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窮神爺的故事

安陽趙洪軍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來,我心中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p><p class="ql-block"> 1995年春節,我回老家一趟。正在村東頭和鄉親們閑聊時,一個年輕的媳婦不認識我,悄悄地問旁人:“這是誰呀?”一個大嫂說;“肥只,咱村的知青,村西頭的,在小學當過老師。”“不知道。”“南窮家知道不?”“知道。”“這就是窮神爺家的孫子。”“啊,知道了!”我心中一震,我家怎么被人叫做“南窮家”?我咋就成了“窮神爺”家的孫子。我爺爺咋就被鄉親們稱作為“窮神爺?”</p> <p class="ql-block">周立波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里的主人公趙玉林,家里窮的叮當響,一年到頭,顧上了吃,顧不上穿,一家三口都光著腚,冬天除了抱柴、挑水、做飯外,都不出門。幾口人只有一條穿得出門的褲子,誰出門誰穿,才被人叫做“趙光腚”。我家雖窮,也還有一畝三分地,草房一座,怎么就成了“窮神爺”?</p><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與年近八旬的退休中學教師趙洪臻、七十年代的村支書趙洪吉、及曾任副村長,年近七十的趙洪煥在村里喝酒聊天,才知道我爺爺小時候,家中特別窮,住草房、睡覺蓋一個布袋。四處逃荒要飯,叔伯兄弟娶不上媳婦,好不容易有人給說個媳婦,娶的不是瘸子,就是啞巴。因家在村街路南,所以村里人稱“南窮家”。</p> <p class="ql-block">爺爺文思公生于1893年,與偉人毛澤東同歲,之所以被稱為“窮神”,是爺爺的經歷,讓人感到神奇,是爺爺聰明、能干,窮中思變,在“南窮”家眾多的子弟們中脫穎而出,由“窮鬼”飛躍成神,所以鄉鄰敬之為“窮神”,因輩分較大,小輩兒稱作“窮神爺”。</p> <p class="ql-block">村里人想不明白,家里窮的叮當響,連吃飯都發愁的“南窮家”,祖祖輩輩都不識字,咋出了一個讀過書的文化人?本家弟兄連媳婦都娶不上,咋他就成了富人家的女婿?還在彰德府府城買了房子安了家。</p> <p class="ql-block">聽父親說:爺爺小時候,家中貧窮,上不起學,但他熱愛學習,看有錢人家的子弟上學,十分羨慕。當年,村里只有一家私塾,是一位老郎中兼辦的私學,教了十五、六個學生。才十來歲的爺爺一有空就往私塾跑,幫老郎中干點兒力所能及的活兒,站在門口、窗外看人家念書寫字。一次,老郎中有意的考試了一下爺爺,發現他課文背的爛熟,比坐在教室聽課的學生背的還流利熟練,用樹枝寫的字方方正正,爺爺的好學感動了老郎中,不忍心讓這么有天賦的孩子長期在窗外聽書,老郎中讓爺爺回家和父母商量,爺爺平時到郎中家干活,郎中教爺爺念一年書,各不找錢。這樣的好事,哪有不答應的,爺爺就這樣找到了上學的機遇,一學就是兩三年。兩三年中,老郎中不但教他學識字,還教他認識中藥的品種、藥用,讓爺爺幫著收購藥材,按藥方抓藥。可惜,老郎中不知什么原因回原籍走了,爺爺沒有學成醫生,可是卻成為我們趙家第一個識字的人。</p> <p class="ql-block">民國八年(1919),安陽一帶遭遇大旱,歷時14個月,未見雨雪,土地龜裂,莊稼顆粒不收,饑民流亡失所。(安陽志書有記載)</p><p class="ql-block">窮苦的農民吃糠咽菜,連樹皮都吃光了,好多人到南崗上挖觀音土(一種白土)吃,餓死了許多窮苦人。爺爺在災荒中沒有唉聲嘆氣,而是琢磨如何度過難關,他想來想去,想起小時幫老郎中收藥材的事,自己認識藥材,挖藥材也是一條出路啊,想到這里,他請人把鋤板改造成了一把豎幫锨(挖藥材的專用锨),背起籮筐便去南崗坡嶺上挖藥材去了。挖掘的藥材經過篩選處理,賣給安陽城里的藥房,還真的賣了幾個錢,買了十幾斤糧食。回來后,爺爺給村子里的人一說,大家都在絕望中看到了生機。村里的青年都來請教爺爺,爺爺毫不保守地告訴鄉親們什么是生地、什么是地骨皮、車前子......,教他們怎樣挖坑才不毀藥材,賣個好價。在爺爺的帶動下,那一年秋天雖然地里顆粒不收,可村子里卻沒有一家餓死人。直到1968年我插隊下鄉回到村里,還聽到村子里七、八十歲的老輩人給后代人念叨這件事。</p><p class="ql-block">我覺得爺爺被鄉鄰稱作“窮神”,不是因為我家特窮,是爺爺在鄉親們饑餓困苦之時,言行特別“神”,用實際行動拯救了生死線上掙扎的鄉親們。</p> <p class="ql-block">在同輩的弟兄中間,只有爺爺一個人有文化。寫一手漂亮的顏體字,打一手漂亮的算盤,只有爺爺看過許多書,講起故事來頭頭是道。農閑時,村里的老少爺們都喜歡到我家街門口聽爺爺說書。《白袍征東》《說岳全傳》《水滸》、《三俠五義》,講起來有滋有味,聽得人不愿回家,聽過一段,還要央求著再講下一段。