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5/17/2022 - 6/10/2022, the journey to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18/2022 - 5/22/2022, London</b></p> <p class="ql-block">British Museum </p><p class="ql-block">倫敦擁有250多個博物館,數量之多、質量之精屬世界一流,最想看的是冠名第一的大英博物館,幾個星期之前就在網上訂好了時間,一早就去等開門,準備在館內泡一天。</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于1753年開放,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館中藏有800萬件物品,規模龐大,珍品無數。一天的時間根本不夠,我們選擇看“must see”,就是博物館推薦的必看珍品。</p> <p class="ql-block">選定了三個館為重點:埃及館、希臘館、中國館。</p> <p class="ql-block">埃及館內人頭涌動,是大英博物館最熱門的展廳。博物館擁有埃及本土外最豐富的展品,質量高、數量多、產品豐富、管理一流<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個月前到埃及博物館參觀,也許是古跡太多或是即將遷址,看見灰塵滿地,千年的木乃伊和石像隨地橫躺,可惜了。</span></p> <p class="ql-block">Rosetta Stone</p><p class="ql-block">羅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館排名第一的鎮館之寶,其歷史意義非凡。我們在埃及博物館看到了復制品,這次親睹原物。</p><p class="ql-block">1799年法國拿波倫軍隊發現了這塊大石頭,戰敗后將石碑交于英國。石碑上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詔書,用三種不同語言(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同時銘刻。羅塞塔碑的發現破譯了失傳1400多年的古埃及形象文字,一舉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解秘鑰匙。</p> <p class="ql-block">The head of Amenhotep III</p><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另一鎮館之寶:公元前1370年埃及長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巨大的頭像</p> <p class="ql-block">比比看,他的手臂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成排的古埃及雕塑,追溯至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395年。</p> <p class="ql-block">公羊頭人身像</p> <p class="ql-block">女性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動物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Egyptian hieroglyphics symbols</p><p class="ql-block">五千年歷史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符號</p> <p class="ql-block">Assyrian sculpture and Balawat Gates</p><p class="ql-block">兩河文明的歷史實物:亞述帝國的人首翼獅像。據說這是公元前八百多年駐守在國王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皇宮入口處的石像。</p><p class="ql-block">源于西亞的兩河文明起始于公元前4000年直到公元前2世紀,是人類最早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人首獅身飛翼石像,有五條腿。</p> <p class="ql-block">亞述帝國浮雕,有三千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Nereid Monument</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90年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涅內伊德</span>紀念碑是大英博物館又一鎮館之寶,紀念碑前擠滿了人。</p><p class="ql-block">貌似希臘神廟的紀念碑來自在桑瑟斯古城<span style="font-size: 18px;"> (Xanthos,現為土耳其) </span>一個巨大的墳墓, 因為柱子間雕像似<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希臘神話中的海上女神</span>涅內伊德,紀念碑的名字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Parthenon Sculptures</p><p class="ql-block">希臘館中最有爭議的展品:雅典帕特農神廟大理石浮雕。</p><p class="ql-block">公元前五世紀建造的雕塑曾經是雅典衛城帕臺農神殿的一部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英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Lord Elgin斥巨資從當時的統治者奧斯曼大帝處獲得諭旨將浮雕買下后運回英國。1816年英國政府買下浮雕并將其永久性移交給大英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近年來希臘政府逐漸要求歸還浮雕,但因大理石浮雕確為從國王手中購買,再之希臘本身對歷史遺跡保護乏力,英國對此有異議。但近來大英博物館已著手與雅典合作,共同保護歷史遺產。</p> <p class="ql-block">騎馬勇士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Dionysos:古希臘酒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Ilissos:古希臘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Basalt statue known as Hoa Hakananai’a</p><p class="ql-block">巨大的玄武巖雕像來自復活島,其名 Hoa Hakananai'a 意為“丟失、隱藏或被盜的朋友”,是已知的十個摩艾石像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大約1000-1200 年。 </p> <p class="ql-block">Lewis chessme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31年在蘇格蘭發現的</span>路易斯西洋棋產于12世紀,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國際象棋。小小的棋子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象牙和鯨齒精心雕刻,包括坐立的國王和王后、戴教冠的主教、騎在坐騎上的騎士、站立的獄卒和士兵,都被制成方尖碑的樣式,很有趣。</span></p><p class="ql-block">現今已知存世的劉易斯棋子共有93枚,11枚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剩下的82枚在大英博物館中。</p> <p class="ql-block">每一枚棋都有不同的表情,如果看過電影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定對這樣的表情包很熟悉吧。</p> <p class="ql-block">Figure of Shiva Nataraja</p><p class="ql-block">1100年的印度銅像,教神濕婆“舞蹈之王”在火環中跳舞。</p> <p class="ql-block">Goddess Tara</p><p class="ql-block">斯里蘭卡公元700年的青銅鍍金的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中國館展品豐富,包括玉器館、書畫館、瓷器館,幾乎一下午的時間都泡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踏入中國館,大幅中文字體迎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Amitabha Buddha</p><p class="ql-block">位于大廳醒目處的阿彌陀佛玉佛像有6米髙,來自公元585年河北寒翠村的崇光寺,1938年由中國政府贈予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2200年。</p> <p class="ql-block">北齊時期的砂巖觀音菩薩立像</p> <p class="ql-block">九天閶闔開宮殿,</p><p class="ql-block">萬國衣冠拜冕旒。</p><p class="ql-block">中國館中展示了不同朝代的物品,介紹每一朝代時都引用了當時原汁原味的詩詞或名言,最喜歡的是將王維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形容大唐萬國來朝的盛況,真是太妙了。將文化和歷史融入展品中,這才是頂級博物館出凡的造詣。</p> <p class="ql-block">張牙舞爪又表情豐富的唐三彩,據說來自唐朝劉廷勛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的觀音蓮花圖</p> <p class="ql-block">又一莫高窟唐代絲綢山水畫,介紹說與保藏于印度新德里的是一對。</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絲綢畫的碎片,點點滴滴全部保存。</p> <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大畫家倪瓚的山水畫</p> <p class="ql-block">明朝的琉璃龍瓦</p> <p class="ql-block">David Vases</p><p class="ql-block">大維德花瓶產于1351年,來自江西<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景德鎮</span>,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瓷器。 這對花瓶頸上的藍色銘文明確地寫下了年月及其主人的名字,為當今世界最早有記錄的的花瓶。</p> <p class="ql-block">河北清涼寺三菩薩壁畫,繪于1424年。據記載發現時清涼寺已經荒廢,且之后清涼寺被戰爭夷為平地,萬幸中華藝術瑰寶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的御璽</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的親筆畫</p> <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及民國時期的印章,左上角的綠色印章為齊白石玉印,旁邊兩枚是乾隆寶璽。</p> <p class="ql-block">齊白石印</p> <p class="ql-block">乾隆八十大壽印刻的一對寶璽,上面刻字“自強不息”。具內務府記載乾隆八十大慶時共制作了45個“自強不息”的寶璽。</p> <p class="ql-block">乾隆《鴛錦云章》玉板,用九種不同篆體印鐫。</p> <p class="ql-block">嘉慶時期雍和宮的青銅鎏金文殊像</p> <p class="ql-block">清朝汪立名編刻的鐘鼎字源</p> <p class="ql-block">清朝董軍門北倉得勝圖,圖中記載清軍大勝八國聯軍:七月初六日各國聯軍進向北倉偵探軍情被董馬兩軍四下夾攻大敗而歸是役聯軍傷亡惟俄為最眾云。</p><p class="ql-block">愽物館在圖下做了幾個小人,活龍活現。</p> <p class="ql-block">民國初年的報紙,每張二枚銅元,發行于上海四馬路。</p> <p class="ql-block">這張熟悉,曾經家喻戶曉。</p> <p class="ql-block">Churchill Museum</p><p class="ql-block">丘吉爾博物館是在英國參觀過的最小的博物館,也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在倫敦唯一付錢參觀的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 (IWM) 共有五個分館,丘吉爾博物館是其中之一。 戰爭博物館于1917年成立,記錄自1914年一戰以來英國及英聯邦軍隊的奮斗和犧牲。</p> <p class="ql-block">走入博物館,迎面而來的是丘吉爾的名言:</p><p class="ql-block">“You ask, what is our aim? I can answer in one word: It is victory”.</p><p class="ql-block">“你若問,我們的目標是什么? 我只有一個回答:勝利”。