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余文斌 ,是遼寧省實驗中學66屆初三四班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九年二月份參軍到吉林省海龍縣,部隊番號是坦克第四師第十五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于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加入中國共產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二年一月我隨部隊到新疆執行“二一四三”任務,同時執行“二一七九”任務。其中“二一”指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訓練基地,“四三”指的是第三次原子彈地爆,“七九”指的是第九次原子彈空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執行“二一七九”任務時突然發生意外:強擊機沒能在原子彈空爆地點的上空標投彈,裝置已完全解除保險,而且引爆裝置保險全部解除的原子彈投擲不下來,只得帶彈返航。這一意外事件發生時,我就在現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相繼成功地完成了首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爆破之后就開始研究氫彈的投擲問題,最后選擇用強-5戰機來完成本次的實驗。為了保證這次實驗的萬無一失,科研人員進行了無數次的試驗,考慮各種在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天氣的影響、氣流的變化等。終于在1971年的12月30日下午,由楊國祥來駕駛飛機,進行這次實驗。下午一點,信號彈準時地發送到天空中,駕駛員楊國祥駕機飛往核試驗區。楊國祥一邊飛行,一邊接受指揮員發出的指令,隨時匯報自己周圍的情況。當到達預定位置的預定角度的時候,楊國祥按下手里的投彈按鈕,但是氫彈卻并沒有落下。他確認了自己操作無誤之后,他立刻呼叫塔臺,開始應急投彈。打開緊急投彈系統之后,氫彈還是沒有被甩出去,進行了三次之后還是不能成功,此時的飛機油量已經不足以進行第四次嘗試。此時周總理也很焦慮,告訴飛行員:實在不行就跳傘。楊國祥也知道這是保證自己安全的最好的做法,但是一旦他跳傘了,飛機就會不受控制,最后會被氫彈炸毀,實驗也不能成功,大家的努力就會白費,所以他拒絕跳傘離開而是選擇帶彈著陸。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旦過程中氫彈掉了下來,那么傷害將是致命的。在楊國祥的堅持下,最終組織同意他的請求,并且撤離地面人員,為可能發生的意外降低風險。在塔臺的指揮下,在眾人的擔心中,飛機終于安全降落到了地面。(摘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現場和全體參加試驗的科研人員指戰員官兵一起經歷了這一驚心動魄的時刻。經過后來細致的檢查發現原來是有一顆螺絲擰的太緊了,導致無法放出氫彈。直到1972年1月7日,才最終完成了這次的實驗任務,順利地投下氫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于一九七六年二月份從部隊復員回家。回家后,輔導二個弟弟參加了一九七七年全國統一高考。那年兩個弟弟都成功考入了大學。隨后我參加了一九七八年全國統一高考,并考入了沈陽機電學院,現在的沈陽工業大學。我和兩個弟弟三個人先后考入大學這一消息轟動了我當兵所在的部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沈陽科學儀器研制中心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恰逢中國共產黨百歲生日,此時我因在黨時間超過50年(1971年4月12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到2021年7月1日),榮獲在黨50年榮譽稱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 余文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審編 張臺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制作 佟麗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扬中市|
吴桥县|
灌南县|
桃园市|
永靖县|
桐乡市|
诸城市|
陵水|
芮城县|
江都市|
旌德县|
钦州市|
大理市|
黔东|
黑山县|
湖州市|
宁武县|
和田市|
伽师县|
青海省|
德昌县|
上林县|
禹城市|
吉水县|
无极县|
阿勒泰市|
西吉县|
玛沁县|
惠来县|
湖北省|
克东县|
综艺|
佛坪县|
永善县|
河源市|
南召县|
方山县|
共和县|
宜丰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