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的夏夜,寂靜無聲,讓人安然入睡。<br>一覺睡到自然醒,已是霞光普照。<br><br>“一悟了塵”禪心居,是個禪意深深、禪道幽幽的客棧。<br>清雅而潔凈,適合發呆、冥想、品茶、悅讀、寫作……是個獨處內觀的好地方。<br> <b>D1:白塔-殊像寺-顯通寺-黛螺頂</b><br><br>《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云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br><br>五臺山,由五座頂如平臺、屹立環抱的山峰組成: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br><br>薄霧之中,高塔和寺廟若隱若現,如詩如畫,仙境一般。恰如元代元好問詩贊:<font color="#167efb">“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里,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font>。<br><br>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有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br><br> 白塔 <b>白塔</b>作為五臺山的象征,宏偉高大,造型優美。聳入云天的白塔,有50多米高,巍峨壯觀;遠觀仰視,哪個角度都很美。無論去哪個寺廟,登哪個頂,總能看見云海、綠樹、紅墻、玻璃瓦殿頂陪襯中的白塔。<br> <b>風景優雅的殊像寺</b>,面對梵仙山,為五臺山五大禪林之一,因寺內供奉著文殊菩薩而得名。山門前列石獅子一對,山門中哼哈二將塑像,為外八廟中僅存。<div><br></div><div>細雨之中,香客擠滿了寺院。</div> <b>大文殊殿</b>,是五臺山臺懷中心區最大的殿宇。殿內正中佛臺上供奉的文殊騎獅塑像,高近十米,是五臺山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殿壁上的彩色懸塑,<br>塑造了五百羅漢渡江的故事。 在殊像寺外牌樓的前下方,有個“般若泉”。般若,是梵語增加智慧的意思。明朝五臺山高僧覺玄詩贊:<font color="#167efb">“般若池邊止渴時,山瓢一吸樂何支。塵塵煩惱俱消歇,無限清涼說向誰!”</font><br> <b>顯通寺,</b>與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寺廟,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公元69年),唐代重修,明初重建,太祖賜額“大顯通寺”。顯通寺面積約8萬平方米,中軸線建殿七座,分別為觀音殿、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閣。<br><b><br>銅殿</b>兩旁,各有一座潔白小巧的重檐磚殿。最高層的藏經殿,為文物陳列室,藏有北魏孝文帝時黃金鎮風印、銅鑄旃檀佛,南北朝的石雕觀音,清代燒制的濟公和尚瓷像、蘇武牧羊花瓶、木雕善財童子和觀音等。<br><br><br> <br><b>無量殿</b>重建于明代,因殿內無樑柱,故名無樑殿。殿內東面有一座十三級的明代木塔,西面供奉著藥師如來銅像,中央供奉著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葉蓮花,一花一世界,重重無盡、無量無邊,無量殿因此得名。<br><br>無量殿保存的《華嚴經》字塔,屬稀世珍寶。由長5.7米、寬1.7米的白綾組成一幅七層寶塔,回欄曲檻,斗栱華檐,白綾上用蠅頭小楷寫《華嚴經》八十卷,共有600043字。塔身嵌以樓閣佛像,飛檐吊以風鐘,塔邊飾以花卉,十分形象。蓮花的細莖,風鐘的吊繩,佛像的眉毛,都是一行行的小字。<br><br>無量殿正面每層有七個閣洞,閣洞上嵌有磚雕匾額,有的題“普光明殿”,有的題“法菩提場”,有的題“逝多園林”等。 <b>無量殿保存的《華嚴經》字塔,</b>屬稀世珍寶。由長5.7米、寬1.7米的白綾組成一幅七層寶塔,回欄曲檻,斗栱華檐,白綾上用蠅頭小楷寫《華嚴經》八十卷,共有600043字。塔身嵌以樓閣佛像,飛檐吊以風鐘,塔邊飾以花卉,十分形象。蓮花的細莖,風鐘的吊繩,佛像的眉毛,都是一行行的小字。<br><br>無量殿正面每層有七個閣洞,閣洞上嵌有磚雕匾額,有的題“普光明殿”,有的題“法菩提場”,有的題“逝多園林”等。<br><br> 午休之后再出發。<b>要至黛螺頂,必登大智路</b>。