宗教,數(shù)不勝數(shù)。唯有佛教,能在東土扎根并傳播開來,為什么?用現(xiàn)代語言講,就是把釋迦摩尼學(xué)說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社會實際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了契合本土人心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新的佛教。這叫西來宗′教本土化,也叫佛教中國化。佛教中國化的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慧能大師居功至偉。</p><p class="ql-block">佛教中國化的進程,證實了中華文化的強大堅韌和開放包容,它既能頑強地堅守初心和本真,又不拒絕和排斥外來文明。正如有歌來唱,"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p><p class="ql-block">人潮還在持續(xù)涌入,此地不宜久留。出了寺門,見售票窗口,長隊還在排著,寺前馬路,汽車仍在堵著。</p><p class="ql-block">站在路邊等網(wǎng)約車,攏一攏思緒,順著慧能神秀二位先賢的偈詩,湊幾句似通非通的打油,"菩提有樹亦無樹,明鏡是臺亦非臺,無欲無求無煩惱,一花一木一如來。″</p><p class="ql-block">佛祖保佑,阿彌陀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师宗县|
微山县|
蕲春县|
白水县|
堆龙德庆县|
江川县|
黔西|
章丘市|
杭州市|
乳源|
黑河市|
庆云县|
嵩明县|
西乌|
长岭县|
汨罗市|
南充市|
黄龙县|
张家川|
大洼县|
泰顺县|
栾城县|
赤城县|
阳泉市|
奉贤区|
霍山县|
响水县|
芦溪县|
长春市|
托克托县|
浦东新区|
伊通|
乐昌市|
苏尼特右旗|
竹北市|
都兰县|
类乌齐县|
十堰市|
湖口县|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