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眾日報史話(1939-1949)》,陳華魯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該書出版后陳華魯寄給我父親邢西彬一本,父親閱讀了全書,標記下書中凡記載有個人史跡的篇章頁碼,根據父親所標記的頁碼,特將其中記載父親邢西彬的史跡摘錄于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大眾日報史話(1939-1949)》(陳華魯著)。</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0月5日陳華魯寫給我父親邢西彬的信。</p> <p class="ql-block"> 陳華魯,《大眾日報》老戰士、老報人,高級記者。1981年4月,《大眾日報》社黨委決定由陳華魯主撰《大眾日報》史;1984年2月16日,《大眾日報》社黨委成立“《大眾日報》史編纂委員會”,4月11日,社黨委開會聽取陳華魯匯報撰寫進展情況和今后打算....... </p><p class="ql-block"> 《大眾日報》史編纂委員會1994年10月1日在《大眾日報史話(1939-1949)》1995年出版說明中寫到:“1989年至1992年1月,寫完《大眾日報史話》第一部(1939-1949年)初稿,并分三次打印分別發給老報人當事者和報社黨委、報史編委及有關部門和同志征求意見。至1992年12月相繼收到當年決定創辦本報的中共山東分局書記郭洪濤、宣傳部長孫陶林及本報老報人于寄愚、李辛夫、李力眾、吳建、劉同井、高克辛......田力夫、邢西彬、彭展、季德吉......等163人回信207封,回修改稿24件,還有120多位同志面談.......”</p> <p class="ql-block"> 父親邢西彬閱讀全書后標記書中凡記載有個人史跡的篇章頁碼</p> <p class="ql-block">1、抗戰號角黨報誕生(1938年7月</p><p class="ql-block">至1939年1月)</p><p class="ql-block"> 沂蒙深山三選廠址</p><p class="ql-block"> ……孫陶林決定首先成立印刷所.....派共產黨員于一川任所長(注:1938年1月于一川帶領邢西彬參加中共山東省委領導發動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于一川任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四支隊二團三營教導員,邢西彬為其通訊員)......蒙陰縣天麻場四周云霧繚繞、山勢險峻,有幾座古廟......海拔965米,山頂到山下18里,大家把機器拆開,肩扛身背,十幾個人兩天全部運完,接著整修房舍,機器安在呂祖廟大殿內,其它五間屋排字、裝訂、做飯、睡覺兼用。這時邢西彬任通訊員,段倫浩任司務長......</p><p class="ql-block"> 因陋就簡為民爭氣</p><p class="ql-block"> ……在云頭峪,印刷廠的職工們為了出報,又是一番繁忙景象......現找木匠打字盤和揀字手托,打完已經是(1938)12月20日......工人張釗和練習生邢西彬就忙著用字翻字,即用煙盒似的字模盒、盒內安鉛字、扣好,另外用小鐵勺化鉛水,再倒進盒內,扒開就翻出一個鉛字。邢西彬年僅15歲(14歲),手眼快學習快,但常用字太多,而木柴化鉛火力太小不好控制,因此常出廢品,他往往通宵達旦不得休息,但從不叫苦。</p><p class="ql-block">2、虛心學習乘勝前進(1939年1月至5月)</p><p class="ql-block"> 仿效蘇聯開展竟賽</p><p class="ql-block"> ......竟賽開展一個月,5月底各部門分別進行總結......與此同時,經過各方面考驗,黨組織積極發展,有李春松、戰光濟、王居瑤、徐華、邢西彬、白明、丁瑞光等一批同志先后光榮入黨,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處處起帶頭模范作用。</p><p class="ql-block">四、主席遙祝闊步前進(1940年1月至7月)</p><p class="ql-block"> 革新技術提高質量</p><p class="ql-block"> ……為便于集中統一領導,從4月起,報社各單位適當向編輯部駐地青駝寺附近靠攏。“五一”節將到,各廠積極籌備紀念。一廠加緊排練指導員徐華編導的話劇《工人的力量》;并紛紛捐款慰勞前方將士,工會主任、技工張釗捐2元津貼費,全廠捐46元8角,還寫了給徐(向前)司令、朱(瑞)政委及前方將士的慰問信;工人邢西彬捐4角錢覺得少,又特地給前方將士寫信說:“前線的同志用槍打日本,我們工人搞好生產用鉛字打日本”,他還給《社報》寫稿《我的日記》,表達歡慶“五一”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備戰防特依靠群眾</p><p class="ql-block"> ……斗爭是復雜的,由于報紙影響擴大,報社也成了敵人注意的重要目標。</p><p class="ql-block"> ......白明、邢西彬等不少青年工人還在駐村認了“干娘”、“干爹”,平時親如家人,備戰化裝和他們一起活動。</p><p class="ql-block">6、自力更生加速建設(1941年3月至8月)</p><p class="ql-block"> 自己動手破敵封鎖</p><p class="ql-block"> ......這時還有一個重大困難,編輯部轉移到濱海地區后,印刷廠還在沂蒙山區,編輯印刷分兩地……</p><p class="ql-block"> ......(于是)接著從各廠抽調20多名工人(邢西彬等)和部分鉛字,于五月帶著這部機器,在濱海區莒南縣王家怪草建立了第四印刷廠,廠長于光。