據僧人們講,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級臺階,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煩惱,逢兇化吉,一生平順。<br><br>心無雜念,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登頂之后,立于高處俯瞰,頓生“一攬眾山小”之感。空氣清純,清風宜人,神清氣爽,通體舒泰。<br><br>此時此刻,想到天王殿前門的對聯:<br><font color="#167efb">登螺頂仰觀天空眼界自闊,<br>臨寶地俯覽臺懷胸襟更寬。</font><br><br>黛螺頂的后殿大雄寶殿前,今有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圍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藍天,這就是乾隆皇帝詩中的“階下千年不老松”。<br><br>穿過寫有“大螺頂”的木牌樓,漢白玉望景亭翩然立于眼前,玲瓏剔透,令人喜悅。<br> <b>D2:五爺廟(萬佛閣)-金閣寺</b><br><br>此行,遇見陰歷六月十五這樣的大日子,雖然凌晨5點就出發了,路上仍是堵車,索性下車步行。<br><br>路過一大片金蓮花,來到香火最旺的五爺廟,置身于人海之中,親歷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一絲恐懼一閃而過。<br><br>幸遇貴人尹璞老師,如果不是他在前面一路引領,開山劈路,我沒有勇氣和力量前行。<br><br><br> <font color="#167efb">五爺廟又稱五龍王殿,殿內除了供金臉龍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爺、二爺、龍母、三爺、雨的塑像。</font><br><br>傳說五爺本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為了廣濟眾生,化成了五龍王,所以黑臉變成了金臉。文殊菩薩化成的五龍王很喜歡看戲,所以在五龍王殿的對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戲臺,專為五爺演戲。<br><br>因此五臺山在六月法會期間,名角,名戲都必須安排在<b>萬佛閣</b>演出,意思是給五龍王唱戲。小小的五爺廟,在善男信女們的心目中,幾乎成了有求必應的象征,成為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br><br>此時此刻,廟里正在做法事,見證了善男信女們虔誠跪拜的盛況。<div><br>衷心祈愿:<br><b>風調雨順,國泰民安,<br>災難消除,世界和平!</b><br><br></div> <b>金閣寺</b>位于五臺山南臺之北,中臺之南,除五座臺頂的寺廟建筑外,金閣寺所處的地勢最高,海拔1900米。<br><br>游覽之后,在金閣寺用齋飯。有的人吃飯時不端碗,對面的主持立刻說:“端碗、端碗”。我的面前正好有一張“用齋禮儀”表,不敢拍照,記住了“端碗齊胸龍含珠”這句有意思的話。<br><br> 猜猜看,這是啥?有啥用? 用齋飯之“極樂堂”對聯:<div>佛號彌陀極樂園 ,慈悲眾生素長壽</div> <b>祈福之旅,福慧雙修,養生養心,不虛此行。</b><br><br>何為福?安心、放心、靜心、開心就是福。<br>何為慧?體道、悟道、得道、行道就是慧。<br><br>“命由心造”,愿你學會做一個寧靜致遠、淡泊名利、釋然坦懷、清新自然的人,不被塵世的誘和惑繁雜壓垮自己、折磨自己、消耗自己。<div><br>改變命運的關鍵,在于一個人是否省察內心,展現一種可塑性,敢于改變自己的不良脾氣、性格和習慣。</div><div><br>@蓮花開了<br>愿你獨處內觀,自我覺察,找到屬于自己的“福流”,愉悅自己!</div><div><b>愿你愛自己,自己信自己,好好做自己!</b><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阳江市|
汉源县|
凭祥市|
博乐市|
乌兰浩特市|
江油市|
白山市|
隆安县|
温宿县|
田阳县|
外汇|
安平县|
永川市|
五峰|
张家港市|
纳雍县|
金秀|
织金县|
格尔木市|
昌图县|
武夷山市|
南充市|
剑川县|
芷江|
台东市|
台南市|
长治市|
苏尼特左旗|
芒康县|
合川市|
周口市|
沈丘县|
石狮市|
夏津县|
东山县|
二连浩特市|
鄂伦春自治旗|
响水县|
威远县|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