</p><p class="ql-block">2002年BBC作了一次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評選,邱吉爾名列榜首。</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為一地下建筑群,在整個二戰期間曾是英國政府指揮中心的所在地,丘吉爾和他的同僚們在此指揮作戰。介紹說二戰最艱難的時期丘吉爾及同僚們都睡在這個地下指揮部,日夜指揮運籌。</p> <p class="ql-block">內閣作戰室</p> <p class="ql-block">作戰室前真人大小的衛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二戰期間丘吉爾視察現場的舊照</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一半火警大作,全部人員撤離了現場,只是半天也不見絲毫失火的跡象。LG對此忿忿不平,回家后寫了一封email給博物館,一個多月后竟然收到了回信道歉并說給我們退款。英國人認真負責的精神由此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看完了歷史博物館后想要看一下現代風格的展品,于是又參觀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球最具權威性的十大現代美術館之一</span>Tate Modern - 泰特現代美術館。</p><p class="ql-block">由英國糖業大亨亨利·泰特始創并以其名字命名的泰特博物館共有四個:Tate Modern, Tate Britain, Tate Liverpool, Tate St Ives,因目前泰特現代美術館屬于英國國家博物館,所以也是免費入場。</p><p class="ql-block">坐臨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非常熱門,2020年時因新冠流行博物館關閉了173 天,仍在全球參觀訪問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中排名第三,英國訪問量列為第一。</p> <p class="ql-block">美術館原是個發電廠,大樓的外觀和內飾設計都保留了原有的結構。其中央大廳名為“Turbine Hall” - 渦輪大廳,十分應時對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型藝術品“</span>Babel 2001”是泰特美術館的標志性展品。數百個舊收音機分層堆疊成一個巨大的圓塔,從不同的電臺發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互競爭性的低沉、連續的聲音,聽上去非常混亂不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西藝術家Cildo Meireles 花了10年的時間塑造這個使人無法獲得信息的大圓塔,也許我們應該從中得到啟示:如果堅持不同的語言、無法相互交流,人類將四分五裂,一盤散沙,最終成為所有沖突的根源。</span></p> <p class="ql-block">Who Owns What? 這張近三米高的攝影印制圖像給人以巨大的視覺沖擊。<span style="font-size: 18px;">“誰擁有什么?” 人類社會的財產、地位、社會經濟權力的分配,所有這些都是美國藝術家</span>Barbara Krug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展示在世人面前的考題。</span></p> <p class="ql-block">Nude Woman in a Red Armchair 1932, by Pablo Picasso</p><p class="ql-block">又看到了許多畢加索的現代畫</p> <p class="ql-block">Dish of Pears 1937, by Pablo Picasso </p> <p class="ql-block">中國藝術家尹秀珍創作的“Weapo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03-7”用日常生活材料塑造成一系列在天花板上縱向懸掛的物體,像導彈,還是城市的天際線?這又是一個探索權力和身份的主題。</span></p> <p class="ql-block">王廣義的作品:大批判——Pop,這幅畫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泰德美術館的頂層是觀景的最佳視點。在服務人員的指點下登上了頂樓,居高臨下看倫敦。</p> <p class="ql-block">千禧橋橫跨泰晤士河,圣保羅大教堂昂首挺立,好一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壯麗的城市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London Millennium Bridge</p><p class="ql-block">從美術館出來,走上了倫敦之行的第四橋:千禧橋。</p> <p class="ql-block">2000年建造的鋼絲懸索橋像一條銀色的絲帶橫跨泰晤士河,走在橋上,兩岸風景盡收眼簾。</p> <p class="ql-block">因為住的近,泰晤士河兩岸逛了不少,走了四個橋。從南岸到北岸,<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160多年的西敏橋到年輕的千禧橋,</span>從藏品浩瀚的大英博物館到肅然佇立的甘地雕像,2000年歷史的帝國就是這么坦然地展示了它的過去和現在。也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日不落帝國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一個多元、包容、開放而又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永遠</span>熠熠閃光<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待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95rv23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行走英倫 (2) - 倫敦(上)</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黄大仙区|
衡阳市|
竹溪县|
磐石市|
旬阳县|
金川县|
镇远县|
罗甸县|
乐亭县|
高雄市|
新乐市|
许昌县|
来宾市|
毕节市|
伊吾县|
西青区|
淮北市|
平舆县|
普宁市|
宜州市|
梁平县|
安顺市|
阳新县|
临海市|
木兰县|
蛟河市|
定结县|
天全县|
封开县|
蕲春县|
姜堰市|
浦江县|
神池县|
江源县|
临漳县|
祥云县|
常宁市|
西丰县|
洛川县|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