7月正式生產,雖因技術設備不夠暫不能印報,只能印書和文件,但卻為印報奠定了基礎。</p><p class="ql-block">十一、軍民團結迎接光明(1944年1月至6月)</p><p class="ql-block"> 發展經濟保障供給</p><p class="ql-block"> ......報社也大力發展經濟減少群眾負擔。</p><p class="ql-block"> ......在邢家水磨成立大眾紡織廠,線由群眾加工收購,廠內8臺半自動織布機織布,除了自用,即到市場出售(注:“報社委任王子明、邢西彬、曹悅茹負責工廠事務”——《<大眾日報>社史料機構人事要錄》)。</p><p class="ql-block"> 政治第一竟賽優先</p><p class="ql-block"> ......報社印刷廠職工積極開展竟賽。</p><p class="ql-block"> ......6月,全社進行竟賽總結,選出田洪法、袁肖奎......鄭全玉、吳杰、邢西彬、隋士平......等20多位勞動模范。最后參加軍直機關在西書院召開的勞動模范總結大會,肖華等首長親自到會講話并祝酒,分別獲獎勵書、手帕、蘭皮底鞋等獎品。大家深受鼓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陳華魯在《大眾日報史話(1939—1949)》后記中列出其自1981年4月始為寫作該書所走訪(書信往來)的《大眾日報》老領導、老同志,并按一定時間順序(參加《大眾日報》的時間或其走訪的時間順序)排列出部分名單,第九行可見父親邢西彬名字。</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出版的《<大眾日報>社史料機構人事要錄》。</p> <p class="ql-block"> 《<大眾日報>社史料機構人事要錄》——體制架構(創刊期間),創刊時65位員工名單,父親邢西彬為其中一員。</p> <p class="ql-block">2018年始獲2007年出版的《<大眾日報>社史料機構人事要錄》,父親閱讀。</p> <p class="ql-block"> 父親回憶文章《抗日烽火中的大眾日報印刷廠》手稿</p> <p class="ql-block"> 父親1942年八路軍照。</p><p class="ql-block"> 父親邢西彬1925年3月出生,山東泰安人。原湖北省文化廳副廳長,1938年1月中共山東省委領導發動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唯一健在的老戰士;1939年1月1日中共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創刊時65位員工之一。2011年6月享受副?。ú浚╅L級醫療待遇。</p> <p class="ql-block">1983年父親邢西彬(右)與《大眾日報》第一任總編輯、第二、三任社長、原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于武漢東湖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7年父親邢西彬(右)與《大眾日報》印刷廠第一任廠長、原浙江省監察委員會書記于一川、沈香葆夫婦于杭州西湖留影。</p> <p class="ql-block"> 父親邢西彬1938年1月參加中共山東省委領導發動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投身抗敵救國、 踏上革命征程。</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奉中共中央指示,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原中共山東省委)改為中共山東分局,作為分局機關報的《大眾日報》于1939年1月1日創刊。而早在1938年6月,于一川同志(徂徠山起義組織者之一,父親邢西彬為其通訊員)已受命負責籌建印刷所,于一川帶領我父親邢西彬等十余人在蒙陰縣蒙山頂天麻場一個破廟里創辦了省委印刷所,為省委印刷文件等。</p><p class="ql-block"> 1938年7月,中共山東省委(此時已擴大成為蘇魯豫皖邊區省委)遷至沂水縣九區岸堤村。印刷所也奉命于8月從蒙山天麻場破廟里遷到了沂水岸堤村北邊幾華里的小峪莊。印刷所在這里印刷了毛澤東著作《論持久戰》一書。</p><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印刷所從小峪莊遷到沂水縣四區王莊附近的云頭峪(時為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遷來云頭峪后,印刷設備又有了新的增添,人員也增加到30余人,印刷所并改名為印刷廠,于一川同志任廠長。經過積極籌備,印刷廠基本具備了印刷《大眾日報》的條件。</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28日,中共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孫陶林、《大眾日報》社第一任社長劉導生、第一任總編輯匡亞明等來到印刷廠進行檢查和動員。1939年1月1日,中共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在沂水縣云頭峪正式創刊印刷發行?!洞蟊娙請蟆返恼Q生,轟動了沂蒙山區和齊魯大地。</p><p class="ql-block"> 父親邢西彬此時仍是于一川的通訊員,但勤務之外也兼做排字,積極主動參與了印刷毛澤東著作《論詩久戰》的校對。</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1年,為了在反對日本鬼子大掃蕩中堅持不間斷地出版《大眾日報》,必須要有兩手準備,即如果敵人“掃蕩”我魯中抗日根據地,印刷廠就在濱??