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盛寬</p><p class="ql-block">特殊專家、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p><p class="ql-block">個人簡介:</p><p class="ql-block">著名泌尿外科專家,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廣西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常委等。</p><p class="ql-block">專長:</p><p class="ql-block">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各種泌尿外科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以下為轉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李盛寬校友自述中學求學之路》</b></p> <p class="ql-block">1960年9月,我考上了合浦廉州中學,開始了我的中學生涯。</p><p class="ql-block">合浦廉州中學是廣東省第十一重點中學。我原就讀的學校是一所邊遠漁村小學,我們班共有9位同學同時考上廉中,他們是:李盛昌、李盛寬、李益達、張大貴、吳振良、蔣騰發、黃子富、張興彩、鄒有勝,其中前5位是我們同村的,第一位是我的哥哥。這應感謝我們的班主任范先信老師!是他指導和幫助我們報考廉州中學,使我們美夢成真。在廉中,我被編到了初603班,班主任是陳佐銘老師。</p><p class="ql-block">初中三年,正值國家困難時期,很多同學連飯都吃不飽,因我年令稍小倒是沒有饑餓的感覺。我的老家離學校50多公里,因為交通不便,也沒有錢,只能步行上學校,一般天不亮就出發,晚上半夜才能到學校。我記得有一年冬天回家,天氣很冷,又下著毛毛細雨,又冷又餓,天很黑了,離家還有幾公里,有個同學走不動了,當時大家親身體驗到什么叫饑寒交迫。正好路邊有一塊甘蔗地,我們不顧一切去偷了甘蔗吃才能走回了家,真的太苦了。這樣的長途跋涉三年內共經歷了20多次。終于順利地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學業,1963年8月初中畢業</p> <p class="ql-block">1963年9月我考上了廉州中學高中。</p><p class="ql-block">初中畢業后,因經濟困難,父母希望我讀師范,但班主任說我學習好,出身好,是讀大學的料,要求我讀高中,我聽從了班主任的話報考了高中。但開學前幾天都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以為考不上了,但又很不服氣,因為自己考得很好。后來收到了班主任的來信才知道我中了,是錄取通知書搞不見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們一起考上廉中初中的9位老鄉只有我一人讀高中。其他人去讀中專或去當兵了。因家庭經濟困難,我哥哥只讀了一年中學就去當兵了,為我留下了繼續讀書的機會,謝謝我的哥哥!我被編入高631班,我們廉中初中畢業的同學大部分都編到了這個班,這是俄語快班。班主任是趙丕常老師和黎慶文老師。</p><p class="ql-block">三年來我認真讀書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還參加了學校的數學競賽名列第一。1965年高中二年級,我參加飛行員挑選,被選為一號種子,武裝部已找我父母談話準備選我,但因我只有兩兄弟,哥哥已在部隊,父母不同意故去不成,要不我可能是一名飛行員了。后來錄取了同班的另一位同學。高中階段曾擔任班長和團支書。</p><p class="ql-block">1966年,高中畢業考完已做好了高考的準備,而且填好了高考志愿書。我原來填的第一志愿是中山大學,第二志愿是北京航空學院。但學校認為我學習好,家庭出身好,決定我第一志愿填清華大學。回想起來真有點后怕,我作為小地方的農村小孩子,怎么能考上清華大學呢?后來因文革,在離高考十多天中央就宣布停止高考了。直至1977年才開始恢復高考。</p><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國慶節,我作為廉州中學的紅衛兵代表前往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見。天安門廣場紅旗招展,長安街上人山人海。凌晨三點開始我們手捧毛主席語錄、高喊著“毛主席萬歲”的口號、擁擁擠擠地通過天安門廣場,聚精會神地仰望天安門城樓,我望見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揮手的身影,心中無比激動。</p> <p class="ql-block">??廉州中學紅衛兵代表團在天安門廣場留影</p> <p class="ql-block">1966年下半年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大家用大鳴大放大字報的形式批判文革前的教育路線和老師,我也積極參加了批判會,回想起來實在對不起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向被批斗過的老師說聲對不起!不過我沒有打罵過老師。