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鐸《題畫三首之一條幅》, 行書, 綾本, 書于清順治八年(辛卯1651年),尺寸長202厘米,寬50厘米 ,河南省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釋文:</p><p class="ql-block">春至留寒意,陽山氣乍晴。人來如有約,水伏欲無聲。</p><p class="ql-block">罨畫聞禽過,青蒼待鹿行。悠悠朝市遠,輾轉是何情。</p><p class="ql-block">題畫三首之一辛卯夏夜書 王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幅為王鐸逝世前一年所作,可謂王鐸一生的精品之作。其作品筆酣意足,雍容大雅。</p><p class="ql-block">運筆如熔金出冶,隨地流走,元氣渾然;轉折之處,泯規矩于方圓,遁鉤繩之曲直,形成外圓內方的妙用;在運用墨法上,根據書寫點畫的疏密,來靈活掌握墨的濃淡與字筆畫的粗細,給人以氣韻洞達、靈動爽朗的美感。他通過流暢的節奏把一些獨立的字結構融為整體,使其整篇作品通達豪放、神奇渾樸、氣勢磅礴,并集中地體現了王鐸的書法藝術風格。</p> <p class="ql-block">王鐸</p><p class="ql-block"> 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世間稱他為“神筆王鐸”。</p><p class="ql-block">他乃書畫詩全才,書法與董其昌齊名,素有“南董北王”之稱。</p><p class="ql-block">入閣拜相時,皇帝讓他寫一幅“天下太平”匾額,結果楷書巨匾掛上,一片贊揚聲中,有人發現“太”字少了一點。此時,王鐸手握頹筆擲向匾額,十分精準補位,以至于皇帝龍顏大悅,出口贊道“王愛卿真乃神筆也”。王鐸“神筆”之稱由此而來。</p><p class="ql-block">他才華橫溢,亦勤奮有加,“一日臨帖,一日應索請”,故而墨跡傳世也多,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其書法在日、韓頗受歡迎,尤其日本極其推崇,甚至把他列為第一流書法家,稱“后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p><p class="ql-block">對他,歷來有諸多名家的贊譽:</p><p class="ql-block">行草近推王覺斯。覺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p><p class="ql-block">——黃道周</p><p class="ql-block">文安健筆蟠蛟螭,有明書法推第一。</p><p class="ql-block">——吳昌碩</p><p class="ql-block">筆鼓宕而勢峻密,真元明之后勁。</p><p class="ql-block">——康有為</p><p class="ql-block">(王鐸)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得其真傳,矯正趙孟、董其昌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p><p class="ql-block">——沙孟海</p><p class="ql-block">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p><p class="ql-block">——啟 功</p><p class="ql-block">明人草,無不縱筆以取勢者,覺斯則擬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若不盡,非力有余者,未易語此。</p><p class="ql-block">——馬宗霍《霋岳樓筆談》</p> <p class="ql-block">軼事典故</p><p class="ql-block">才壓江南</p><p class="ql-block">王鐸18歲中舉,20歲中進士,21歲入翰林,22歲放江南主考,江南人迎接主考時,見轎前有大旗兩桿。一旗上寫:“十載寒窗讀書苦”,另一旗上寫“奉母命不出難題。”人們向轎內一看,見主考大人卻是位年輕書生,根本不象年高德劭的飽學之士。大家都切切私議,有人說他是膏粱子弟,官家少爺,憑著爺老子當大官放主考,哪有真才實學!甭說不出難題,實際上是他本人學問不深,恐怕頂多也只是知道個“子曰學而時習之”罷了。王鐸在轎內聽得清清楚楚。果然第一場出的試題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許多人都說果然不出所料,很快交卷。第二場依然是原題,但要求內容不許重復。這下可難住了眾舉子,他們把所學的知識全用光了,才勉強交卷。不料第三場又是同一題目,眾舉子叫苦不迭,難于應付。大部分人搜盡枯腸,還是交了白卷。在發榜之后,眾舉子拜師之際,王鐸哈哈一笑,當眾揮筆,照題一氣寫成七篇詞藻雅麗,文情并茂,議論精當,篇篇各異的奇文。一時才驚四座,聲威并振。當時別家中魁掛匾,文為“江南才子”,唯有王鐸家門首懸匾上書“才壓江南”。</p><p class="ql-block">神筆王鐸</p><p class="ql-block">傳說王鐸入閣拜相后,皇帝讓他書寫一幅匾額:天下太平。楷書巨匾掛上后,在一片贊揚聲中,一個太監忽然發現“太”字少了一點,成了天下“大”平。眾人抬頭細審,果然是真。正待發問之時,但見王鐸不慌不忙地手握頹筆,將筆向匾上擲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點在“大”字左下方,遒勁灑脫的一個“太”字,展示在眾目睽睽之下。皇帝驚喜萬狀,稱贊道:“王愛卿真乃神筆也。”從此“神筆王鐸”馳名天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白玉县|
建平县|
宁远县|
福建省|
汝阳县|
慈溪市|
南华县|
高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德惠市|
扶余县|
武穴市|
德江县|
龙泉市|
高州市|
潮州市|
盐山县|
正镶白旗|
竹溪县|
屯昌县|
天柱县|
岚皋县|
呼伦贝尔市|
沛县|
西华县|
屯昌县|
高安市|
平邑县|
广饶县|
万安县|
老河口市|
保靖县|
邓州市|
凤阳县|
九江县|
建瓯市|
高淳县|
化德县|
永宁县|
金沙县|