谷崭鶕貓猿殖鰣蟆笊珙I導決定在濱海地區的莒南縣創辦報社印刷四廠。</p><p class="ql-block"> 1941年春季,《大眾日報》社管委會仲星帆同志找我父親邢西彬談話,抽調他去濱海地區參加籌建印刷四廠的工作,印刷四廠籌建由于光同志(后任華東電管局局長)負責。從魯中地區到濱海地區莒南縣,新的印刷四廠在莒南縣十字路鎮西北16華里處的王家怪草村組建起來了。1941年三季度,這個廠又改為《大眾日報》社濱海地區二廠,其任務為印刷書刊。</p><p class="ql-block"> 1945年6月1日,中共山東分局濱海區黨委的機關報《濱海農村》報創刊,只是一張石印報。為了增加該報的印刷發行量,擴大對群眾的宣傳教育作用,濱海區黨委決定將石印報改為鉛印報。在中共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社的積極支援下,《大眾日報》社印刷廠派出我父親邢西彬等一批建廠領導和技術骨干人員支援《濱海農村》報,在濱海區黨委的領導下,經過一段艱苦籌建,鉛印版的《濱海農村》報終于在1946年元旦出刊了。</p><p class="ql-block"> 父親邢西彬從1938年6月隨于一川籌辦省委印刷所至1945年10月父親在《大眾日報》印刷廠工作戰斗七年余。自1945年10月《濱海農村》報鉛印廠建廠到1948年2月隨軍南下,又兩年多時間,父親邢西彬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山東解放區,在黨和革命的新聞報紙印刷崗位上近十年,經歷了一段光榮的戰斗歷程。</p> <p class="ql-block">1947年父親(后右三)與中共濱海區黨委宣傳科、濱海區黨委機關報《濱海農村》報社及印刷廠戰友們留影。</p> <p class="ql-block">1947年父親(前右二)與中共濱海區黨委機關報《濱海農村》報社及印刷廠負責同志留影,父親時任《濱海農村》報印刷廠廠長。</p> <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93歲高齡父親邢西彬題寫:“紀念大眾日報創刊八十周年 艱苦努力 矢志奮斗 不忘初心 開創未來”。</p> <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14日上午,我從武漢專程來到濟南《大眾日報》報業集團大樓第34層《大眾日報》社史陳列館,在《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前夕,向社史館于岸青館長贈送了93歲高齡父親邢西彬于九月剛撰寫的題字:“紀念大眾日報創刊八十周年 艱苦努力 矢志奮斗 不忘初心 開創未來”。</p> <p class="ql-block">《大眾日報》社史陳列館史跡陳列(2018年9月14日參觀攝)</p> <p class="ql-block">《大眾日報》沿革</p> <p class="ql-block">紀念《大眾日報》創刊八十周年習總書記的題詞。</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大眾日報社印刷二廠也加入印刷號外,以最快的速度印出兩萬份。二廠駐地沂南縣高家仲疃村離編輯部近八十里地,通信員吃點早飯,持版樣飛身上馬,一路馬不停蹄。午后一進村,碰上正在河里洗澡的二廠工人秦誠,秦誠聽罷興奮得一路疾跑把通信員領到廠部。廠長于光接到任務,立即吹哨集合,全廠沸騰起來,機器轉動起來,紅色的號外一張張從印刷機出報口飄落下來?!?lt;/p><p class="ql-block"> 父親邢西彬此時即在《大眾日報》印刷廠二廠,參與了號外的印刷……</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21日父親于病房閱讀《【大眾日報史話(1939—1949)】所記載的邢西彬史跡》文字打印稿。</p> <p class="ql-block"> 視頻:2022年7月21日父親于病房閱讀《【大眾日報史話(1939—1949)】所記載的邢西彬史跡》文字打印稿。</p>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1日父親攝于病房,97歲高齡。</p> <p class="ql-block"> 1984年我到北京探望《大眾日報》老前輩仲星帆伯伯(原文化部文化出版社社長)留影。</p> <p class="ql-block"> 《大眾日報》社史陳列館于岸青館長專著《一張報紙的抗戰——大眾日報社史擷英》封底文字揭示了《大眾日報》的歷史地位與意義:</p><p class="ql-block"> “《大眾日報》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報紙中歷史最長、刊期最多的。1938年12月27日,中共山東分局在沂水成立,1939年1月1日,它的機關報《大眾日報》誕生?!洞蟊娙請蟆吠暾赜涗浟它h領導山東軍民血戰到底的烽火歷程;記錄了在艱苦卓絕的戰爭中,黨與人民群眾如何建立起生死相依、血肉相連的密切聯系;記錄了中共山東分局貫徹中共中央戰略指導思想、逐漸建立健全三位一體的人民武裝體系,在軍事體制上保證山東敵后抗戰的人民性、最終取得抗戰全面勝利的過程?!?lt;/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昌吉市|
灵丘县|
曲周县|
萨迦县|
营口市|
廊坊市|
栖霞市|
乡宁县|
柏乡县|
林口县|
宁强县|
图片|
安仁县|
平度市|
利辛县|
梧州市|
绥阳县|
喀什市|
宽甸|
沧州市|
庆安县|
吉安县|
淮阳县|
新田县|
东丰县|
通州市|
天长市|
荥阳市|
梓潼县|
平武县|
穆棱市|
屯门区|
民丰县|
祥云县|
洱源县|
安庆市|
朝阳县|
甘孜|
德钦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