</p><p class="ql-block">后來,學校里普遍成立了紅衛兵,分為聯指和四.二二兩派,我和部份同學成立了一個“紅心向黨”紅衛兵組織,主張學校的兩派組織聯合起來,被某些人罵為康老三。再后來,學校進行了軍訓,成立了新亷中紅衛兵團。我是兵團的領導成員之一。由于我校較早成立了聯合的紅衛兵團,內部無明顯派系斗爭,在北面的欽州,南面的北海都發生武斗的形勢下,中間的合浦縣一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武斗。同時學校的圖書館和其他古建筑也保護完好。</p><p class="ql-block">1967年初,在全國大串聯的影響下,我們12位紅衛兵自愿組合成了串聯隊,其中有高中同學也有初中同學,有男同學也有女同學,計劃步行到毛主席故居韶山及北京。我們從合浦廉州出發,一路上有接待站,有飯食、有地方睡覺、半路上還有司機主動停車搭我們,我們都拒絕了。堅持步行到達廣州,在廣州參觀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並留影紀念。到廣州后中央有文件停止串聯,要求返校復課鬧革命。怎么回去?汽車司機不愿搭理我們了,合浦也不通火車,我們只好搭火車到南寧,在南寧四處尋找回程的汽車,最終通過聯系我們一個隊員的父親單位的一輛貨車回到了學校。</p><p class="ql-block">1968年初,學校開始復課鬧革命,我們幾個高中畢業的同學被安排擔任民辦老師,我被安排擔任初661班班主任並擔任政治及數學老師。后來學校成立了三結合的廉州中學革命委員會,我是革委會委員。因為我的聲音宏亮,又會講白話,故每次全縣的萬人大會都是我代表紅衛兵發言。我原本是個性格緬碘內向之人,第一次在大會上發言心慌心跳兩腳發抖。經過了文革和回鄉的鍛練,我的膽子變大了,性格開朗了,穩重了。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1969年1月8日,離開廉中前和好同學好校友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1968年,《人民日報》發表了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我積極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于1969年初辭別了學習和工作9年的廉中,回到生我養我的家鄉——東板塘村,成了回鄉知識青年。</p><p class="ql-block">我們生產隊由于文革的影響已經沒有生產隊長,人心渙散一盆散沙,是全大隊最落后的生產隊。我剛回到家,全隊社員一致選舉我當生產隊長,本來我是不想做也不會做的,但摳不過全村人的高調推選,我這個從小在學校讀書、不懂種田、不會挿秧的知識青年就半推半就地當上了生產隊長。可沒過幾個月,當地小學開辦初中班,我又被大隊推選到學校做老師。后來,全村的群眾聯名要求我回去當生產隊長,最后我選擇了回去當生產隊長。我沒有種過田,不知道什么時候播種、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收割。我就先當小學生一邊請教老農一邊安排工作,現買現賣。大家也都樂意教我。在這段時間里,白天和社員們一起勞動,一起流汗,皮膚曬黑了,身體強壯了,還學會了犁地耙田,揷秧施肥 ,同時還辦了個磚廠,開展付業生產。因為生產隊已有一年多沒有組織生產了,大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工作積極主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也可能是我的運氣好,碰上這一年風調雨順,結果年終獲得大豐收,村里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產隊的排名也從最落后一名一躍成為全大隊最先進生產隊。僅用一年時間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而對我,榮譽接踵而至,1970年2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共產黨員,接著被選為公社黨代會、縣黨代會代表出席黨代會,后又被評為自治區學毛著積極份子到南寧參加學毛著積極份子代表大會。1971年2月被推選為第一批工農兵學員到廣西醫學院讀大學。全公社只選一人,當時有一個公社黨委委員的女生與我競爭,終因我的名氣大點而被選上。在我被推選上大學后,廣西日報社又上門準備招我做記者。作為回鄉知識青年,我在家鄉工作了二年,感觸頗深,是勞動鍛練了我、是貧下中農幫助了我、是家鄉造就了我、是共產黨培養了我。我要一心一意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p><p class="ql-block">1971年2月,我作為中國第一批工農兵學員踏進了大學的校門——廣西醫學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尔夫|
涞源县|
亚东县|
宁夏|
蓬莱市|
乌鲁木齐县|
黄平县|
从化市|
诏安县|
东乡|
沂南县|
海口市|
玉龙|
开原市|
安义县|
浏阳市|
永登县|
桃园市|
屯留县|
托克托县|
荣成市|
黄梅县|
佛山市|
绥化市|
罗江县|
宜州市|
崇左市|
邳州市|
普兰店市|
大化|
白河县|
西畴县|
南宁市|
高青县|
东辽县|
屏东市|
大厂|
江西省|
北安市|
溆浦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