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抱璞含真</p><p class="ql-block">美篇號 3460000960</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享有“六朝古都” “十朝都會”的美譽。它浸潤秦淮煙水脂粉,它沉香六朝雅韻風華,極富歷史和人文底蘊,縱然歲月滄桑,可它依舊美麗。</p><p class="ql-block"> 然而,探尋南京的脈絡,我以為文化才是這座城市的氣質和底色。</p><p class="ql-block"> 南京自古文脈昌盛,被譽為天下文樞。千百年來,在一次又一次國內移民遷徙的背景下,吳越文化與荊楚文化、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海派文化與內陸文化在這里交融互鑒,形成了海納百川、生生不息的南京文化。</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南京誕生了中國第一部文學理論著作—劉勰《文心雕龍》,第一部兒童啟蒙讀物—周興嗣《千字文》,最早的詩歌總集—蕭統《文選》,第一部“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典范之作—孔尚任《桃花扇》,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經典—吳敬梓《儒林外史》,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曹雪芹《紅樓夢》等一系列文學名著。</p><p class="ql-block"> 往來不乏鴻儒、曲高卻不和寡。在南京這塊鐘靈毓秀的文化沃土上,名家薈萃、群星閃爍、英才輩出、各領風騷,還留下了繁盛筆墨和柔腸百轉的婉約詞章。郭璞的游仙詩,謝靈運、謝眺的山水詩,李白、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的金陵懷古詩,李璟、李煜的南唐詞,辛棄疾、文天祥的愛國詩,王安石、李清照、史可法、鄭板橋的詠懷詩等等,都仿佛是燦若星河、璀璨奪目。</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南京,傳承著歷久彌新的文化氣質和文化脈動。博物館、圖書館、書店與菜場一樣多,就是最鮮明的特征。文化之城、閱讀之城是當下南京最耀眼的一張名片。有人統計過,南京擁有各類博物館、圖書館近1300家,實體書店近800家,它還不包括機關企業農村的自有書屋。所有這些,極大的豐富了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書香氣,極大的豐富了百姓的人文空間及書卷氣。那些氤氳于紙墨之間的書香之氣,讓南京的蕓蕓眾生情懷繾綣、儒雅外斂、沉浮悠然,彌漫在人們的情感里,融合著人們的交往與忙碌的工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公元201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城市。我以為,這是名符其實、實至名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抱璞含真2022年7月19日拙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泗洪县|
察隅县|
全椒县|
通渭县|
大石桥市|
武穴市|
黄山市|
正阳县|
开鲁县|
盐池县|
昌邑市|
图们市|
东辽县|
永年县|
开远市|
常州市|
安乡县|
红桥区|
恩施市|
红河县|
祥云县|
安泽县|
枝江市|
龙陵县|
静宁县|
铁岭市|
大邑县|
社会|
建瓯市|
浠水县|
浮梁县|
佛冈县|
扎囊县|
察隅县|
龙门县|
汝南县|
长宁区|
库伦旗|
定结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