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到中流擊水——記1966年7.16跟隨毛主席暢游長江/肖松

武漢一中老校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平時愛到江灘散步,經(jīng)常看見三五成群的冬泳愛好者,或在江中劈波斬浪、或在岸邊高談闊論。走近打量這些健兒,大多是六十開外的長者——我的同代人,我懷著敬佩和羨慕的心情注視著他們,心想其中一定有當年7.16渡江的戰(zhàn)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五、六十年代橫渡長江活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0年代初期,游泳這項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到大風大浪中鍛煉”,并提高到“全民皆兵,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的高度,訓練則實行“三從一大”(從嚴、從難、從實戰(zhàn),大運動量訓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我有幸與近百名武漢一中校友一起參加了7.16橫渡長江及相關的訓練活動,并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此后1966年7.16無論對橫渡長江活動還是對酷愛游泳的武漢人而言,都是一個有著特殊歷史情結的日子:一代偉人毛澤東17次在武漢暢游長江、挑戰(zhàn)天險的壯舉,掀起了江城武漢半個世紀來波瀾壯闊的橫渡長江活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毛澤東是位喜歡搏擊風浪的革命家,滔滔長江正是展示豪情壯志的絕好地方。據(jù)各種文獻資料記載,毛澤東先后40余次來到武漢,這里是他除北京以外呆的時間最久的城市。1956年5月下旬,毛澤東由長沙來到武漢,6月1日至4日,他先后3次暢游長江,并寫下了《水調(diào)歌頭·游泳》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詞,盡顯征服長江的豪邁之情。就在那個月,武漢趁勢舉辦了第一屆橫渡長江活動。第二年7月7日,全國橫渡長江游泳競賽也在武漢舉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毛澤東熱愛游泳,從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間,他在武漢共暢游長江17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武漢市第十一屆橫渡長江于7月16日舉行,有5000人參加橫渡。當天,73歲高齡的毛澤東在武漢進行了最后一次暢游長江活動,總游程15公里,歷時1小時零5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當時,毛澤東對陪游者說:長江又寬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長江水深流急,可以鍛煉身體,可以鍛煉意志。當年的7月25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跟著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影響深遠。此后,“7.16”就被確定為毛澤東暢游長江紀念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為紀念毛澤東主席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開的暢游長江10周年,國家郵電部還于1976年7月16日發(fā)行了《到大江大海去鍛煉》的郵票一套3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16前的訓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首當年,武漢一中以男中的優(yōu)勢,被要求組織三個方陣近百人的隊伍參加7.16渡江活動。首先進行嚴格的選拔。那年頭,大多數(shù)同學會游泳,只有那些耐力速度俱佳者才能上,否則難以跟上游泳方陣的速度,無法搶過匯入長江的漢水激流,就不能如期在濱江公園上岸,被沖向下游,也就更談不上保持好隊形、唱歌喊口號等。選拔是在靜水中以一定的速度游完800米。具體組織安排這次渡江訓練及安排活動的是楊俊杰和張維兩位老師,楊俊杰老師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組織安排,張維老師負責具體訓工作。通過篩選,產(chǎn)生了百名渡江健兒。我們高6701有黃奔、楊德強、袁天錫、涂朋生、肖松等五人入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楊俊杰老師,時任團的專職干部,年輕且具有親合力,與同學們無話不談,是思想組織工作的最佳人選。張維老師,在省市田徑界大名鼎鼎,每當舉行省市田徑運動會不是擔任總裁判長就是領軍總教練,他的敬業(yè)精神是有口皆碑、有目共睹的,但他是“旱鴨子”,可這并未影響他狠抓這此訓練的力度和深度,他始終堅持“三從一大”的訓練要求,嚴格打造過硬的一中游泳隊伍。楊張兩師,一個年輕而平易近人,一個老練而嚴厲苛刻,真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時訓練多在東湖北湖,保持隊形在湖中游大圈子,領隊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游速,隊伍要整齊有序的緊跟。近千米游完,上岸僅休息15分鐘,張維老師又命令我們馬上下水,進行第二個一千米,“三從一大”嘛,大家都無怨言,人人都珍惜這次鍛練的機會,誰也不愿意被淘汰。張維老師手握碼表,在岸邊追隨著游泳訓練隊伍,頂著烈日干曬著,從不戴遮陽帽和墨鏡,不是沒有條件,他知道同學們頂著烈日在水中進行大運動量訓練,自己不應有絲毫怠慢和悠然自得,這也是張維老師一貫的作風,只不過作為“旱鴨子”的他這次無法身先士卒了。看著滿頭白發(fā)的張維老師在岸上忙碌著、干曬著,大家勁頭更足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時年輕,精力過盛。有次在南望山東湖水域訓練,下午沒事,我們在南望山山腳下遙望湖對面的湖心亭,只見煙波浩渺,充滿神秘感……“我們游到湖心亭去玩!”不知是誰提議,立刻獲得贊同,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們五、六個人跳入水中劈波斬浪,向湖心亭進發(fā)(實際上是在直渡東湖)。游了不知多久,終于湖心亭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但湖里的水草也越來越多了,眼看湖心亭近在咫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而密集的水草使我們難以繼續(xù)前進,身上也被水草劃得血痕累累,當時常有東湖水草將游泳高手纏繞溺死的消息,我們不能莽撞行事,作無謂的犧牲,大家不約而同地向后轉,揮師南望山……好不容易回到南望山湖岸,一個個癱倒在岸邊的沙灘上。