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諸文進是一名大學的客座教授,教授中國傳統藝術,同時也是中國書畫鑒定的工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大家都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里,諸教授“宅出了水平”。因為向往古人的精致生活與文人品格,2016年,他在蘇州的世界遺產“藝圃”旁邊,買下了一棟100年歷史的老房子,并請來設計師好友汪昶行進行改造,最近這段時間,他徹底宅在了家里。</p> <p class="ql-block">現在,這里是一棟200平米的小別墅,還帶三個小天井,諸文進一人獨享,他還把珍藏多年的字畫古玩都搬來這里,細細把玩。大門內側專門做了一座雕花門樓,街上的人看不到,只有自己可以欣賞。</p> <p class="ql-block">平時,諸文進在起居室里看畫、寫字。空了就請好朋友來喝茶、下棋,這樣的生活方式收獲了朋友、鄰居、網友的羨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諸教授說:“這里是我的隱居空間,你可以有現代人的樣貌和穿衣打扮,內心依然保持一份傳統的情懷,我想,每個人都能做到。”</p> <p class="ql-block">大學教授諸文進的家,位于蘇州的老城區,這片區域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世界遺產藝圃,就在距離房子大約500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藝圃是明代園林的建筑,雖然不及拙政園、獅子林那么有名,但古建筑研究者、園林設計師對它的贊譽與評價都很高。能與世界遺產做鄰居,是諸文進買下這棟房子的主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諸文進,祖籍江蘇常州人,是一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最早產生想在蘇州購買房子的念頭,是在201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他第一次去日本的京都,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看不清京都周圍的環境,就問身邊的朋友:“京都是怎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友人回答:“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歸宿,就像你們的蘇州一樣。”</p> <p class="ql-block">蘇州有昆曲、評彈、園林、園藝、盆景,傳統文化的底蘊與積累都非常深,諸文進對于這種生活方式也非常向往:“蘇州對我們從事傳統文化、藝術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歸宿。”</p> <p class="ql-block">通過中介介紹,諸文進最終買下了閶門一帶的一棟老房。原本居住在這里的是一家地道的蘇州老戶,經營綢緞生意。因沒有能力對房子進行維護,想轉賣給懂得愛惜老房子的人。諸文進正好也是他們滿意的買主,于是在2016年,他成功以250萬的價格拿下了這棟房子。</p> <p class="ql-block"><b>為隱士造房,將客堂間改為現代起居室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諸文進在一次聚餐上認識了室內設計師汪昶行,了解到他有很多改造老房的經驗,于是請他來改造這套房子。</p> <p class="ql-block">汪昶行(左)和諸文進(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汪昶行對諸文進的印象不錯:“不同的人住在房子里面,會帶給房子不同的生命。我覺得諸老師有一點文人的氣息,甚至有一點隱士的感覺,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很少見,在姑蘇老區的老宅子里面,他的氣質恰好合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諸文進說自己不想做一個隱士,但很向往隱居的狀態。他引用了李白描寫九江和廬山的一首詩:“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為這個房子起名為:巢云松館。</p> <p class="ql-block">傳統的蘇州居民,格局都比較方正,而且一般會有兩個天井。入戶門進來之后,會先有一個前天井。主建筑頂上的瓦片都是往天井這個方向鋪的,下雨天,水就不會往外流,都積聚在前天井,這叫四水歸堂,寓意財源滾滾。</p> <p class="ql-block">一樓改造平面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會有一個客堂間,客堂間的兩邊是兩個廂房,然后是后天井,樓梯會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在汪昶行看來,傳統布局的老房適合一家人使用,但現在這套房子是諸文進一個人住,從布局到功能,都需要做出實質性的改變。</p> <p class="ql-block">汪昶行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諸文進的個人生活習慣,發現他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研究字畫、寫書法、聽評彈,有時也會和朋友一起下棋、喝茶。</p> <p class="ql-block">改造完之后,房子的面積有200平米,還有三個天井。汪昶行將原本的客堂間改造成了起居室,其中又分出了餐廳、客廳、書房。利用現代建筑“流動空間”的理念,沒有做一些死的隔墻把空間分成太小的一間一間,而是設計了一個走廊,把功能空間都串聯起來。</p> <p class="ql-block">二樓主要是以休息的空間為主,有主臥、客房、還有一間小書房。</p> <p class="ql-block">主臥靠近北面的墻,挖了一個圓孔。這樣站在樓梯間,主臥之外,通過圓孔,也可以看到后院的竹子、花墻,有點借景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b>不一定要明朝風、清朝風,把握住這個時代,整個氣脈就接上了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房子進門的前天井,裝了一座雕花門樓。這種門樓在傳統的蘇式民居里,只要是家庭條件好的,都會造一座,代表這一家人的體面與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這個門樓并不是對外,而是對內的,這跟蘇州人比較含蓄、內斂的性格有關系。