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閻肅老先生曾經寫過一首歌說《北京的橋》,干姿百態,宏偉壯觀,畢竟在首都,每座橋肯定都建得好,那還用說,更不用唱了!</p><p class="ql-block"> 我今天則要重現一下老家農村里早已消逝的木橋,它僅存于我們的記憶當中了,何時被拆的,誰都記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老家地處蘇北里下河地區中心地帶,從地圖上看屬沼澤地,現在統稱為濕地了。一說到濕地,大家都會聯想到水清草美,鳥翔魚肥,事實也真是這樣的,我們小時候山珍海味沒見過,但河鮮卻倒是不缺的,只不過那時調味品不豐富,沒有如今這樣燒得好吃又好看,但原計原味的口感倒絕對正宗不用懷疑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水產豐富,我們當地最大的地形特點就是河網密布,溝汊眾多,湖塘比比皆是,往往出腳就是河,因此,橋也相對多了許多,但一般都比較簡易,造橋材料也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大多用附近的樹干制作,橋樁是它,橋板是它,橋的扶手還是它!</p><p class="ql-block"> 小河溝上往往是一根胳膊粗的樹棍充當橋,我們小時候過這類橋有點類似體操運動員走平衡木,三步并作兩步走,一口氣沖過去,走得慢了,反而有可能掉河里去。稍寬一點的河,往往多一個極簡單的象單杠一樣的扶手立在橋側,所以,這種橋總是單向通行的,等橋上的人過來了,這邊的人才能過去。這種橋的好處就是有船經過的時候,可以撤去橋的樹棍,船過去后再把樹棍擱好,就是這么簡單!這種橋一般多用在行人少的地方,我印象當中黃尹村東邊往五七干校的小河上就是這樣的一座橋!我們兄妹小時候每次走到這里總提心吊膽,老早就相互提醒,多加小心,以防不測!</p><p class="ql-block"> 走得人多一點的橋一般就要修建得正式一點了,通常也大好多,一般都分為三段,中間橋面呈水平狀,也最高,至少不能影響到船在下面通過,兩端是引橋,坡度當然是不可避免了,有些還很陡,淋點小雨或沾上泥巴,則奇滑無比,雖然橋面較寬,有幾根樹棍并排著,但我們小孩子往往反而不敢爬這種橋,沒有那種獨桿的平衡木式橋走得輕松自如。然而這種橋最為普遍,且多沒有扶手,在電影《柳堡的故事》里就有這樣的橋,因為它當年就是在我們老家附近的柳堡村拍攝的!</p><p class="ql-block"> 最為簡單的橋則不能稱之為橋了,它已簡化成了一種過河的方式:僅一桿粗竹篙而己,往小河心中間一插,人在一邊攥著竹桿,雙腿使勁一蹬,借助竹篙飛身而過,真的是一絕,這又類似于體育運動中的撐桿跳了,只不過是一個求高,一個圖遠罷了!</p><p class="ql-block"> 那時村莊外的主河道的橋也開始興水泥預制板的了,但多是單塊板的,頂多兩塊,很少有三塊并排的,走在上面,一樣顫危危的,但總比木橋穩當踏實多了!</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制約了人,也能改變大多數人,但反過來人也會改變環境,只是,這個平衡點要把握好,弄得不好,麻煩就有點大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平塘县|
南投市|
新竹县|
通江县|
伊宁县|
竹北市|
屯昌县|
清水县|
全椒县|
自贡市|
乐昌市|
乡宁县|
朔州市|
迭部县|
武山县|
台中市|
祁门县|
枣阳市|
延长县|
罗城|
东光县|
新津县|
广元市|
元谋县|
长垣县|
旌德县|
凤山县|
玉田县|
叙永县|
林州市|
宁德市|
青河县|
巴中市|
赤峰市|
苏尼特左旗|
沧州市|
乌兰察布市|
美姑县|
巢湖市|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