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題記: </p><p class="ql-block">五泄瀑布是風景區的精髓,一泄娟秀奇巧、二泄珠簾飄灑、三泄千姿百態、四泄烈馬奔騰、五泄蛟龍出海。</p> <p class="ql-block">文字: 圓夢人生</p><p class="ql-block">圖片: 圓夢人生</p> <p class="ql-block">五洩勝景位于諸暨西30公里的群山之中,“洩”就是瀑布之意。瀑從五泄山巔的懸崖峭壁間飛流而下,折為五級,總稱“五洩溪”。</p><p class="ql-block">溪兩岸異峰怪石,爭奇競秀,有“72峰,36洞,25崖”,得崖壑飛瀑之勝。五泄風光以青山挺秀、飛泉成泄而著稱,相傳為西施故居。</p><p class="ql-block">五洩歷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在他的地理學巨著中記述了五泄山水。</p> <p class="ql-block">踏進景區大門,順著紫藤長廊的臺階上行,一道攔江大壩磐峙于兩岸陡峭的夾巖之中。</p><p class="ql-block">在夾巖峰光滑陡壁處,鑿刻著原中國書協副主席沙孟海題寫的“五泄勝景”四個大字,增添了這里的風采。</p><p class="ql-block">青山倒映,碧波蕩漾。五里水域,五里畫廊。乘船緩緩前行一路有種“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錯覺。 穿過這片水域, 便到了景區。</p><p class="ql-block">游覽五泄,一般從青口進入,古人云:"五泄名山青口鎖,到此看山山便可"。</p> <p class="ql-block">高峽出平湖,這是一座“五泄湖”水庫。建于1973年7月,壩長118米,高30余米。五泄湖水容量為1001萬立方米。湖面56.8萬平方米,深38米,長2800米。呈狹長形,彎彎曲曲長2公里,猶似一條綠色的綢帶飄浮在群山之中,頗有富春山水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乘船緩緩前行一路有種“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錯覺。 青山倒映,碧波蕩漾。五里水域,五里畫廊。</p><p class="ql-block">泛舟湖上,水鳥在水面低飛,狹長的湖面見不到盡頭,大有"青山綠水景無盡"之感,又有"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彎綠水一古琴"的詩意。沿湖兩邊,蔥蘢俊秀,美不勝收。春天萬木崢嶸,紅杜鵑從綠樹叢中透出;夏天滿山蔥郁,濃蔭蔽日;一到秋冬季節,蒼黃的銀杏葉和紅艷的楓葉,點綴在一片蕭瑟之中。</p> <p class="ql-block">登陸上岸,石砌古道遠山行,拾級通幽入仙境。越過“仙氣飄飄”的蘆葦蕩、五洩禪寺,繼續行走了五里路左右,遠處傳來的一種奇特的聲響。平緩的道路很快走到盡頭,那種聲響隨即變得像悶雷一樣,越來越大。在一片高大茂密的竹林前,路沒有了,瀑布浮現眼前。</p> <p class="ql-block">五洩風景區最壯觀的景色當推五洩瀑布,以其神態奇特,變幻莫測的姿態聞名于世,在地殼劇烈變動時期,五洩涵湫峰與碧云峰之間撕裂了一道口子,巖底逐段曲折下沉,形成長334米,落差80余米,寬窄不一的峽谷。從高1000余米的天堂崗下流,經十幾公里的長途跋涉,將涓涓細流,匯集成浩浩蕩蕩的溪水,經紫閬、張家,穿陡巖,劈溪流,跌入峽谷曲折奔放而下成為五級瀑布。</p> <p class="ql-block">出現在眼前的是第五洩,它是自上而下排列下來的。眼前30多米高的懸崖絕壁上,一股巨大的水流狂泄而下,聲似滾雷,如匹似練。水流下落后,先撞擊到下部的懸崖上,銀花飛濺,接著又翻滾飛騰,似銀蛇狂舞,如蛟龍出海。其勢如排山倒海,雷霆萬鈞,形成一股逼人的旋風,使人無法接近。“東龍湫”也就成名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洩瀑布與第五洩顯然不一樣,它在一個狹窄的之字形山溝中從19米高處飛滾翻騰而下,飛濺的水花猶如烈馬的鬃毛在飛速抖動,故人們稱其為“烈馬奔騰第四泄”。</p><p class="ql-block">明代文學家王思任形容其:“聲怒、勢怒、色怒”,十分形象貼切。</p> <p class="ql-block">從前人們只能見到第五洩瀑布,四洩瀑布藏在深山峭壁中,想見難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1983年五洩勝景風景區開發后,修建了道路,才有機會一睹她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由四洩到三洩,仍需沿臺階上行,到達上面的又一個層級。三洩,沿寬闊平緩、如磨似洗的巖石,順流而下,浩浩蕩蕩,銀花飛濺,氣勢壯觀。瀑布下面設有一觀臺,在臺上觀瀑,另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三洩上行不遠處,有一亭 。站在亭中觀望,一洩之下,二洩如雙龍爭壑,在7米多的懸崖上飛流而下,被一塊兀石分成兩半,飛流如珠簾動,開朗而又深沉。</p> <p class="ql-block">五洩瀑布中,氣勢最壯觀、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第三洩瀑布。</p><p class="ql-block">這第三洩瀑布在寬闊平緩的斜坡上浩浩蕩蕩而下,左邊瀑布歡呼跳躍,奔瀉跌宕;右邊水流細小平緩,兩水時分時合,碰到兀石險溝,呈現出千姿百態,古人形容其“傾者,滾者,跌者,沖者,突者,圈者,無奇不有”,許多游客觀賞后,無不贊嘆這個令人心曠神怡、胸襟開闊的瀑布,它能清除凡人五臟六腑的污垢,消除人間一切煩惱。</p> <p class="ql-block">現在我們去欣賞第二洩瀑布,它的落差只有7.1米,瀑布下落時,被一塊突兀而出的大石分成兩半,分流如珠簾飄灑,雙龍出游。</p><p class="ql-block">古人有詩贊目:“兩龍爭壑那知夜,一石橫空不渡人。</p> <p class="ql-block">古人有詩贊目:“兩龍爭壑那知夜,一石橫空不渡人。</p> <p class="ql-block">一洩,被形容為“月籠輕紗”。自上游奔流而來的河水,從較平緩的巖石上瀉下,小巧平緩。中間有一小水潭,直徑1.5米,深約2米,人稱“小龍井”。</p> <p class="ql-block">五洩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就已聞名于世,酈道元的《水經注》里就有詳細記載,歷代文人墨客都到此游覽,留下過詩文和畫稿。徐霞客更是專程前來考察,對此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人說過: “一個人選擇了行走,不是因為欲望 也并非由于誘惑 僅僅是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p><p class="ql-block">喜歡行走, 喜歡體驗,喜歡欣賞一路風景 。</p><p class="ql-block">喜歡記錄了解風俗人情以及點點滴滴。豐富人生閱歷是愉悅美妙的 我會一直追隨內心的聲音繼續走 走遍山山水水、角角落落…</p><p class="ql-block">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阿城市|
绥中县|
彰化县|
藁城市|
温州市|
交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盐边县|
万源市|
贵阳市|
监利县|
广昌县|
大同县|
定结县|
溆浦县|
吉林市|
禄劝|
鲁山县|
锦州市|
余姚市|
东阿县|
罗定市|
凤台县|
措美县|
淳安县|
南雄市|
大足县|
图们市|
长丰县|
昂仁县|
宣化县|
扶绥县|
武隆县|
县级市|
耿马|
平山县|
麻城市|
合山市|
金山区|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