諸文進遵循這個傳統,特意找了在蘇州的古建隊,也造了一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起居室之后,有一個后天井,這里用了一些青磚的材料。上墻之上,也造了一些中式雕花,去呈現蘇州園林粉墻黛瓦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諸文進并不喜歡用成套的家具,一來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風格,二來尺寸樣式也未必適合,所以基本上是幾件不同的家具混搭在一起。其中有他自己找廠家定制的,比如這把玫瑰椅,就是他自己畫好的草圖,找廠家按照老的樣式來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客廳里放了西洋沙發。諸文進覺得,中式的靠背椅材質偏硬,坐久了會不舒服,于是選擇了海派的沙發,放在房子里面也不突兀,視覺、文化上面還有點沖擊,挺有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要的是一個民國的氛圍,也不一定是明朝風、清朝風,能夠把握住這個時代,整個氣脈就已經接上了。”</p> <p class="ql-block"><b>收藏盡量買自己喜歡的,而不是為了保值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諸文進大學學的是歷史系,專業是文博,畢業之后就在上海一家文物店工作,后來又進了拍賣行,從事藝術品鑒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他成立了一個自己的工作室,開始自己做文物鑒定。因為工作的關系,他有不少中國書畫的收藏:“盡量選擇都自己喜歡的,而不是為了保值才去買它。”自從搬進這棟房子之后,他便把這些“寶貝”也一起帶了過來。</p> <p class="ql-block">李瑞清(左二)、曾熙(右二)、符鐵年(右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餐廳的白墻上就掛了四幅中國的書法,書法上面稱為“四屏條”。他們都是清代晚期跟民國時期,思維比較有名的書法家。其中有兩位是張大千的書法老師,一位叫李瑞清,另一位叫曾熙。</p> <p class="ql-block">讓諸文進覺得最有意思的是符鐵年,因為他那幅書法下面有一個方章,印著: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意思是:不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怎么度過這有限的一生?這正好符合諸文進住在蘇州的心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海為了生存、生活,忙著賺錢、交際。到了蘇州之后可以在這個小房子澆花、看書、題字。看起來是沒有太大的意思,其實是一種自我放松,對自己身心有益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松樹也是諸文進很喜歡的一個收藏主題,他所收藏的中國畫都跟松樹有關。因為在中國古代,松樹有一種文人很崇拜的品格:臨寒不折。不靠自己的顏色,或者花朵去取悅別人。</p> <p class="ql-block">他認為傳統與現代其實并不矛盾:可以有現代人的樣貌、穿著打扮,但內心還是保持一份傳統的情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穿漢服、唐裝,這也是回歸傳統的一種方式。“傳統肯定有吸引你的地方,而且你對國家,對民族的感情越深厚,對傳統文化肯定是不排斥的。”</p> <p class="ql-block">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居住在有歷史感的老房里,如何挑選合適的房子?如何處理老房子的防潮、保暖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設計師汪昶行提出了以下這些建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首選南北通風的房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向、通風、采光、所處位置,在買房子時要著重考慮。因為要保護老房子,改造的過程不能將它整個拆除,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固。選擇南北朝向的房子,有利于改造后空氣的自然流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注意對白蟻的防護,去掉沒有價值的磚木結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房經常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磚木結構的老化。為了更加適合現代人的使用和房子將來的保存,應將沒有保留價值的磚木結構去掉,換成現代的鋼筋混凝土。留下的、以及新加入的木結構部分,則要注意白蟻的防護。</p> <p class="ql-block"><b>3、鋪設防潮材料,防止梅雨潮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房子地處江南,一年四季雨水較多。怎么去除潮濕,是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安裝大面積的玻璃窗戶,加快濕氣散去。如果能買到兩層樓的房型,二樓可以用來做臥室,有效隔離潮濕。加入現代地暖,在冬天可使房子保持一定溫度,防止寒冷潮濕。改造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地基上鋪設防潮的材料,防止梅雨潮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獨門獨戶,出入方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房形上,整個平面最好四方規整,與左右鄰的墻體最好保持獨立,獨門獨戶,進出方便,如果門口可以泊車,在老房就很難得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巧家县|
东山县|
柘荣县|
鄂伦春自治旗|
奉化市|
崇州市|
东台市|
浮山县|
潍坊市|
莱西市|
双柏县|
元朗区|
大连市|
兰西县|
资阳市|
临潭县|
敖汉旗|
会昌县|
灵川县|
惠东县|
济源市|
遂宁市|
昌江|
元氏县|
通化市|
东乡县|
汪清县|
武川县|
陵川县|
磐安县|
苏尼特左旗|
临邑县|
沙洋县|
巴南区|
古丈县|
徐闻县|
东明县|
长春市|
巴楚县|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