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用知識點亮知青人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留譽上岔溝 周馬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3年12月1日,高中畢業(yè)后的我和其余8名知青一道,按照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的教導,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奔向農(nóng)村廣闊天地的征程。當時我們既有一腔熱血,也有手足無措。至今難忘啟程的那個早晨,車子開動后我忍不住回頭看,仍然站在遠方送行的父母,不時用衣袖角擦拭著眼角的淚花。看著陽光照耀下我們的身影,流露出許多不舍與牽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插隊的地方是留譽公社上岔溝大隊。縣里派了一輛大卡車,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才來到目的地。上岔溝大隊的干部、社員和小學生們,敲鑼打鼓迎接著我們。使我們一踏上這片土地,就感到鄉(xiāng)情的溫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記憶里我們的第一次勞動是到豐則溝參加冬季農(nóng)田基本建設——打壩。知青們和社員們一起勞動,鏟土、擔土、推車、打夯,勞動的號子此起彼伏,勞動場面熱火朝天。剛開始在大家面前亮相,誰也不甘落后,男知青肩挑土筐,飛快地走著,川流不息;女知青也不肯怠慢,帶著白墊肩、挑著兩筐土循環(huán)往復,大冬天大家都累的滿臉通紅。收工后個個累的腰酸背痛,有的女知青默默地抹起了眼淚。但第二天仍舊要咬緊牙關繼續(xù)出勤。淳樸善良的鄉(xiāng)親們說“女知青也是媽媽的汝汝,讓她們多鏟土,少挑擔,慢慢適應。”一句話感動了我們,溫暖著我們彷徨的心。打壩一直持續(xù)到春節(jié)前結束。開春后,又進入耕地、翻地、打土圪垯、點籽入種等田間勞作...這方面,有關知青的回憶文章寫得不少,我們也大同小異。在這里,我只想談一下我用知識點亮知青人生的特殊經(jīng)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充滿睿智的青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為一名剛從校門出來不久的高中生,讀書看報的習慣即使到了農(nóng)村也仍然保留。有一天,我從報紙上看到了“5406”菌肥的報道,反反復復看了幾次,自己思襯到,一是從報道看,“5406”菌肥對農(nóng)作物增產(chǎn)有很大作用,二是制作技術并不復雜,自己應該有可能試制成功。我想,作為知青,既然黨和國家號召我們到農(nóng)村,我們就應該發(fā)揮知識的作用,為改變落后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面貌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就萌發(fā)了試制“5406”菌肥的強烈愿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當我把試制菌肥的意向跟大隊支書衛(wèi)三臉和主任衛(wèi)世杰匯報后,他們的興趣比我還大,表示大力支持。說干就干,經(jīng)過選擇,我們選準了鄉(xiāng)親徐改娥家院子側面一孔窯洞、一塊平地和雞窩共同做為“5406”菌肥試制“基地”。窯洞準備做無菌接種實驗室,平地用作試驗田,雞窩提供試驗所需的少許雞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為了支持我的實驗,大隊規(guī)定,在試制菌肥期間,給我記全勤和滿工分,這使我試制菌肥的信心更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排左二為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實驗開始后,我自費買了許多書查驗資料,并多次去離石“5406”菌肥廠觀摩學習,細細琢磨,初步掌握了“五四〇六”菌肥的生產(chǎn)工序。回來后,堅持廢舊利用,自己動手做了簡易接種箱、培養(yǎng)箱。在離石買回了第一批菌種,雖然所有費用自付,但我樂得其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種需要無菌操作,窯洞的窗戶用木板、布簾密封,然后進行消毒、滅菌。由于窯洞嚴密封閉,操作時滿頭大汗。因無菌接種設施條件差,簡易培養(yǎng)箱保溫效果達不到要求,第一次試制失敗了。但自己并沒有氣餒,而是積極尋找原因,不斷完善接種設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實驗工作,得到全體知青的大力支持。為提高培養(yǎng)箱溫度,知青孫全秀、劉玉英、高美香、武玉清、武德昌等把自己用的線毯、褥子全拿出來,我在土炕上搭成個方方正正小房子,把培養(yǎng)箱放進去,提高了保溫效果。知青們輪流觀察溫度變化,通過反復試制,我們終于試制成功了。大家歡天喜地,那種激動的心情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團結才有力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排左一為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開始進行了小規(guī)模生產(chǎn),逐漸生產(chǎn)出部分合格的產(chǎn)品。于是,就開始在田里試驗,通過穴施、追施等一系列試驗。經(jīng)秋季收獲時統(tǒng)計對比,確認“5406”肥菌能使農(nóng)作物增產(chǎn)15%左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搞科學實驗的舉動,也得到了公社黨委和縣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在全公社召開的三級干部公議上,我們向公社領導和與會人員、各點知青詳細匯報了上岔溝知青試制“5406”菌肥的過程。匯報期間,會場鴉雀無聲,匯報完畢后,贏來大家熱烈的掌聲。公社領導及大家一致認為這項研究很有現(xiàn)實意義。后來,縣委召開知青會議,縣里又安排我們的代表在會議上向知青戰(zhàn)友分享了試制“5406”菌肥工作經(jīng)驗。《柳林科技期刊》也對我們試制菌肥的事跡進行了報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深造才會更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排中為作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插隊期間試制“5406”菌肥的成功,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對科技的興趣,并在一生中孜孜以求,不斷進取。1975年11月,我被招為化肥廠工人。1976年,廠里下達了一個深造指標,我有幸到太原工學院(現(xiàn)太原理工大學)脫產(chǎn)學習,畢業(yè)后又回廠工作。回來后,我一直堅持科技鉆研不動搖,也得到了組織和大家的共同認可,先后擔任生產(chǎn)副調度、調度、車間主任、書記、中化室主任、開發(fā)部主任、廠總支副書記等職務。并取得“化工工程師”技術職稱;榮獲共青團呂梁地委“建功獻禮標兵"稱號、共青團柳林縣委“優(yōu)秀團干部”稱號和柳林縣人民政府 “實施科技項目三等獎”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2年12月化肥廠破產(chǎn)后,我發(fā)揮自己的科研特長,自主創(chuàng)業(yè)辦起了“柳林縣雙星化工技術開發(fā)部”,先后承擔了縣煤運公司,縣供熱公司及欣昌供熱公司中化室的設計、安裝、培訓等項目;開發(fā)了“車輛專用防凍液”等化工產(chǎn)品,并榮獲柳林縣人民政府“防凍液化工系列產(chǎn)品開發(fā)獎”,本產(chǎn)品經(jīng)省產(chǎn)品質量檢驗所認定,各項指標均符合交通部標準,并注冊。后又受聘于留譽酒廠,擔任技術顧問。因此,回顧自己的一生,不僅用知識點亮了知青生活,也成就了自己的完美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盡管韶華易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風華不減當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不忘初心 延安尋根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左四為作者)</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秦安县|
长葛市|
永丰县|
凤翔县|
岢岚县|
连平县|
二连浩特市|
交城县|
铁力市|
孟州市|
枝江市|
梧州市|
雷波县|
井研县|
德昌县|
乐陵市|
湖南省|
增城市|
麻城市|
广州市|
宁化县|
金华市|
白山市|
邢台县|
黔南|
元江|
泸定县|
兴安县|
永靖县|
昌宁县|
邓州市|
抚松县|
芦山县|
黄梅县|
晋城|
台中市|
时尚|
砚山县|
开封县|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