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愛麗:各位詩友,大家好!今天為我們授課的是李淑瑜老師。</p><p class="ql-block"> 李淑瑜,筆名李姝諭,網名菊韻梅香。喜愛文學,猶好詩詞。現為洛陽市稅務系統干部、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詩詞協會會員、洛陽市作家協會會員、洛陽詩詞協會詩教部部長。其作品散見于《洛陽日報》《洛陽晚報》《洛陽詩詞》《河南稅務》《邊走邊讀》《金谷風》等刊物,2010年集結出版詩文集《指間沙》,2017年2月出版散文集《云水禪心》,2018年出版詩集《姝玉集》。詩集《云句水謠》現已付梓,不日即可面世。</p><p class="ql-block"> 李淑瑜老師是古詩詞大家,從她作品的字里行間,能讓人感覺到她文學素養厚,傳統文化底蘊深。讀她的詩詞作品,會給人一種濃濃古意撲面而來的感覺。她的作品煉詞精到,語言樸實,用典絕妙。</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讀過她的詩詞,你一定還可以從中品得一二哲思來,可以從中感受她對生命的傾情禮贊來,可以從中體味她對美好生活的熱情謳歌來,可以從中感觸她對親情的熱愛來。凡此種種,讀之無不令人感嘆!今天我們聽李淑瑜老師談詩詞創作,相信大家一定會有不菲的收獲。</p><p class="ql-block"> 大家稍事等待,請李老師上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姝瑜老師講課內容:</p><p class="ql-block"> 我個人覺得,絕句是最好寫、也是最不好寫的詩。說它好寫,是因為但凡有點文字功底的人,都能吟出幾句來,加之當前文化的庸俗化,使得打油詩、順口溜常見于報端和網絡,很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絕句,但卻常常膽量大得驚人。而打油詩、順口溜,多數是以絕句的形式出現的。那些知道什么叫絕句的人,寫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因為絕句只四句,從格律上講,相對自由、隨意、簡單,所以什么人都可以寫絕句。</p><p class="ql-block"> 說它最不好寫,是因為五絕只有20個字、七絕只有28個字,騰挪的空間太小,常常使人失之于油滑、空洞、膚淺、庸俗等。凡此種種,往往都是絕句之弊,很難克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以為,寫好絕句,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面入手: </p><p class="ql-block">一是立意,二是意境,三是風格 ,四是韻腳,五是格律,六是章法,七是語法,八是表現手法,九是用典,十是煉字。韻腳,咱們的第一課鮑老師已經講過;格律,鄭老師已經講過兩節,隨后還會繼續講解。所以,我們僅就其他八個方面進行逐一探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咱們來說:絕句的立意和風格</p><p class="ql-block">先說立意。意是一首詩的靈魂,《劉貢甫詩話》里說:“詩以意為主,文詞次之;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王夫之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無論詩作寫什么內容,只要立意獨特,就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例如:于謙的《石灰吟》,石灰作為一種物體,其本身不具備詩意,就像大路上的灰塵一樣普通,可是于謙賦它一種精神:“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使得石灰的形象大放光彩,這就是所謂微言大義。</p><p class="ql-block">、詩的立意,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講:一是新,二是真,三是深。</p><p class="ql-block"> 下面咱們先說“新”。所謂“新”,就是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意是獨特的,是別人沒有過的。姜白石說:“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詩便不俗”。詩人劉夜烽說:“清新莫拾人牙慧,別出心裁意自高”。</p><p class="ql-block"> 同一件事物,從不同側面去觀察,去思考,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寫與別人不同的意,才能出新,才能不落俗套。</p><p class="ql-block">同樣是寫梅,王冕的“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寫的是梅高潔孤傲的品格,以梅抒志;而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寫的是對故鄉的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同樣寫夕陽,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表達是一種悲觀感情調;朱自清的“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是對李商隱的批判;葉劍英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表達的是豁達浪漫的革命情懷;毛澤東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描繪的是豪邁、瑰麗的畫卷。