要知道從南望山到湖心亭,水面直線距離約三千米,來回六千米,靜水中一口氣游六千米,是我經(jīng)歷的最大運動量游泳訓練。平時訓練一天累積下來不過五千米。也幸虧有前段高強度的訓練墊底,否則大家難以承受今天這樣的折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臨近7.16的日子里,我們還隨全市游泳大軍進行了實地試渡彩排訓練,從武昌大堤口游向漢口濱江公園。</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66年7.16那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7月16號,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我們學校游泳隊屬渡江大軍的儀仗隊,早早就來到武昌江邊待命。上午11點全武漢市的渡江大軍集合完畢。只聽一聲信號槍響,渡江大軍開始有條不紊地從武昌橋頭大堤口下水,警戒線外夾道歡送的群眾沸騰起來,歡呼聲、歌聲、鑼鼓聲響成一片。不遠處有條張燈結彩的船,時任副委員長和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引領著亞非作家會議的各國代表在上觀摩渡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那時,每個游泳方陣配一條救助木劃子跟在隊伍旁,船工拿一根很長的竹竿,隨時伸向偏離隊伍或需要救助的人,楊俊杰和張維兩位老師也在船上。7.16那天適逢漲水旺季,靠近長江漢水匯合處,水流更是湍急,漩渦叢生,必須加快速度搶過去。維持基本隊形,保持不散就行,在那種情形下若硬性要求隊形整齊劃一,既困難也無必要,白白消耗過多體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正當我們奮力與激流搏斗時,前面的方陣傳來“*****!”的歡呼聲,我并沒怎么注意,突然同伴中有人高喊“毛主席!毛主席!” 我們立刻抬頭張望,不太遠處有一快艇,上面有位身材魁梧的人,身著白衣,向渡江大軍頻頻揮手,毫無疑問,那就是毛主席!我們激動萬分,心幾乎跳到嗓子眼,縱然看不太清楚,但總算是親眼看到了。大家扯起嗓子高呼“*****!”有的人甚至躍出水面……這時急壞了一個人----救助木船上的楊俊杰老師,顯然他不知身后遠處出現(xiàn)了什么,因為在激流中他一直緊張地注視著游泳方陣,觀察是否有人沖散、掉隊、抽筋及其他不測,以便及時施救。面對大家激昂地呼口號,他頻頻做出雙臂往下壓的手勢,示意不要喊口號,保持體力沖過激流。有同伴對著楊俊杰大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毛主席來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但無濟于事,在震耳欲聾的口號聲中他根本聽不到,就像我們也聽不到他的喊叫一樣,他還在不斷做作雙手下壓的動作,嘴里肯定喊著:“現(xiàn)在不要呼口號,到岸邊再呼!”載著毛主席的快艇漸漸走遠了,歡呼聲終于暫時平息下來,楊俊杰這才聽清楚附近的渡江伙伴告訴他“毛主席來了”的消息,他懊悔地向遠方張望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我們精神煥發(fā),順利沖過了激流。在武漢關我們離江邊已不遠,濱江公園勝利在望,于是大家雄糾糾氣昂昂地排好了方隊,整齊劃一,高歌猛進,準備迎接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檢閱。濱江公園就要到了,由于毛主席來了的消息不脛而走,漢口岸邊早已變成歡樂的海洋、紅旗的海洋、歌聲的海洋。人們一面熱情洋溢地迎接渡江大軍勝利登岸,一面滿懷深情地盼望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再現(xiàn)。到了濱江公園,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登岸,并高呼“跟著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的口號,這時整個江灘突然沸騰起來,“*****!”的口號聲震耳欲聾,我們扭頭一看,原來載有毛主席的快艇又在岸邊不遠處出現(xiàn)了,只見毛主席神采奕奕、紅光滿面,揮手向廣大人民群眾致意。這回我們看清楚了,楊俊杰老師也笑著跳了起來,顯然他的遺憾彌補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6年8.1武漢民兵武裝泅渡長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以后,我校又投入了緊張的民兵武裝泅渡訓練,還是原班人馬。民兵武裝泅渡要統(tǒng)一著裝,每人背步槍,兩人推一挺帶小木伐的機關槍,增大了泅渡難渡。考慮到我們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年齡小,配備的是重量相對較輕的卡賓步槍。我校原來渡江的三個方陣順理成章地變?yōu)槿齻€民兵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正式民兵武裝泅渡前,學校把全副武裝的隊伍拉到江夏金口和漢陽沌口一線進行試渡,那里的長江沌水的地形水情頗似長江漢水。試渡成功后我們回校嚴陣以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8月1日上午10點,波瀾壯闊的民兵武裝泅渡長江活動拉開序幕,成建制的武裝隊伍有序躍入江中,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響徹天空。由于那天水勢小于7.16,盡管是負重泅渡,我們游到王家巷時就接近了漢口江岸,于是大家從容整齊地排好隊伍,高喊“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的口號,精神抖擻地隨著大部隊向登陸點進發(fā),引來岸邊群眾陣陣掌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時光過去了56年,當年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游泳這項運動現(xiàn)在以健身、休閑的方式延續(xù)著。而7.16這個令人難忘的日子,每年這天都重現(xiàn)著江城人民橫渡長江的豪邁情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載新浪博客“武漢一中老校友”2012年)</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银川市| 江华| 双辽市| 太仆寺旗| 淳安县| 永仁县| 卢氏县| 重庆市| 儋州市| 岳普湖县| 洪泽县| 巩义市| 巫山县| 泾川县| 正镶白旗| 乌拉特中旗| 弥渡县| 澄迈县| 济源市| 蕉岭县| 崇阳县| 米易县| 永宁县| 安岳县| 那曲县| 高陵县| 景洪市| 聂荣县| 义马市| 苏尼特左旗| 象州县| 正阳县| 农安县| 大港区| 大厂| 拉萨市| 罗平县| 桂林市| 宁津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