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17日至19日,由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在青田縣舉行。</p><p class="ql-block">保護農遺,首先要留住“土味”,兼顧活態傳承。浙江正確處理農遺保護利用與城鄉建設、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之間的關系,加強農業文化遺產管理,強化農業文化遺產挖掘和普查,初步建立起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庫;編印《浙江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一書,填補浙江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理論專著的空白;探索出先行示范、政府推動、多方聯動、產業驅動、企業帶動等典型模式,因地制宜推進農業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形成全社會參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格局。</p> <p class="ql-block">青田縣方山鄉。</p><p class="ql-block">7月17日至19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在麗水青田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習近平強調,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責任。</p><p class="ql-block">方山鄉,正是全球首批、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核心區域,也就是“稻魚共生”的發源地。</p><p class="ql-block">放眼世界,我國是公認稻田養魚最早的國家,稻魚共生是祖輩相傳的農耕智慧。</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青田,以及青田的魚與田。</p><p class="ql-block">青田縣的稻田養魚最早可追溯到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明初洪武年間的《青田縣志》記載</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并致辭。出席大會前,胡春華一行在青田縣方山鄉考察稻魚共生系統等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p><p class="ql-block">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家軍致辭。法國駐華大使羅梁致辭,伊朗駐華大使館公參阿里·內馬提代讀伊朗農業圣戰部部長致辭,意大利農業、食品與林業政策部部長史蒂芬諾·帕圖亞內利,秘魯農業發展和灌溉部部長安德烈斯·阿倫卡斯特,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部長鄭煌根,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部長查棱猜視頻致辭,坦桑尼亞農業部副部長安東尼·馬烏恩德代讀巴謝部長致辭,日本農林水產審議官小川良介、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視頻致辭。</p><p class="ql-block">胡春華表示,習近平主席專門向大會致賀信,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弘揚農耕文明的高度重視,展示了為發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事業作出中國貢獻的堅定決心,必將對國際社會共同加強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胡春華指出,中國是最早參與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的國家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啟動實施國家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挖掘和認定工作,推動農遺事業邁上新臺階。截至目前,中國擁有18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已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的成功實踐者和主要貢獻者。胡春華強調,本次大會以“保護共同農業遺產,促進全面鄉村振興”為主題,構建機制化交流平臺,推動遺產地之間開展互助合作。中方愿與各方一道,共同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深入挖掘農業文化遺產功能價值,促進不同文明、不同形態農業文化遺產交流互鑒,攜手構建世界農耕文明保護傳承的美好未來。唐仁健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農耕文化保護傳承。習近平主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這次又為大會專致賀信,提出殷切期望。一直以來,我們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系統打造農遺管理“大平臺”,全面構建農遺保護“監測網”,適度延伸農遺利用“價值鏈”,致力拓展農遺傳承“朋友圈”,務實有效做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方將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在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賀信重要精神,按照胡春華副總理講話要求,形成一致行動,完善合作機制,推動能力提升,以開放合作的理念、扎實有效的舉措,與各國一道加強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p> <p class="ql-block">7月18日,由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在麗水市青田縣開幕,省委書記袁家軍致辭。</p><p class="ql-block">袁家軍說,習近平主席的賀信為我們促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這些年來浙江堅持把保護和發展農業文化遺產作為做強特色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改善村居環境、建設美麗浙江的重要內容,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作為挖掘文化基因、傳承守護文脈的重要載體,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助力。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賀信精神,按照胡春華副總理講話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工作,持續拓寬農業文化遺產促進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加快培育遺產地鄉村共富產業,為“兩個先行”提供強大動力。</p><p class="ql-block">大會開幕式上,麗水市負責人、坦桑尼亞青年代表、青田華僑代表等發言。</p><p class="ql-block">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主持大會開幕式,國務院副秘書長郭瑋,省領導黃建發、陳奕君、徐文光出席有關活動。</p><p class="ql-block">本次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伊朗、意大利、日本、秘魯、韓國、泰國、巴西、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阿聯酋、墨西哥、智利、厄瓜多爾、坦桑尼亞、西班牙等15個國家農業部部長,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19個國家駐華使節,相關專家學者和民營企業代表等來自3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0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分享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實踐經驗。</p><p class="ql-block">大會以“保護共同農業遺產,促進全面鄉村振興”為主題,聚焦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糧食系統韌性、鄉村可持續發展、農民生計改善等重大議題。</p> <p class="ql-block">青田縣積極推廣“一畝田、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高效生態種養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業文化遺產價值轉化的新路子,推動全縣100多個重點幫促村“消薄”。目前,全縣稻魚米價格從原來的每公斤4至6元提高到每公斤20多元,僅稻魚米一項農民畝均增收近千元;慶元縣依托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慶元香菇文化系統,堅持深化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實現森林資源保護、食用菌生產、鄉村文化旅游、產品銷售等協同發展。去年,全縣生產香菇近10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十五分之一,“慶元香菇”品牌價值突破49億元。</p> <p class="ql-block">2022.7.16,我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會前演練!</p> <p class="ql-block">世界農遺看中國,中國農遺看浙江,浙江看青田,青田看方山。浙江具有南北過渡和海陸轉折的地理優勢,農業文化遺產璀璨。2005年,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列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4項,其中,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湖州桑基魚塘系統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量為全國第一。</p><p class="ql-block">近年來,浙江強大的重要農遺不僅通過保護和利用,留根鑄魂、造福百姓,還積極“走出去”,為全國乃至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浙江智慧”、提供“浙江方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會紀念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从化市|
芦山县|
凤台县|
华宁县|
泰安市|
垫江县|
舒城县|
金川县|
绥德县|
彭水|
姜堰市|
沂源县|
新蔡县|
广州市|
新野县|
南召县|
铜山县|
友谊县|
霍林郭勒市|
兖州市|
宜宾市|
玉树县|
从江县|
浦北县|
孝感市|
德兴市|
启东市|
磴口县|
凌海市|
彭水|
电白县|
玉山县|
南涧|
周至县|
台山市|
余江县|
饶阳县|
呈贡县|
柘城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