在識字人稀少的山村,爺爺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p><p class="ql-block">爺爺年紀輕輕就到城里打工,掙錢養家。在紀家巷東頭的“兩益恒”花行打工時,掌柜紀好德看他年輕能干品行好,認識字有文化,打的一手好算盤,懂禮數,人長得精神帥氣,就讓他幫著記賬。</p><p class="ql-block">紀好德是個有眼光的能人,家中貧窮,但思想活絡,膽大心細,敢做敢干,看到安陽的棉花對外銷售不錯,就到鄉下收棉花,販賣給城里的花行。后來與安陽老城紀家巷的朱景群合伙,在紀家巷東頭開了家花行,朱家的房子,紀好德經營,取名“兩益恒”,意思是兩家都得益,生意興隆,窮親戚都沾光。</p><p class="ql-block">紀好德掌柜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看我爺爺識文斷字,忠厚老實人品好,就把小女兒嫁給了他。</p><p class="ql-block">1935年,紀好德去世,“兩益恒”花行關閉,爺爺與人合伙又開了間花行,因日軍侵華,世道不平,小本生意難做,硬撐著干了一年,維持不下去了,關門散伙。</p> <p class="ql-block">爺爺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用獨輪車推鹽、上南崗挖藥材,趕集賣玩具,在安陽城里軋花店、糧行打工,什么苦都受過,什么活兒都干過。想想掙倆錢不容易,不敢亂花,攢著將來買房子買地,就把錢偷偷地藏在墻基的石頭縫里。</p><p class="ql-block">那一天,奶奶和幾個婦女坐在屋門口閑聊。一條1米多長的大花蛇從石縫里鉆出來,“嘩啦啦”一聲,蛇帶出幾塊銀元來,幾個人驚訝的叫起來,“花蛇給你家送錢來了!”我奶奶激動地跪在地上,嘴里不停地說:“謝謝大仙,謝謝大仙!”</p><p class="ql-block">事后,幾個婦女在村里傳開了,街西頭路南的趙文思家雖窮,可是有神仙保佑,派花蛇給送了好幾塊大洋。</p><p class="ql-block">我覺得這不是最好的答案。窮,有神仙保佑,也不該讓人叫做“窮神”啊!</p><p class="ql-block">近日偶讀韓愈的《送窮》一文,何為窮?窮鬼共有五個,“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這五窮各司其職,掌管韓公的命運。韓愈的字里行間,有對國對民的擔憂、有對自己懷才不遇的孤獨感、也有對身世之不幸的哀嘆、也有對社會丑陋面目的批判……看到困擾百代宗師韓愈一生的“五窮”,我心中豁然一亮,突然對爺爺為何被鄉鄰喚作“窮神”找到了注解。爺爺用勤奮好學的行動趕走了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改變了命運,所以被鄉鄰稱作“窮神”。</p><p class="ql-block">一個住草房、賣苦力的農民,竟然在安陽城里買了房子,把兒子安排在城里頭,在窮人眼中,那就是了不起的事情啊!爺爺年輕時在外邊給人打工,推鹽、挖藥材、趕會趕集擺攤做買賣,花行糧行當伙計,幾十年省吃儉用,在安陽解放前夕,用很便宜的價錢,在安陽老城魚市街,買了四間有錢人家的馬棚,馬棚三面無墻,父子倆用黃土脫的磚胚壘起了墻,給父親在城里安了家。這是祖祖輩輩受窮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爺爺用勤勞致富,改變了一窮二白的命運,被鄉親們稱作神,當之無愧。</p> <p class="ql-block">魚市街老宅,是爺爺用辛勤的汗水掙來的。</p> <p class="ql-block">我不覺得被人稱作“窮神”的后代丟人。正正當當做人,不偷不搶,不貪不占,憑勞動致富,又有什么可丟人的呢?我記得《古文觀止》里有一篇古文,叫做《叔向賀貧》,告訴人們,窮并非壞事,正好磨礪人的意志。古語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之贊譽。毛澤東有“窮則思變,”的論述。我的爺爺憑著一股愛學習,愛動腦筋的勁頭,幫助了別人,拯救了自己,是我們后輩人的驕傲與自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凤山市| 绵竹市| 彭州市| 四川省| 松阳县| 大悟县| 利川市| 乌鲁木齐市| 邵阳市| 兰坪| 苍山县| 翁牛特旗| 那坡县| 民勤县| 日土县| 禄劝| 阿克陶县| 建瓯市| 雷州市| 洛扎县| 朝阳区| 阿拉善盟| 南陵县| 德安县| 武乡县| 洛川县| 仙居县| 章丘市| 婺源县| 连南| 绥阳县| 乐昌市| 泸水县| 城步| 六枝特区| 阿巴嘎旗| 东丰县| 当涂县| 锦州市| 凤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