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布達拉宮前的廣場上)</div><div><br></div> 走進西藏,看得最多的,是一座座巍峨的寺廟殿堂;聽得最多的,是讓游人永遠摸不清頭腦的藏傳佛教。<br><br><div> 拉薩市中心的布達拉宮,是這些寺廟中的杰出代表。據說布達拉宮建于公元七世紀的松贊干布時代,到公元十七世紀,在五世達賴羅桑加措的主持下,擬對布達拉宮重新修建。達賴是一個神職,在藏傳佛教眾多的教派中,達賴是一個主要教派黃教的教主。在規劃修建布達拉宮期間,達賴親自帶了三千多人,到北京考察,并拜見了當時清政府的順治皇帝。一心想維護邊疆穩定,但自覺捉襟見肘的清政府,對五世達賴的到訪大加贊賞,不僅給了豐厚的財物和禮品,還冊封了五世達賴,使西藏政教合一的格局,得到了中央政府的確認和支持;而五世達賴也正是在清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鞏固了自己在西藏的統治地位。這就是宗教和政治結合后,產生的奇妙效果。從此,五世達賴的前面,就有了一個冠詞“偉大的”,在布達拉宮,只要提到五世達賴,必定冠以“偉大的五世”。<div><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布達拉宮)</div><div><br></div> 五世達賴離京返拉薩后,歷時三年,建成布達拉宮的白宮,并在那里居住。到1682年,五世達賴圓寂,攝政王桑杰嘉措遵循五世達賴的遺囑,秘不發喪十五年,并于1690年續建布達拉宮,又歷時三年,建成紅宮。紅宮中主要的建筑物之一,就是五世達賴的靈塔。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布達拉宮。<div><br></div><div> 跟著導游的腳步,徘徊在“偉大的五世”的靈塔前,幽暗的光線和大殿里那一大缸一大缸搖搖晃晃的酥油燈,依然給人們神秘和敬畏的感覺,仿佛那“偉大的五世”,還在哪個黑暗的角落里凝視著你,現場充滿了令人詭異和神奇色彩。而在僧眾們居住的白宮,那里的房間都比較小,但光線很好。上世紀五十年代時,陳毅元帥作為中央政府特使,參加西藏的慶祝活動,并會見了達賴。我們參觀了陳毅元帥與達賴的會見場所,也就是一個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屋子。也許紅宮和白宮之間,真是仙界和凡間神奇的變幻和切換。<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哲蚌寺曬佛現場)</div><div><br></div> 在拉薩近郊的哲蚌寺,我們隨著山間的小道,一路撫摸和轉動著轉經筒,向寺廟走去。剛轉過一個山頭,就看見對面的山上,正舉辦“曬佛”的慶典。那幅巨大的織有佛像的掛毯,被展放在對面山坡的陽光下,人們載歌載舞地慶祝。我不知道舉辦這“曬佛節”是不是有一定的規制,又或者是為了游人而特意舉辦的一場表演。<div><br></div><div> 我有幸在哲蚌寺參觀了僧人們的日常生活。那些絳紫色袈裟包裹下的,都是一個個充滿朝氣的年輕生命。他們有的在一起“辨經”,席地站坐,討論和提高對藏傳佛教教義的理解和認識;有的則是在做日常瑣事,諸如劈柴、掃地。那一垛垛像小山包高的柴垛,碼得整整齊齊,庭院干干凈凈。我想,這也是他們的心靈和素養的真實寫照。想與他們交談,但語言的障礙使之成為不可能,比劃了半天,才與一位小喇嘛照了一張合影。</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與僧人的合影)</div><div><br></div> 走進每一座寺廟,都會看到不同的佛像造型,聽到不一樣的藏傳佛教的故事。但有一件事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一座寺廟都會向您敬獻“哈達”。有一次,一位年長的僧人,還為我們每一個人“撫頂”祝福,這是一種很高的禮遇。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捐下“香火錢”,但絕沒有人會在意您捐了多少。<br><br><div> 在小昭寺,有一位導游對我們說了一段話:“我們在這里瞻仰佛的光輝,體會和理解佛的教誨,即便是修煉此生,也不能成佛。但我們要學習佛的精神……”<br><br></div><div> 好一個“此生不能成佛,但要學習佛的精神。”真是一個深奧的人生的哲理,也是一種巔峰的思想境界。<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墨玉县|
汤原县|
宜城市|
新龙县|
全州县|
益阳市|
门头沟区|
冕宁县|
巢湖市|
鄂伦春自治旗|
西吉县|
宝山区|
九寨沟县|
岗巴县|
两当县|
徐汇区|
台山市|
酒泉市|
昔阳县|
如皋市|
湖南省|
长海县|
怀远县|
永州市|
晋宁县|
麦盖提县|
辽宁省|
衡山县|
金山区|
定兴县|
丹东市|
新竹市|
尼勒克县|
黔西县|
贵州省|
遵义县|
滁州市|
东光县|
东莞市|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