</p><p class="ql-block"> 所以,新就是有新思想、新感覺、新視角,這樣的詩才會令人為之耳目一新,才會有生命力,才會有價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咱們說“真”。所謂“真”,即是真情實感。一定要寫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東西,這樣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實的感受,劉熙載在《詩概》中說:“詩可以幾年不做,但不能一首不真”。南京大學教授韓儒林先生的一幅對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也曾經有人問我如何寫詩,我說:“非常簡單,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寫”,對于初學者,這是必須的,也是最容易入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李白的《贈汪倫》:</p><p class="ql-block">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p><p class="ql-block">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p class="ql-block">從語言的角度看,這首詩就是大白話:我坐上船要走了,忽然聽到岸上有人唱歌而來,原來是王倫來送我了。雖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但也不如汪倫送我的情誼深。語言上沒有任何雕飾,但卻成了千古名詩,就是因為這首詩是李白的切身感受。汪倫的盛情讓李白非常感動,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情真意切,所以能打動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如:我自己的詩《鬧市釣者》</p><p class="ql-block">旭日微微街已嘩,人車似蟻亂如麻。</p><p class="ql-block">紅塵縱有三千丈,我自橫竿釣彩霞。</p><p class="ql-block"> 因為前些年我在關林上班,在高新住。每天從牡丹大道過,總會看到大渠兩邊有垂釣愛好者靜靜的坐在樹下釣魚,身邊的車水馬龍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好像超然于世外,早上的霞光籠罩著水面,他們不是在釣魚,是在釣朝霞、釣太陽。所以就寫了這首詩。這首詩也是大白話,“旭日微微街已嘩”天剛亮街上已經很喧嘩了。因為從西北到東南斜跨了整個洛陽市,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出發了,的確是天剛亮。 “人車似蟻亂如麻”這句話寫關林市場一點都不夸張。</p><p class="ql-block"> 關于“真”我想多說幾句。對于我來說,詩就是精練的、有韻的日記。既是日記,必源于生活、源于體驗、源于思考。心中無事,筆下無詩;心中無情,筆下無詩。有事有情才寫詩,若果無事無情又硬要寫,就只好無病呻吟了。不得不說,當今很多詩,就是這么硬擠硬憋出來的。為此還專門寫了一首絕句《詩風》: </p><p class="ql-block"> 風花成頌少,瑣事入詩頻。</p><p class="ql-block"> 莫怪無佳興,何須裝病人。</p><p class="ql-block"> 當然,說是要真,卻不是像照相機一樣去照搬實際生活,需要加以夸張、提升,這樣才會更有意味。桃花潭水真的有三千尺嗎?沒有。紅塵真有三千丈嗎?沒有。能釣住彩霞嗎?不能。都是夸張,但都是在真實基礎上的夸張,所以雖然是夸張,但又是真實感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所謂“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中國文人是含蓄的,文化藝術講究的是有回味,有想象,如音繞梁,三日不絕,讓人細品,越品越有味道。作為中國文化最直接的承載,詩也應具有這樣的特點。如:</p><p class="ql-block">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p><p class="ql-block">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p class="ql-block">17、王昌齡的這首《出塞》寫的是征人戍邊的情形,但透過詩的語言,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成為將軍的渴望,頗有一種“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全詩時空轉換,既有歷史長河的久遠,也有萬里空間的遼闊,給人的想象空間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如:</p><p class="ql-block">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p><p class="ql-block">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p><p class="ql-block">杜牧在《贈別》中不寫人垂淚,而寫蠟燭垂淚,但雖然寫蠟燭垂淚,人們讀起來,會立即聯想到此時寫的已經不是蠟燭了,而是寫人了。