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英國人拍攝的經(jīng)典大片《尼羅河上的慘案》曾把我們帶入埃及濃郁的異域風情和令人迷戀的古文明畫卷,帶入一個嶄新的世界,讓我們記住了這個尼羅河上的神秘國度—埃及。如今,四十年過去了,我終于有機會來到這部巨片的拍攝現(xiàn)場—盧克索卡爾納克神廟。</p> <p class="ql-block"> 卡爾納克神廟在開羅以南700公里處的尼羅河東岸,是古埃及規(guī)模最大的神廟建筑群,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達30多公頃。卡爾納克神廟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期間一共有50多位法老參與建造。直到公元前3世紀,這座人類文明史上建造時間最長的神廟終于竣工。</p><p class="ql-block"> 在景區(qū)的接待大廳展出了經(jīng)復原的卡爾納克神廟全景模型。</p> <p class="ql-block"> 從大廳出來,穿過一個長滿高高棕櫚樹的廣場,就來到卡爾納克神廟前。</p> <p class="ql-block"> 在通往卡爾納克神廟塔門的神道兩旁,有兩排獅身公羊頭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第一座塔門高 43 米,長 113 米。</p> <p class="ql-block"> 進入塔門后是第一中庭,庭院中間原有 10 根石柱,現(xiàn)在只有右邊的一根完整。石柱的后面是兩尊 8 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兩腿間站立著王后。曾經(jīng)壯觀的法老拉美西斯神殿只剩殘垣斷壁,但其巨大仍然讓人贊嘆。拉美西斯站立像屹立不倒,充滿虔誠和威嚴。</p> <p class="ql-block"> 庭院兩側(cè)是兩排石柱,右側(cè)還有一座小神殿,門口站立著兩尊法老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大多柱廳是卡爾納克神廟的精華所在。該廳長 366 米,寬 110米,面積約 5000 平方米,可同時容納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有六道大廳,134 根石柱,分成 16 排。中央兩排的柱子最為高大,其直徑達 3.57 米,高 21 米,上面承托著長 9.21米,重達 65 噸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徑為 2.74 米,高 12.8 米。在柱頂?shù)闹碧帲梢园卜€(wěn)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實屬罕見。</p> <p class="ql-block"> 后一張就是《尼羅河上的慘案》中推下巨石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大廳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處處遮擋著人們的視線,給人造成一種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覺。雖然由于年代的久遠,致使神廟已破敗不堪,然而,透過那僅存的部分,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和想象到卡納克神廟當年的宏偉壯麗。</p> <p class="ql-block"> 巨大石柱需要十人才能抱住。</p> <p class="ql-block"> 大多柱廳后墻上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多柱廳,按南北中軸線,由第三塔門和第四塔門往南,一路羅列著第七塔門至第十塔門,這四座塔門構成神殿的南北中軸線,與盧克索神廟遙相呼應。</p> <p class="ql-block"> 第七塔門前原立有兩座方尖碑,其中一座在公元前 4 世紀左右被移往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爾)。20 世紀初,第七塔門前的庭院內(nèi)挖掘出 2 萬多件青銅像、石雕像和石碑等,少數(shù)保存良好的已移至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內(nèi)。</p> <p class="ql-block"> 第四塔門和第五塔門都是由圖特摩斯一世建造的,兩座塔門之間有座小巧的圣堂。</p> <p class="ql-block"> 神廟后右側(cè)的圣湖。</p> <p class="ql-block"> 象征好運的甲殼蟲雕像,同伴們圍繞著它不停轉(zhuǎn)圈以求個好運和開心,仿佛重演古老的儀式。</p> <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員在認真地維護古文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天气|
吐鲁番市|
南澳县|
绵阳市|
临武县|
宜都市|
尤溪县|
滦平县|
明光市|
化隆|
成安县|
安塞县|
信宜市|
静乐县|
岑巩县|
上栗县|
阿拉尔市|
淮阳县|
邢台市|
福州市|
台江县|
太湖县|
深圳市|
秀山|
弋阳县|
石棉县|
尚义县|
鲁山县|
青川县|
兴隆县|
宁国市|
赫章县|
巴里|
澄江县|
唐山市|
会昌县|
金昌市|
金秀|
阿图什市|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