字面委婉,內心深情,余味不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如當代四川詩人郭定乾寫的《插秧》:</p><p class="ql-block"> 白水汪汪萬頃田,一田好作一詩箋。</p><p class="ql-block"> 疏疏寫下千行綠,如此文章最值錢。</p><p class="ql-block">這里作者把田比作詩箋,把插秧比作寫文章,最后一句感嘆:“如此文章最值錢”。為何這個“文章最值錢”呢?讀者可以通過對全詩理解,進行想象,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豐收,民富國強,焉能不值錢?這種深刻,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與強大生命力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咱們的第二個議題:說說詩的風格 :</p><p class="ql-block"> 在談及寫詩的時候,極少有人會談到風格。我這里為什么要說詩的風格呢,就是因為很多初學者,都喜歡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看到、想到的東西都放在詩里,往往有時候一句、一詞或一字,單獨看起來都很好,甚至是作者苦思冥得來的,讓他們改,卻死活不愿意去修改,個人感覺很好。但往往他苦思冥想得來的東西,與全詩的風格不和諧,不協調,反而有損于詩意的表達。</p><p class="ql-block"> 詩是有風格的。就像詞一樣,什么樣的詞牌適合寫什么樣的題材,都是比較明確的,比如鵲橋仙幾乎是寫七夕的專用詞牌,比如滿江紅,是寫大氣磅礴、鏗鏘有聲的題材的,雨霖鈴是寫比較悲涼的、別離的題材。詩,雖然沒有這么明顯的習慣,但不同題材的詩,其風格也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李白《早發白帝城》:</p><p class="ql-block">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p><p class="ql-block">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p class="ql-block">全詩流暢自然,一氣呵成,那種豪邁悠然,輕松暢達的感覺,撲面襲來。這就是這首詩的風格。這里也寫到了猿啼,但這種猿啼是阻擋不了作者志在遠方的腳步的。如果這里寫猿啼如杜甫那樣寫:“風急天高猿嘯哀”,我們不能說杜甫這句不好吧?但如果把這種“猿嘯哀”的感覺寫進李白的這首詩中,那么與全詩的風格就不協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詩的風格是多種多樣的,有清新脫俗的,如“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有悠然閑情的,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有針砭時弊的:“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抒發個人政治理想的,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有抒發友誼的,如“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有抒發愛情的,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p><p class="ql-block"> 有高亢的,有哀婉的,有意氣風發的,有失落絕望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但無論哪種風格,既然確定這種風格,這種氣質,那么全詩都應該是和諧的。當然其中也有風格突變的,但這種變化也應該是有其規律的,有其基礎的,有先揚后抑的,如:</p><p class="ql-block"> 舞起鄰家宅,燈紅隔岸樓。</p><p class="ql-block"> 眼前多樂事,誰共我先憂。</p><p class="ql-block">先寫樂事,但心中卻憂,所謂“居安思危”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有先抑后揚的,再如12歲的孩童周燕寫的《學詩》:</p><p class="ql-block"> 偎傍爺爺也學詩,呢喃燕語不成詞。</p><p class="ql-block"> 方家叔伯休譏笑,長大能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先寫自己寫的詩不怎么樣,但結句卻表達自己的自信。所以說,變化不應該是無序的、隨意的,變化對主題表達應該是有益的,在絕句中,無害即是害,因為絕句的字數少,應該惜墨如金,不能因為無害的東西浪費筆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了,今天咱們主要說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絕句的創作簡單概括了一下,二是說了創作的立意;三是說了創作的風格。這些都是很粗淺的見解,不當之處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汽车|
怀仁县|
永昌县|
天气|
灌南县|
山西省|
沂源县|
乐东|
柳河县|
德州市|
清水河县|
韩城市|
江城|
汽车|
澎湖县|
咸丰县|
县级市|
息烽县|
华阴市|
黑水县|
平乐县|
汕尾市|
盐津县|
贵州省|
瓦房店市|
高碑店市|
尤溪县|
本溪市|
常山县|
通州区|
朔州市|
张北县|
民丰县|
环江|
六盘水市|
张北县|
扎赉特旗|
隆安县|
米易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